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4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策,也对将军有利。便是这冰墙之策,也不要说成是属下的建议,只说是主公自己的主意,这样也对主公入主长安有利。” “入主长安?” 袁尚心中一动,却又故意苦笑一声道:“暂时易名倒是无妨,只是这入主长安之事,何从说起?” 司马懿闻言,脸色一正,对袁尚拱了拱手道:“你我如今既为主仆,属下就不得不为主公尽心谋划了。将军可知祸事将至?” 袁尚心中一动,赶忙问道:“祸在何方?” “祸在长安!”司马懿道:“属下听说……老主公身体不佳,数年前冀州之战时曾经多次吐血昏倒,已是伤了老主公的元气。之后数年,虽是汤药不离左右,却又侍妾众多,保养失当,以致身体每况日下,最近更是……更是饭量大减,日见消痩……呃,这个……这个……属下不敢直言。” “畅所欲言吧。”袁尚道:“本将恕你无罪!” “多谢主公!”司马懿道:“属下来此地前,曾途经长安,有幸于路旁见过老主公一面,以属下观之,恐……恐寿不长矣,主公当早做打算。” 袁尚闻言一惊,斥退左右,下令三十步内不许有人接近,违者立杀之。 待亲兵随从全都走远,袁尚才低声问道:“依仲达……呃……无休之见,本将该当如何?” 司马懿低声道:“谭公子是袁公长子,居长安;主公是袁公幼子,居并州。若老主公万一有事,纵然袁公独宠于您,您也是半点机会都没有!主公可知其中关窍?” 袁尚也是聪慧之人,经司马懿这一提点,立即便明白了过来,对司马懿道:“你是说……大兄在父亲身边,与同在父亲身边的谋士和大将们全都有了交情和信赖,甚至就近将他们全都收买,若父亲有事,他们便会拥大兄上位?” “主公英明!”司马懿点了点头道:“此事急矣,当尽快回到老主公身边,日夜伺候,衣不解带,尽心服侍!” 袁尚道:“那这并州?” 司马懿道:“留高干在此,再日夜加宽加高冰墙,足可守上四个月以上!” 袁尚又问:“以何籍口回长安?” “尽孝!”司马懿道:“主公听说老主公身体欠佳,日思夜想,终日以泪洗面;夜不成眠,整天茶饭不思;神思恍惚,身体日见消瘦!” “可我现在……日见丰腴啊!”袁尚道。 “节食!减肥!” 司马懿狠声道:“饿一饿,你就是长安之主,何不为之?!” ……

第396章 两封匿名信

这两名蒙面黑衣人,正是白雀和邓展!

为了保密,白雀和邓展是先进入了东边不远处的另一座宅子,再从地道进入南边的一座宅子,然后,再从地道进入这个密室的。

如此一来,就算被人追到了第一座宅子,也很难追到第二座宅子,就算被追到第二座宅子,也不可能追到这个密室。因为,通往这个密室的地道也只是一条隐蔽的岔道,而其主道则通往了很远处的另一座宅子。

这些都是黑冰阁早就准备好的路线。

黑冰阁在许昌经营多年,与满宠的校事府暗中较量,很多次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脱身的。

庞统见到白雀和邓展二人后,轻声问道:“两位将军安好?”

白雀和邓展拿下蒙在脸上的黑巾,对庞统施了一礼道:“多谢军师牵挂,我等尽皆无恙。”

庞统点了点头,见两人一脸轻松的样子,便开口说道:“如我所料不差,应该有所斩获吧?”

邓展道:“邓某幸不辱命,已击杀曹昂!”

说罢,邓展又将夺自曹昂手中的宝剑交给庞统道:“此剑甚是锋利,那曹昂武艺也是不错,差点着了他的道,若非邓某自幼练就这夺刀的本事,这一趟可能就折在那里了。”

庞统点了点头,接过宝剑看了看后,又随手将宝剑丢在榻上,对邓展道:“这就是曹操的倚天剑了。这柄剑,不可以在许昌出现了,带回去给主公吧。”

邓展是好剑之人,看着宝剑有些不舍。

庞统见状,冷哼一声道:“倚天剑乃王者之剑,若非王者佩之,必噬其主。那曹昂今日之死,便是圣剑克庸主的结果。这种剑,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主公能压得住,将军不可怀有贪念。”

说罢,庞统解下自己的佩剑交给邓展道:“庞某这把剑,乃是主公所赐的辽东精钢剑,邓将军就先将就着用吧。”

邓展知道庞统说得有理,欣然应喏。

随后,白雀也上前说道:“白某却并未能击杀曹操的儿子,只是击伤了曹丕,不过,白某却击杀了另一人,那人也主公必杀之人。”

“何人?”庞统问道。

“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白雀道。

庞统闻言,眉头皱了皱,过了片刻,才说道:“这可并非什么好事。”

白雀愣了一下,不解地问道:“军师这是何意?”

庞统道:“主公并不想这么快激起司马懿的仇恨。”

顿了一下,庞统又道:“现在,最好是不要让司马懿知道司马朗是我们杀的。因此,我们得让黑冰阁暂停一切活动,同时,还得找人背锅,将证据引向他人。”

说罢,庞统又是对二人面授机宜。

一番详淡之后,白雀和邓展又缩进地道口中,出去传令去了。

密室之中,灯光一闪而灭,又恢复了黑暗。

……

许昌城中,一夜不得安宁,扰扰嚷嚷直至天亮。

全城戒严,八座城门全都关闭,城内也是十步一哨五步一岗。

衙役与禁军配合,挨家挨户搜查刺客。

如此闹了两天两夜,刺客没抓到一个,那些无业人员和曾经有过作奸犯科的案底者,算是倒了血霉了!

很多有前科的“大侠”都被官府带走审问。三木之下,倒是查出了不少经年未破的宿案。

除此之外,官府还开出了高额悬赏:有提供有用线索者奖百金,抓到刺客者赏万金!

如此一来,大家都争相提供“线索”,反正是蒙的,万一蒙对了呢?

于是,两天之间,许昌令陈群竟然收到了上千条“线索”。通过对这上千条线索进行排查,最后还真让陈群找到了一些可疑的珠丝马迹,但是,这些可疑的珠丝马迹在进入一座废旧的宅子之后,便断掉了。

而且,废旧宅子嘛,经常有会是盗贼藏身之地,谁又能肯是那些可疑的珠丝马迹就是刺客留下的呢?

如此过了四天,依然毫无进展。

到第五天时,已经不能再关着城门了,城内的老百们早就在骂娘了。曹操只好下令开城门,只是对出城人员进行严格盘查。

恰在此时,司马懿也从外地回到许昌。

回到许昌之后,司马懿先是去了一趟司马朗的灵堂,伏柩痛哭一番,然后就去了大将军府中求见曹操。

此时,曹操刚好正要召开例会,见司马懿来了,也就叫到堂上一起议事。

不过,为了保密,司马懿仍是以“白身”的身份参与会议的。

会议开始之后,曹操首先问许昌令陈群道:“刺客追查之事,可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