第 34 章(1 / 1)

民国之远东巨商 叁拾伍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灰。

吴培明这会儿也耷拉着脑袋。

两人面前放着的庆功酒早成苦酒。

更致命的是,石金涛听说市面上已经开始传,石家忽悠韩家船工把价格都开到了五两银子一个人。

这是指名道姓的编排。

要是没有在韩家大院的那一出,石金涛只会对此一笑,反正这种价码对他来说都是不需兑现的。

他甚至还会觉得传播的越高越好,因为这样韩家船工才会急切起来,帮他倒逼那对兄弟。

然而现在,价格越离谱就衬托的他手段越低级。

韩二这厮真可谓乱拳打死老师傅,他居然连张叔明的面皮都不给,而韩家老大竟也做的出的。

在石金涛的算计里,张叔明等去恶心恶心韩家弟兄,加上谣言催动下韩家船工心思浮动,这样他再去谈也就容易些了。

且这样一来,韩家绝对想不到他会在后续还要坑他们一把。

但现在,他的计划全毁了。

韩二就差把他剥光了吊城墙上,偏偏此事里还有个屁股歪了只管漕运安危的裴大中。

石金涛黑脸塌面的瘫在那里,喃喃的道:“命啊,真是命啊。”

边上的吴培明面对这死局暂时也没了主张。

可他们做梦想不到,此时此刻,韩家兄弟却在谈放手。

送走帮衬的各位,又安排好两个老妈子明天去听鱼儿做事后,韩怀义就和大哥一起去了书房。

这次参与商议的还有韩家真正的老心腹,老账房高玉明。

三人说笑了会儿今天的事情后,韩怀忠就提起正题说:“老二,今天虽然晚了,但大家都还精神着,正好高先生也没事,你就和我们说说?”

高玉明还真不知道什么情况,他有些懵。

韩怀忠道:“先生你先听听就是,然后我再和你讲。”

“成,东家。”对大东家高玉明规矩的首发

对二东家嘛,他现在感觉好些了,不过高玉明认为自己的钱袋子还是得捂住,不能露出一丝破绽给那位。

韩怀义却道:“大哥,还是容我再。。。”

不是他矫情,高玉明这家伙骨头硬性子倔,他本能就不想在他面前聊卖家当的事。

但韩怀忠逼他:“赶紧说,你不是说你已经想好了吗?”

“得。”

韩怀义想想既然要说还得有理有据,索性就将早上和大哥说过的话也和这老头子哔哔一番吧。

这样的话,总不至于张口就被他鄙视。

于是败家子就先去拿起那边的纸笔,歪歪扭扭很本色的将自己之前算的账写下,然后放在茶几上指着道:“这件事上午我和大哥已经聊过一半,这是韩家三年来的漕运账是不是?”

“无误。”高玉明惊讶的看着他,败家子如何会记账了呢。

“他说去账房只是偶尔偷钱,其实也看账本呢。”韩怀忠心情很好的和高玉明解释道。

韩怀义立马一脸黑线,而高玉明哑然失笑后难得的赞道:“二东家还真有心了,数目无误。”

“大哥,高先生,漕运不能再做,再做只会亏。”韩怀义接着又把自己和大哥说的几点和高玉明一说,高玉明真正震惊了,他狐疑的看向韩怀忠,但又觉得不可能。

因为大东家不至于提前告诉败家子这些,就为了在自己面前显个摆。

既然不可能,那就说明这些真是二东家自己想出来的。

这样的话。。。

高玉明真觉得不可思议,这就好像城门口那个王傻子,忽然有天会吟诗作对了一样,完全是人间奇迹啊。

“老头子你啥眼神?我给你抠了啊。”韩怀义便相当敏感的忍不住了。

30我其实比大哥你过的辛苦

见这货又开始闹腾,韩怀忠立刻喝斥他道:“和高先生尊重点,你皮痒痒了是吧。我早上问你,韩家假如不干这个了,干什么去?只靠韩家的米店吗?你既有主意就赶紧说道说道。”

“上海!”韩怀义遇到大哥完全没辙,只能老老实实的吐出两个字。

“哦?”室内另外两人闻言一愣。

“海运。”韩怀义再吐出两个字。

看他肚子里好像还真有点东西,那两人这就异口同声冲韩怀义道:“你赶紧说清楚。”

完全没地位的韩怀义为了自己的小命不被狗系统给灭了,只能忍辱负重的和他们耐心说道起来自己的设想。

“清廷南北隐有对持,南方汉人排满情绪日益高涨之外,北地拳民作乱洋人又虎视眈眈,所以漕运不能再做。”

“不仅仅漕运不能做,我们家的内陆生意如果不能攀附到什么真正的实力人物,也不能做,因为时局会越来越乱。”

“但有个地方一定安逸的很,那就是上海。租界是法外之地,洋人侨民众多洋兵也兵强马壮,清廷也好各方也罢都不会去惹既成事实的租界。”

“且上海是明窗口,租界内各行林立,又中外互通。”

“再说回我们家的本行,船运。我们家的三百船的运量,只堪比一些铁甲洋船三四艘的运量。”

“铁甲船的抗风浪能力远超木船,且为洋人运输货物的话,别人也不敢伸手欺负我家。”

这年头的商人,谁见过这么高瞻远瞩的论调啊。

韩二居然从时局入手分析生意前景,然后还将沪上洋派种种说的头头是道,且用词这么高大上,不要说高玉明,就算心里有些准备的韩怀忠都惊呆了。

看他们的表情,韩怀义逮到机会又来了,他表示:“你们不要这么看着我,我是怎么知道这些的等会和你们说,反正我这三年都没闲着。”

见他又试图把别人当傻子,但这次韩怀忠没骂他。

韩怀义接着道:“我知道你们会问,生意怎么来,那是因为租界还在发展,并会越来越好。而沪上的运输一直短缺,我们家对此又熟门熟路,所以哪怕是条狗买只船过去都能混到吃的。”

听到这里韩怀忠忍不住了:“怎么和洋人打交道?还有谁会开铁甲船,这船又从哪里卖,我们家一个都不知道啊。”

韩怀义直截了当的告诉他:“江南造船厂督办魏允恭大人正在设想转官为民营,对民间出售船只。但此事还在筹备之中。”

“你怎么知道的?”高玉明问。

他见这家伙居然能有名有姓有官职的把事情说出来,本能觉得不假,但搞不懂韩怀义怎么会知道这些。

“你等我慢慢说呢。”

韩怀义进入状态就喘上了,他先回答大哥的问题:“至于谁会开铁甲船?沪上洋人水手众多,聘请他们教导我们船工就是。洋人不比我们多个眼睛鼻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拿枪打炮的,他们很多人也只是自己国家的百姓。这些鬼佬漂洋过海过来只为吃饭。”

听到这里,高玉明忍不住再度打断了他的话道:“你说的容易,洋话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