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5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于山间的谷道占八成以上,道路崎岖,到处都是绝壁。

傥骆道是古栈道名。

傥骆道得名于其南口位于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县西骆峪。

傥骆道长约六百余里,是几条古道中最险峻的一条道路。

褒斜道又叫斜谷道,利用秦岭发源的褒水和斜水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是从关中到汉中路程最短的一条道路,其险峻程度稍次于子午道。

但是,这条道在刘焉入蜀之后,已经令张鲁烧掉栈道,无法通行,没有十几年时间无法修复。

最后一条道就是---陈仓道。

陈仓道,又称故道或嘉陵道。

从陈仓向西南出散关,沿嘉陵江上游(故道水)谷道至凤县,折西南沿故道水河谷,经两当(汉故道)、徽县(汉河池)至今略阳(汉嘉陵道)接沮水道抵汉中。” 给大示介绍完地形之后。

郭嘉又接着对曹操说道:“综会考量,属下觉得,我们还是选择陈仓道比较好。

因为,与其它几条道相比,陈仓道算是比较好走一点的入汉中的道路了。”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道:“陈仓道……也是不好走啊。

该如何用兵?” 郭嘉连咳了几声,接着道:张鲁据有地利。

我军欲入汉中,不宜强攻,须得先用诈术。” ……

第457章 仲达三计,正合吾意

郭嘉说罢,闭目沉思了片刻,才又说道:“陈仓故道入汉中,有两座险关,一座是散关,另一座的阳平关。

散关在陈仓之南,居秦岭咽喉,扼川陕交通,自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这座险关,虽是关中“四关”之一,如今却仍然握在张鲁手中。

这对我军用兵是很不利的。” 曹操点了点头。

这个情况,曹操是知道的。

张鲁在李郭之乱时便控制了散关。

之后,虽然关中先后被袁绍和曹操占据,但因张鲁一直在为袁绍和曹操提供粮草,所以,不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没有与张鲁交恶,这座险关也就一直控制在张鲁手中。

司马懿上前进言道:“我军与张鲁现在是友邦,只要出其不意,要夺取散关并不难。” 曹操问道:“仲达有何妙计?” 司马懿道:“其实很简单。

可用“混水摸鱼”之计。” 曹操想了一下,又道:恐怕还不够。

大军出动,张鲁必会提防。” 司马懿道:“可辅以“声东击西”之计。” 曹操道:“仍不能完全消除张鲁的戒心。” 司马懿又道:“那就再加一条“笑里藏刀”之计。

曹操会意,放声大笑道:“仲达之计,正合吾意,三策连发,必能轻取散关!” …… 数日之后,曹操派使者入汉中,以天子名义给汉中张鲁下旨,封张鲁为南郑侯,封张鲁的弟弟张卫为成固乡侯。

兄弟两人皆被封侯,而且都是级别很高的县侯和乡侯,张鲁兄弟尽皆欣喜不已,大宴文武群官。

宴席之间,手下文武全都向张鲁道贺,唯有功曹从事阎圃担忧地说道:“曹丞相恐怕是不安好心,主公须得提防。” 张鲁不悦地问道:“莫非有何不妥?” 阎圃道:“无功而受厚禄,恐有祸端。” 张鲁没有说话,手下主薄杨松首先出言反驳道:“何谓无功?主公为天子牧守汉中,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还每年都支持曹丞相数十万石粮草,怎可称为无功?” 阎圃道:“此乃太守本份也,并非大功。

若是寻常封侯,也就罢了,可朝廷给主公封的是县侯,而且,连主公的弟弟皆也封了乡侯。

以主公的功绩,真配得上如此高的爵禄么?” 张鲁听阎圃这样一说,也是心生疑虑。

正思筹间,便听杨松又开口说道:“此乃乱世也!天下诸侯各怀异心,能给朝廷送粮草者有几人?在这群雄争霸的乱世,不公然反抗朝廷,就算是有功了,何况主公还给朝廷送去了如此之多的粮草?依杨某看,阎功曹这是纯属多虑了。” 话音未落,大将杨柏便附和道:“曹操如今已是四面皆敌,唯有我们主公与之交好,又岂会有谋害主公之心?更何况,汉中有秦岭为凭,曹操就算想入汉中,也非易事。

依本将看,主公尽管放心便是。” 张鲁闻言,大笑道:“阎功曹为人机警,也是好的。

依本师君看,曹操新败于田峻,西凉韩遂也是独霸一方,曹操必不敢在此时再与我军树敌,此事不必多虑。” 阎圃无奈,只好作罢。

倒是大将杨任站起来对张鲁道:“常言道“有备无患”,我们往各地关城多放点兵马,加强警戒,也是没错的。” 杨松一听,又反对道:“无端增兵,恐惹丞相误会,反而不妙。” 杨任只好又退让道:“只要不在第一道防线不增兵,就不会引起丞相误会。

所以,末将认为,至少可以增兵第二和第三道防线。” 杨松正要出言反驳,这次张鲁倒是先开口了:“杨将军所言,亦是颇有道理。

这事,就由杨将军去筹划吧。

只是千万别往第一道防线关城增兵,以免引起曹公不满。” 杨任闻言,应喏领命。

曹操的“笑里藏刀”之计,成功得以实施。

————— …… 曹操用“笑里藏刀”之计稳着了张鲁之后,就开始调动人马了。

为了迷惑张鲁,曹操这次用的是第二策……“声东击西”的计谋。

更确切的说法,其实不叫“声东击西,而应该叫……声西击南”。

曹操首先是让人造谣,说韩遂马腾欲犯关中,搞得人心惶惶。

然后再以防御韩遂为名,让徐晃领两万人马进驻雍县(今凤翔县),再亲领三万人马进驻郿县(今眉县)。

雍县在陈仓之北,郿县在陈仓之东,离陈仓都很近。

而散关则在陈仓(今宝鸡市)以南约八十里左右(后世驾车为30公里)处。

这是曹操的策略,因为陈仓离散关较近,怕引起散关守军的警惕之心,所以,曹操才没有在陈仓屯兵,而是将兵力屯于陈仓附近的雍县和郿县。

雍县和郿县也就是后世的凤翔和眉县,离陈仓都是只相距百里左右,急行军一天可至。

用声东击西之计将军队调动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混水摸鱼之计了。

…… 司马懿的这条“混水摸鱼”之计,又简单,又绝妙。

简单是因为曹操与张鲁之间现在形似在“蜜月期”,绝妙是因为筹划安排得很绝妙。

司马懿先是用商队护卫的名义不停地派人通过散关前往汉中,但是这些商队护卫并没有去汉中,而是过了散关之后就化整为零躲进了山中。

要知道,在陈仓道有两大关,也就是散关和阳平关。

这两关之间相距大约五百多里,中间的几个小关都只是一些哨所驿站。

所以,司马懿派的人就是从散关进,但不从阳平关出,全躲进中间这些山道两旁的山中了。

打个恶心的比方,就是……如同读者朋友你们的消化系统:从嘴上吃下去,但是便秘了,全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