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7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之后,便断掉了。

而且,废旧宅子嘛,经常有会是盗贼藏身之地,谁又能肯是那些可疑的珠丝马迹就是刺客留下的呢? 如此过了四天,依然毫无进展。

到第五天时,已经不能再关着城门了,城内的老百们早就在骂娘了。

曹操只好下令开城门,只是对出城人员进行严格盘查。

恰在此时,司马懿也从外地回到许昌。

回到许昌之后,司马懿先是去了一趟司马朗的灵堂,伏柩痛哭一番,然后就去了大将军府中求见曹操。

此时,曹操刚好正要召开例会,见司马懿来了,也就叫到堂上一起议事。

不过,为了保密,司马懿仍是以“白身”的身份参与会议的。

会议开始之后,曹操首先问许昌令陈群道:“刺客追查之事,可有进展?” 陈群道:“所有的线索在追索到城西的一座宅子后便断掉了。

现在仍在追查中。

不过,属下最近却收到两封奇怪的匿明信。” 曹操道:“有何奇怪之法?” 陈群道:“其中一封信,向我们透露了刘备的情况,原来,当初在关中为刘备献策的人并非徐庶本人,而是襄阳书院的一个学子,名叫诸葛亮。

说此人现在已经投靠了刘备。” 曹操诧异地问道:“一个书院的学子,竟有如此能耐?” “是的。”陈群道:“据说,名士司马徽称此人为卧龙,有管仲、乐毅之才。” 曹操愣了一下,又问道:“如此人才,为何不投靠本将或者田峻,却便要去投势力弱小的刘备?” 陈群道:“据信中所说,此人乃是徐州琅琊人,十二岁那年,也就是主公进攻徐州陶谦那一年,此人在徐州差点殁于战乱,后来得刘备相救,才侥幸逃得一命,随后全家逃亡到荆州,寄居在其姐夫家里……” “不要说了。”曹操挥了挥手,问道:“你是说,他现在想找本将复仇,故而借助刘备的力量来行刺。” “是的,属下是这么认为的。” 陈群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但还不止如此,信上还说,此人已劝动刘备,择机进攻许昌,而刺杀事件,只是一个前兆,目的是搅乱局势,利于刘备出兵。”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转头看向郭嘉。

郭嘉道:“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宛城离许昌较近,又无险可阻,我们虽不惧刘备,却也要提防他乘乱搅局。” 曹操想了一下,又故意看向司马懿道:“仲达是如何看的。” 司马懿道:“此事可能性是有,主公也不得不防。

不过,主公只要给刘表去信一封,道明利害,有刘表牵制刘备,刘备必不敢轻举妄动。” “仲达此计甚妙。”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陈群道:“另一封匿名信,写的又是何事?” 陈群道:“另一封信,写的却是一个惊天的阴谋,说是天子曾有血诏置于衣带之中,给予了国舅董承,令其联合汉室忠臣,伺机谋害主公!” ……

第397章 庞统谋泰山

许昌城中阴霾密布,风起云涌。

邺城之中,此刻却是温暖和煦,桃红柳绿。

又值春耕时节,田峻此时正带着一帮官员和小孩们在田里插秧。

——这是田峻在有意识地推行重农的思想。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必须贯彻重农的思想。

自古以来,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纵观中华几千年历史,几乎大多数动乱都是跟粮食有关。

田峻穿越前来自农村家庭,对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尤为深刻。

因此,只要不是遇上战争,每年春播和秋收,田峻都会带着官员和小孩们一起,亲自参与进去。

长子田获,已经十四岁了,因为传承了老田家和老夏家的基因,长得高大壮实,现在身高已有七尺半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175米左右,平常跟着黄忠练武,跟着荀諶习文,如今能文能武,深得田峻之心。

次子田萧,已有九岁,传承了蔡琰的天赋,最喜读书,偶尔也能做一首诗来,朗朗上口,一副才子模样。

其它几个子女现在都还小,不过,不论大小,此时都弄得满身泥浆,成了泥娃娃。

众人正干得起劲,田头上传来蔡邕的歌声: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 这是在田峻手下的官员们人人都会唱的《劝农歌》,源自田峻的“妙手偶得”,却被这帮手下们奉为圭臬。

蔡邕现在六十多岁,下田干活的事是干不动了,只能在田梗上坐着,制造些气氛,为大家带带“节奏”。

最先响应蔡邕的,是他的宝贝外孙田萧。

田萧见外祖父唱劝农,也是放开那清亮的嗓子,高声唱道: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 这一唱,节奏就带起来了,田里田外的众人,都跟着唱了起来: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 歌声详和而又欢快,缭绕在广阔的田野间,久久不绝。

…… 不远处的路边,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儒生,驻足在树荫之下,静静地看到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一咬牙,将行理丢在路边,大步向田峻走去…… 不过,才走几步,就被典韦给拦着了。

“何人?!”典韦喝道:“意欲何为?!” 那中年儒生没有说,只是抬眼看向水田里……因为,田峻已经直起身来,看了过来。

田峻看到此人之后,先是一愣,随即大喜道:“佐治?你还没死么?” 没错,这人就是辛毗辛佐治! 辛毗因辛评之死而识破许攸投曹的阴谋,之后助袁绍夺取临晋城,火烧蒲坂津的浮桥,断了曹操从蒲坂津入关的道路,随后又协助袁绍诛杀许攸,为袁家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本想着辅佐袁谭重振袁家,没想到遇到冢虎司马懿,弄得袁家兄弟互杀,最后袁谭身死,辛毗装成农夫才在长安城中躲过一劫,如今长安战事已了,辛毗才得以混出城来。

出城之后的辛毗,已是万念俱灰,无心仕途,只想过几年隐居的日子,以度余生。

本想着回到老家颍川,但想起兄弟辛评之死,心中难以释怀,便打算回冀州看看,因为辛毗的族人们,在辛毗随袁绍离开冀州之后,依旧是留在冀州钜鹿。

但是,当辛毗看到田峻在田野中亲自劳作,听到这祥和欢快的《劝农歌》时,辛毗那如死水般的心,又被触动了:如此明主,吾当辅之! 而田峻看到辛毗,也是高兴异常,因为,这辛毗,在汉末乃是以智者居称! 在原本的历史上,辛毗后来投靠曹操之后,历任议郎、相府长史、侍中,卫尉,授广平亭侯。

死后配享魏明帝太庙! 田峻此前曾与辛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