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1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异地可道:“孔明不在书院中读书,怎么跟着这帮贼人厮混?!” 诸葛亮道:“愚婿忘了跟舅父说了,愚婿已于月前,投效了刘备刘皇叔,现在忝为皇叔帐下左军师。” “胡闹!”蔡瑁怒斥道:“莫非撺掇刘备犯南阳的,就是你小子的鬼主意?你……你真是气死我了!” “舅父息怒。”诸葛亮道:“愚婿知道舅父有难,已在此恭候多时了,只要舅父随小婿去见刘皇叔,刘皇叔必不会与舅父为难。” 蔡瑁冷哼一声道:“本督此战虽败,仍有大军四万余人,就凭你们,挡得住么?” 诸葛亮笑道:“西凉骑兵,迅疾如风,挡不住你,还追不上么?更何况,追兵马上就到,前后夹击,舅父还能回得了襄阳么?” 蔡瑁心中暗叹,但蔡瑁跟随刘表多年,又是刘表的大舅哥,要背叛刘表,也是难以为情。

诸葛亮见蔡瑁有些心动,便又说道:“舅父可知投靠和俘虏的差别么?” 蔡瑁瞪了诸葛亮一眼,斥道:“你待怎讲?!” 诸葛亮也不生气,依旧笑道:“若是投靠,舅父不仅可以护得蔡家周全,还依旧可以身居要职。

但若是成了俘虏,虽赖皇叔仁义可以保全性命,但蔡氏在荆州数百年家底,恐怕要荡然无存了。

现在刘皇叔追兵末至,舅父若是此时弃械下马,便是主动投靠。

若迟得片刻,待刘皇叔追兵到了,那就只能做俘虏了。” 蔡瑁闻言,长叹一下,弃刀于地,喝令身后残兵弃械投降! ……

第401章 明得失,知进退

大约半个时辰后,刘备便亲率追兵赶到了,看到四万降兵和拜伏在地的蔡瑁,刘备高兴不已! 自黄巾起义至今,刘备征战疆场已有十六年了,这十六年间,数起数落,但要论打得最痛快的一仗,还要数这一次的南阳之战。

短短几天间,连破新野和樊城,前后共杀敌一万余人,俘敌近七万人。

尤其是,还将荆州势力最大的士族代表蔡瑁也抓了! 这蔡瑁在荆州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先看其家势:蔡瑁出自东汉荆州最大的蔡氏家族,其姑母(蔡讽之姐)是太尉张温之妻,长姐与二姐先后嫁给黄承彦与刘表成为继室。

再看其才能:初平元年(190年),刘表匹马入荆州,当时江南宗贼兴盛,蔡瑁协助刘表平定荆州,仕奉刘表期间,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在刘表获得汉廷封赐镇南将军时,蔡瑁担任其军师。

在原本的历史上,蔡瑁并非如三国演义所说死于周瑜反间计,而是在降曹之后,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为汉阳亭侯,最后得以终老。

所以,这一战,对刘备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夺取了新野和樊城,也不是收得七万降兵,而是抓了蔡瑁! 数年前的刘表能匹马入荆州,在荆州的稳脚跟并坐稳州牧之位,靠的是蔡氏为首的士族世家。

如今,刘备也打着同样的主意! 这就是诸葛亮为什么要在这里堵着蔡瑁的原因。

…… 见到蔡瑁之后,刘备毫不迟疑地甩蹬下马,上前扶起蔡瑁道:“德珪来投,备喜不自胜,从今往后,就跟在备的身边,备也好早晚请教。” 这话说得可有水平了,一方面,没有再给蔡瑁军权;另一方面,又说“早晚请教”,体现了刘备对蔡瑁的尊崇。

蔡瑁闻言,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兵败投降,能得到如此待遇,也是很不错了,遂向刘备再次施礼道:“愿附将军骥尾!” 随后,刘备将降兵交给赵云整编,然后收兵回樊城休整。

消息传到襄阳,刘表可给吓坏了,立那召集文武官员议事。

蒯良再次进言道:“当速向曹操求援。” ‘尹籍又出言反对道:“曹操,汉贼也,主公与刘备兄弟之争,岂可引汉贼来相帮。” 刘表终于怒了,“那刘大耳朵何曾当本将是兄弟,此事不必多言!” 说罢,刘表下令以韩嵩为使,即刻前往许昌联络曹操。

随后,别驾刘先又道:“襄阳城高池深,又有沔水依托,必能挡着刘备。

不过,主公不宜再呆在襄阳。

当退往江陵。” 此言正合刘表之意,刘表问道:“何人愿为本将守襄阳?” 大将文聘上前一步道:“末将愿留守襄阳。” 刘表点了点头道:“仲业(文聘字仲业)勇毅,可担此任,不知仲业需兵多少?” 文聘道:“三万兵卒足矣。” 刘表道欣慰地点了点头道:“本将给你留兵卒三万五千,你可在城中征调青壮一万五千,凑够五万人。

只宜死守,不可出战。

待曹操出兵之后,本将再从江陵整合兵马前来助你,合击刘备!” 文聘大声应喏接令。

随后,刘表下令襄阳城中的官员,全部将亲眷迁往江陵,这也是刘表的手段,暗中有以文武官员的亲眷为质的意思。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蔡瑁的亲眷。

不过,刘表却不敢过份为难轻易为难蔡家,因为蔡家可不只是蔡瑁一人的蔡家。

蔡中、蔡勋都在荆州担任高官,连刘表自己的老婆,也是蔡瑁的妹妹。

将州牧府迁往江陵的做法,无疑也是非常正确的。

江陵(即现在的荆州市)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地位于现在的湖北省中部偏南,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

在春秋战国时期,江陵曾是楚国都城。

楚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在江陵,历来是是中国南方最大最繁华的都会。

相比襄阳,江陵其实更适合做州牧府。

刘表当初将州牧府定在襄阳,也是基于一种“北伐中原”的心思在里面的,如今“北伐”无望,自然是该当退守了。

…… 刘备的动作很快,在樊城休整了两天,就发兵沔水(现在叫做汉水)。

樊城在沔水(汉水)之北,襄阳在沔水之南,中间就隔着这一条河。

文聘对襄阳的防守的第一条防线,便是沔水!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南船北马”的说法,差不多就是以沔水为界的。

因此,刘备虽然在新野和樊城取得大胜,但是却没有获得荆州水师。

沔水依旧牢牢地控制在文聘的手中。

不过,诸葛亮也早有准备。

诸葛亮让刘备征召善水的荆州军降卒,又沿途征收北岸各地的渔船,并且扎了上千条大木筏用于渡江,两军在沔水上大战一场,胜负难分。

文聘堪称荆州第一良将,有勇有谋,又有蒯良为军师,将襄阳的防守之战打得有板有眼。

刘备虽然兵精将勇,且兵力多于文聘。

但文聘占了水师之利,用水师与陆师结合,据岸而守,占尽地利。

两军僵持了十多天,刘备也难以渡河。

诸葛亮对刘备道:“此战到此为止,见好就收吧。” 刘备有些不舍。

一旁的关羽抢先开口说道:“我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