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了一礼道:
“草民……草民……在迁去乐浪之前……曾经在辽东种过水稻……”
田峻大喜,上前扶起“老俘虏”道:“老伯不必多礼,请问老伯贵姓?”
“草民姓殷,名叫殷经!”
“啊?!竟然有这种名字?”田峻吃了一惊。
老俘虏惶恐地看着田峻解释道:“草民的祖先来自商朝的京城殷,所以就以殷为姓。又因草民的父亲听说过汉人有一本书叫诗经,故此,才给草民取了之个名字。”
田峻长吁了一口气,欣慰地说道:“嗯,那就是正宗的汉人了啊!”
随即田峻又指着那两个年轻人道:“他们俩是你的儿子?”
“是的,老大叫殷道,老二叫殷淳。”殷经恭敬地回答道。
“呃……”
田峻觉得自己快要晕了,做父亲的叫殷经,两个儿子一个叫殷道,一个叫殷淳(唇),这……这究竟是啥子逻辑关系哟?
田峻强忍着笑,在心里默默地数着数,从1数到30,然后,才一脸平静地问道:“你们是如何在辽东种稻的?”
殷经道:“草民本是辰韩人,因犯了事,跑到辽东的一个山沟里,在山沟里种了几年水稻。后来,又被高句丽人裹挟去了乐浪,父子三人都被强征入伍。”
田峻大喜,赶快问道:“老伯生活过的山沟,是否还能找到稻种?”
殷经道:“少数几株,应该还可以找到,但现在稻谷尚未发芽,为稳妥起见,草民还是去家中取稻种为好。”
田峻点了点头。随后,田峻只留下年龄最小的殷淳在营中,让殷道去家中取稻种。
而殷经,则带着几个士兵去那个山沟里寻稻种,因为那些山沟里的稻种,是已经适应了辽东环境的,试种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其它有亲人同时被俘的俘虏,也都放回一人回去取稻种。
田峻的打算是通过多人试种的方式,找到最适合辽东的高产稻种。
剩下来其它这些俘虏,田峻安排阳仪负责,让他们抓紧时间开垦稻田。
那些胡人俘虏,也全都交给阳仪,用于拓荒开田。轰轰烈烈的辽东大拓荒运动开始了。
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被一把火烧掉,然后砍掉树茬,挖掉树根,平整土地,引水灌溉……
十几天之后,回去取稻种的俘虏们陆续返回,田峻给了他们每人一笔丰厚的奖励。
然后,田峻给那五百多有种稻经验的俘虏,每人划了一块水田,让他们各自试种水稻。
同时,田峻自己也在破虏将军府后面,开劈了五亩水田,用殷氏父子提供的稻种,以后世的水稻种植方法试种水稻。
……
除此之外,田峻还将这个时代的直辕犁进行了改进,由直辕犁变成曲辕犁。
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
改进后的曲辕犁,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可以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并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如此忙活了一月有余,当田峻的稻种经过浸种发芽,并开始下种到秧田时,田丰派人来请田峻,说是高句丽的使者到了。
第40章 自古棒子如夜郎
在田峻忙着试种东北水稻的这段时间里,田晏带着黄忠和鞠义等人,横扫襄平以东各县,已经将辽东郡16县(含辽东属国)全部收回辽东郡。
这样一来,在东北这块地方的势力格局,现在变成了:
一,高句丽势力最大,占居辽东的东北(今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及乐浪(今北朝鲜)等大片区域。拥兵可达二十万以上。
二,东部鲜卑次之,占据辽西以西及以北大片草原,若征青壮男子为兵,兵力亦可达二十万以上。
三,夫余人势力第三,占据玄菟郡以北的大片草原。可用兵力在十万以上。
四,汉军势力第四,占据辽东郡和辽西郡。兵力接近四万人马。
五,乌桓在辽东郡以北和辽西以西,兵力虽超过汉军,但论战力,会差于汉军。
六,辰韩和马韩居朝鲜半岛南端。
七,蒙古,女真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则分居在辽西以北和以西的广褒草原。
若是只从“横北廓”的燕山以北来看,汉军的实力并不足以在辽东、辽西立足。但汉军有大汉朝这个超级“奶妈”,可以通过卢龙道这根“奶管”给辽东辽西不停地“喂奶”。
所以,汉军人数虽少,但在接连打败了檀石槐和高句丽王子之后,倒也没人再敢轻捋虎须。
……
田峻来到辽东太守府府衙时,谈判已经在太守田晏的主持下开始了。
田峻站在门口,便听到一个嚣张跋扈的声音从府衙中传来:
“我们“大高句丽国”自古以来就是燕山以北的主宰,辽东郡和辽西郡都曾经是我们“大高句丽国”的领土,希望太守大人尽快归还我们的领土,释放俘虏,并赔偿我们的损失。否则,我们“大高句丽国”必起倾国之兵而攻之,“大高句丽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好像!
像后世“宇宙第一大”的韩国人的语气!
想起后世以“自大”闻名全球的高丽棒子,田峻不禁哑然失笑。
后世的韩国人说孔子是他们韩国人,屈原是他们韩国人,孙中山也有他们韩国血统;端午节、中秋节和祭孔大典都是“大韩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且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遗……
原来,原来是有“自大”传统的!
夜郎自大,棒子更自大!
……
“高句丽很大吗?难道比夜郎国还大?”田峻一边往里走,一边大声问道。
“夜郎国在哪?怎么有我们“大高句丽国”大?”高句丽使者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堂上的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田峻走到使者面前,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高句丽使者,认真地说道:“本将田峻,檀石槐的人头就是本将砍下的。
本将很好奇,你们的国王高伯固的脖子,是不是比檀石槐的还要硬!你回去吧,让高伯固那老鬼把脖子洗干净了等着。”
声音不大,却杀气盈野!
高句丽使者吓得连退了三步,眼珠一转,立时换了一副脸色,点头哈腰地说道:“原来是田破虏,幸会幸会!本使李权,见过破虏将军。”
这就是高丽棒子的属性:嘴巴上的自大,其实是源于来自内心的严重的自卑和欺软怕硬,你拿棒子敲他几下,他立马就软了。
田峻冷哼一声,又道:“我大汉朝有六千多万人口,我们的军队可达五百万人以上,我们的军队比你们的人口总数都还要多数倍!你高句丽在我们汉朝面前,也敢称大?请问高句丽是哪里大了?是胸大还是屁股大?”
李权见田峻来硬的,再不敢嚣张,惶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