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7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逃走,也不再追,下令收兵回城。

回城之后,华雄已经伤重昏迷,庞统急令医者救治,同时以阎柔暂代华雄之职,整顿人马,尾随曹军。

随后,阎柔按庞统吩咐,与曹军保持二十里距离,只尾随,不进攻,顺利接受东安县(今临沂县),然后驻兵东安,以待高顺大军前来策应。

……

再说那东武的高顺和贾诩,因离下邳距离较远,沿途又都是曹操占领区域,所以通讯很是不便,一直到曹军开始退却了,贾诩等人仍未接到田峻的信报。

不过,以贾诩之智,也大致猜到了结果。

于是,贾诩把高顺和陈宫叫到一起,对二人说道:“曹操主力后撤,必是主公已夺取了下邳。贾某担心,曹操会对主公不利。”

陈宫道:“确实如此!以陈某对曹操的了解,恐怕此人会孤注一掷,将目标对向主公。”

“这也是贾某担心的。”贾诩道:“若我军从北往南逐城攻打,曹操再逐城抵挡,要打到下邳,就算再快,也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所以,我们得动用海船,再给主公送些兵马过去。”

三人一拍即合,一番议论之后,决定由成廉率三万步兵,经东莱临海堡,由蒋钦派船送往连云港登陆,用来支援田峻。而高顺、贾诩和陈宫,则负责正面从北往南进攻往州,逐城收复各郡县城池。

这样一番安排下来,下密和东武的军队加在一起也只有五万人马了。而曹军主力虽退,但于禁在诸县,仍有两万守军。

以五万人马攻打两万人防守的城池,这并不容易。高顺与于禁在诸县僵持了五天,也不能破城。

就在此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曹操派出数支军队,强迁徐州百姓!

贾诩收到这个信息之后,立即召集诸将开会道:“我们不能任由曹操强迁百姓,否则,百姓全部被迁走了,我们拿着这片土地又有何用。”

说罢,贾诩用眼光看着高顺,希望高顺有所表示。

高顺明白贾诩的意思,点了点头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明天就可以破城。”

陈宫不解地看向高顺,问道:“将军既然能够破城,为何还要拖上这几天?”

高顺笑道:“本将只是遵从主公的要求。”

见陈宫不解,贾诩出声解释道:“高顺手上,有主公的一支王牌“陷阵营”,此营共七百人,号称“千手千脚如一人,所攻无所不破”!

“既有如此强军,何不早用之?”陈宫依旧不解。

贾诩笑道:“主公把陷阵营看得如同宝贝似的,又怎么会同意用陷阵营来强攻坚城?所以通常情况下,若是寻常野战,高顺将军有权任意使用陷阵营,但是,若要用来强攻坚城,则须得主公亲自批准。”

“原来如此!”陈宫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如今田将军不在,该如何处理?”

“无妨。”高顺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主公有所责罚,高某亦自担之!”

陈宫闻言,肃然道:“若真有责罚,陈某亦愿与高将军一同担责!

……

第二天早上,旭日东升,晨雾散尽。

诸县城外,田军走出营地,结成方阵向城墙方向开来。

于禁站在城头,刀削般刚毅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按原计划,诸县只需守八天,然后就可以退往莒县,今天,已经是第六天了。

可是,依于禁看来,有两万大军守城,守上一两个月也是不成问题。于禁心中暗笑制定计划的司马懿,未免有些畏敌如虎,太高估了田军的战力!

……

攻城战很快就开打了,曹军严防死守,依旧如昨天一般,没有让田军占到半点便宜。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时辰,田军很少有攻上城头者。

至于伤亡,双方都有伤亡,但田军伤亡至少是曹军的三倍!

不过,就在于禁以为稀松平常时,突然!城下传了三声……三声震撼人心的齐吼声: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于禁闻言,惊得脸色大变,连忙高声大叫道:“速将虎贲队调来此处!”

……

第428章 千手如一人

陷阵营,田狐狸五大王牌营之一,号称“千手如一,攻无不克”!

于禁与田军交战多年,自然知道陷阵营的厉害的,而且,这么多年做战,曹军与陷阵营也曾多次交手,从未在陷阵营手中沾到过半点便宜。

不过,于禁同时也知道,陷阵营精于野战配合,却极少用于攻城,所以,于禁之前也不是很担心高顺动用陷阵营。

现如今,一听到陷阵营的吼声,于禁便立即意识到了不妙,连忙下令调虎贲队前来增援。

虎贲队,正是于禁手中的一支精锐,尽是挑选军中猛士组成,专门用来支援有危险的城墙段的。

但是,当于禁下令调虎贲队时,却发现虎贲队正在百米之外的一段城墙上协助守城。

这就是高顺的调虎离山战术:先用敢死猛士在较远的一段城墙上打出一轮猛攻,吸引对方的预备队,再用最强的陷阵营乘敌不备,突起发难!

陷阵营的攻势迅捷无比,而且极善互相配合,这种配合,在摸上云梯那一刻开始,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现在是每七人一个小组,前面两人是陌刀手,中间两人是长枪手,后面三人是连弩手。

前面的两名陌刀手,都是身披两层钢甲,寻常刀箭难伤,妥妥的钢甲勇士。

他们手中的陌刀,是田峻从汉代斩马刀中改良过来的:其刀刃长达三尺(汉尺),刃宽八寸,刃薄而背厚,利于劈砍。刀柄长亦三尺(汉尺),可双手持刀。

这种刀,在猛士手中,每一出刀都可将猛士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这就是陌刀手的厉害之处。

中间的长枪手也与众不同,他们除了身穿一层钢甲之外,手中的精钢长枪也比寻常长枪要长出很多。

汉代的制式长枪大约是一丈(汉尺,约237米),而陷阵营的长枪长达一丈三尺(汉尺,约308米)。

而且,这些长枪手还人人身佩钢刀,腰悬短斧,背插四支投枪。这种强悍的装备,使得他们虽是小组的第二序列,“伤害输出”却可以盖过第一序列的陌刀手。

最后的连弩手也与寻常弩手不同,他们手上的弩不是五矢连弩,而是十矢!

五矢弩与十矢弩的差别是什么?差别就在于弩架的大小。寻常士卒通常只适用于五矢弩,但这些高大的陷阵猛士,却可使用放大版的连弩……十矢弩。

这些强壮的弩手,也是身穿一层钢甲,背负长弓,手持大号连弩,身佩钢刀。虽在第三序列,“伤害输出”亦可盖过第一序列。

总之一句话:虽是三个序列,“伤害输出”却等同于一个序列,这便为“七人如同一人”创造了条件。再辅以非常默契的配合,便可以给人一种“一个脑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