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人,张辽也不好直接与郝萌侯成开战。
又过了两天,吕布依旧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陈宫和张辽心急如焚!
然而,一波未平一浪又起!
——下邳城中,竟然传出了很多的流言,说是陈宫想要夺权而谋害了吕布,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也跟着起哄,徐州军四分五裂,郝萌和侯成旗帜鲜明地反对陈宫,臧霸表面上看两不相帮,实则偏向郝萌,驻守各地的魏续、宋宪、曹性、成廉等人,也全都意向不明。只有张辽坚定地护着陈宫。
……
恰在此时,探马来报,曹操十万大军已到了沛国,直逼下邳而来!
到了此时,陈宫终于明白,这是中了曹操的诡计了。
但是,直到现在,陈宫也只知道是中了曹操的诡计,却仍不知道司马懿的存在。
其实,这不是曹操的诡计,而是司马懿的毒计,不论献计和具体执行,都是司马懿在亲自操作。
也就是说,这些事情,都是冢虎司马懿干的。之前说到的那名蒙面人,也就是司马懿本人!
……
不得不说,这天下间若论阴毒,已经没有人可以与司马懿相比了!
贾诩号称毒士,每有计出便是成千上万人为之送命,但贾诩虽毒,却是堂堂正正地用谋,远没有司马懿的阴狠和不择手段。
冢虎,乃坟墓中的老虎,阴毒凶残,无人能出其右。
当初,司马懿杀淳于琼献了函谷关之后,本是去投曹操的。因荀彧当众反对重用司马懿,使得曹操仅给了司马懿一个文学椽的职务,这让司马懿很是不满。于是,司马懿便借口风痹(关节炎)而不肯就任。
不过,曹操深知司马懿大才,便于当天晚上,又随司马朗去见了司马懿。当曹操见到司马懿时,司马懿正在与歌妓们跳舞!
曹操不悦地说道:“你这是得了风痹之病么?”
司马懿笑道:“某家无病,诈称风痹是想为大将军去办一件大事。”
曹操问道:“何事?”
司马懿道:“为大将军谋取徐州。”
曹操一听,立马来了兴趣,连忙问道:“有何妙策?”
司马懿对曹操道:“吕布所缺者,士族世家的支持也,可让徐州士族之首的陈元龙(陈登),将女儿嫁与吕布,再暗中谋之。”
曹操惊问道:“汝怎知陈元龙会相助本将?”
司马懿道:“徐州陈家世代显赫,陈珪父子都是眼高于顶之人,不可能真心支持一介武夫的吕布,何况,陈珪父子此前所做所为,早已让我看出端倪,若我所料不差,恐怕陈登父子早就投了大将军了。”
“仲达有大才啊!”曹操感慨地说道:“见微知著,算无遗策,不输奉孝和公达。”
说罢,曹操又问该如何行事。
司马懿便将自己的整个计划告诉了曹操,并向曹操请命亲自前往徐州推行这个计划。
——这也就是为什么田峻的黑冰阁曾经在大泽乡发现司马懿的行踪的原因。
……
司马懿到了徐州之后,便暗中找到了陈珪,将自己的计划说成是曹操的计划,并将曹操的亲笔信交给了陈珪。
陈珪开始是有些不愿意的,毕境要让陈家嫡孙女去干这种事,陈珪也是万分不舍的。
最后,司马懿一咬牙,答应事成之后,娶了陈家嫡孙女为妻,陈珪这才松口答应,并暗中召回陈登商量,做好各项准备。
为达成目的不择任何手段,冢虎心肠之狠,由此可见一斑!
……
第350章 骊山隐叟
袁谭大惊,赶紧侧身闪避,同时挥剑磕开袁尚的剑身,并顺势刺向袁尚小腹。 两兄弟出手,都是要命的招式! “都给我住手!” 淳于琼大喝一声,扯下腰上佩剑,连剑带鞘砸向袁谭的剑身,将袁谭刺向袁尚的剑砸偏,同时右脚飞起,正中袁尚的手腕,将袁尚的剑踢得差点脱手飞出。 袁谭袁尚都是一惊,尽皆后退数步! 待到两人还要挥剑再打时,一条人影已经挡在了他们中间,正是那伤心欲绝的刘夫人。 这样一来,袁谭袁尚唯恐伤了刘夫人,就都不便动手了。 刘夫人是袁绍的后妻,虽然不是袁谭的生母,但袁谭的生母张氏早丧,刘夫人对袁谭也是有养育之恩的。 在这以孝治天下的大汉朝,袁谭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刘夫人动刀的。 而袁尚,刘夫人乃是其生母,就更加不敢向刘夫人动刀了。 对于袁谭和袁尚来说,他们确实都想杀了对方,因为不论是谁,只要杀了另一方,便都可以将袁绍被害的屎盆子扣到对方头上,然后,再以“为父报仇”的正义形象接手袁绍的家业和势力。 但是,有刘夫人横在中间,两人却谁也不敢再动手了。 …… 恰在此时,外面响起了密集的脚步声! 显然……是有大队士兵向此处奔跑过来! 郭图最先反应过来,连忙趋步上前拉着袁潭的衣服使劲拽了一下,低声道:“快逃!” 袁谭大惊,知道这是袁尚早有了准备,连忙转身就住外跑去。袁尚见状,也持剑紧追而去。 待袁谭跑到门口时,大队士兵已经赶到了! 袁谭带着自己在外面的亲卫往外冲杀,连杀数人,在亲卫的拼死保护下,骑着亲卫牵来的战马冲出了车骑将军府外。 袁尚带着大队人马紧追而来,袁潭没有时间召集忠于自己的军队,只好向最近的东城门冲去。 城门校尉不明就里,见是大公子袁谭,赶紧让路放行,袁谭因此得以顺利冲出了长安城。 袁尚见袁谭冲出了城门,依旧紧追不舍! 此时袁谭身边仅有五十多骑亲卫,这些都是袁谭最忠心的手下,见袁谭有难,纷纷如飞蛾扑火一般主动断后,为袁谭争取逃命的时间。 袁谭出了东城门后,无处可去,便想到只有骊山可以暂避一时,遂打马向骊山方向急驰。 待袁谭跑到骊山脚下时,袁谭身边已只剩下十余人,而袁尚追上来的骑兵足有五百多人,眼看袁谭就要被骑兵追上而丧身,情况万分危急。 就在此时,一阵弓弦声响起,林中弩矢如疾风骤雨一般,射向袁尚的追兵,追兵们纷纷落马身亡。 袁尚大惊,以为袁谭早有大队人马埋伏在此,吓得落荒而逃。 袁谭见追兵退去,才对着林中拱手道:“林中何人相助,袁某在此有礼了!” 少顷,林中走出一名黑衣蒙面人,对袁潭拱手一礼道:“某家主人乃是“骊山隐叟”,已在林中恭候多时了,有请将军一叙。” 骊山隐叟?恭候多时? 袁谭心中吃惊不小! “骊山隐叟”就是之前给袁谭写信,反复论证必须在袁绍之嗣之前杀掉袁绍,否则袁谭性命难保的那位神秘人物。 出了今天这“灵堂遇险”的事情之后,其实袁潭是有点怀疑是“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