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费尽了心血,才弄出这么个阵仗来,要是曹操不来进攻,岂不是对牛弹琴?” “主公放心吧。”贾诩道:“曹操绝非“不解风情”之人……” “打住打住!”田峻闻言,连忙止住贾诩的话,笑着说道:“曹操喜欢的,不是男人,乃是人妻,哈哈哈!” 话音刚落,便听曹营之中果然鼓声喧天,人喊马嘶! “吾计成矣!”田峻大笑道。 贾诩道:“曹操果然是……“善解风情”之人,他喜欢的,不只是“人妻”啊,哈哈哈……” 田峻笑了笑,没有理睬贾诩这一语双关的玩笑,对贾诩和成公英道:“赶紧吃吧,吃完之后,请两位军师分别去东、西两座望车上协调指挥吧,北边的望车,就交给本将吧。” 内黄城虽不是在黄河岸边,但南面离河较近,地面泥泞,不适合于进攻,所以重点只要守着东、西、北三个方向就行了。田峻与贾诩、成公英刚好三人,各自协调指挥一方。 …… 曹操其实……并没有像贾诩说的那样暴跳如雷。 其实,曹操理智尚在!甚至那悲愤欲狂的表情,也是装的。 乱世枭雄,城府之深,远非常人可测! 其实,在与郭嘉推演战局之时,在被断绝了所有取巧的念头之后,曹操就在心里决定了要硬憾田峻的这个怪阵! 但是,大家都害怕这个怪阵啊,都怕死,或者舍不得死人啊,所以,曹操也不能堂儿皇之地背那个“不恤军士”的名声。 就好像当年在徐州屠城一样,明明屠城是因为缺粮,但曹操为了不背骂名,便用了“为父报仇”的名义。 大汉朝以孝治天下,“为父报仇”而杀人,在律法上都会得到宽待甚至免罪!甚至很多沽名钓誉的名士,都是将“为孝杀人”做为一种“扬名”的手段。 曹操当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下令“十万大军尽缟素”,屠城、掠地、抢粮。 所以这一次,曹操其实是故伎重演,下令全军给夏侯渊挂孝,打着为夏侯渊报仇的名义,想用人海战术来摧毁田峻的怪阵! 与其说,曹操是受了田峻的羞辱和刺激,倒不如说……是田峻给了曹操动用残酷的人海战术的借口! 全军出动!兵分三部:曹操亲自指挥进攻正北,东西两侧分别交给曹仁和盟军文丑。 近三十万大军徐徐而来,鼓声喧天,血战一触即发! …… “曹操好大的排场啊!”田峻站在高高的望车之上,对身边的黄忠、鞠义、太史慈等大将道:“终于要开张了!你们也各就各位吧,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不要让曹操钻了空子。” 黄忠等人轰然应喏,然后走下望车,各自前往军中,准备大战。 …… 曹营的中军大帐里,郭嘉正在闭目养神,荀攸则手拿着一卷兵书,在好整以暇地看书。 满宠和钟繇联袂而来,见了郭嘉和荀攸之后,钟繇开口便问道:“两位好生清闲,不知帐外血色满天么?” 郭嘉依旧闭着眼睛,无动于衷似乎没有听到钟繇说话一般。 而荀攸则说道:“两位是说那个怪阵么?” 满宠道:“正是,如此怪阵,岂可强攻?” “为何不可强攻?”郭嘉睁开双眼,对满宠和钟繇道:“天生一物,必有一克,只是我们还没找到它的弱点而已。这世上,就没有攻不破的城,也没有破不了的阵!” 说罢,郭嘉站起身来,大步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不强攻一番,又怎么知道破阵之法?” 满宠与钟繇面面相觑——原来,这郭奉孝……打的是这个主意! ……
第370章 惊世之才,长信一封
张燕四千骑兵的加入,使得宇文部彻底崩溃了,连带着慕容槐派出的那三支援军也一起被溃兵冲乱而随之崩溃。
太史慈和张燕追杀了一阵,一直杀到慕容槐的中军营寨之前,见慕容槐的中军营寨戒备森严,才领军徐徐而退,回到太原城。
此战打得酣畅淋漓,杀敌足在三千以上,太原城的守军扬眉吐气,士气更加高涨。
慕容槐收拢宇文部残兵,由于宇文烟歌已死,便将这些宇文部残军交由宇文烟歌的儿子宇文稠统领。然后收拾行装,径回上党而去。
太史慈见鲜卑军退兵,本想出城衔尾追杀一阵,被李儒劝止。
李儒劝止太史慈不要衔尾追杀,不仅是担心误中鲜卑人的埋伏,最主要还是因为雁门关又出了状况。
据雁门太守李利快马送来的信报,步度根退兵了,一夜之间退得干干净净,踪迹全无。
所谓的“踪迹全无”是因为,李利弄不清步度根去了何方。
因为天上下着雨雪,雨雪冲刷掉了步度根的人马行军的痕迹,又加上步度根刻意隐藏踪迹,以致于李利不知道步度根是退回草原了,还是去了别的地方。
几万敌军销声匿迹了,这可是大事,李利不敢怠慢,立即派人飞马来报,刚好赶上慕容槐退兵,信使便径直进入了太原城中。
看完信使的来信后,李儒走到地图边,将目光紧紧地盯在黄河壶口的位置。
过了一会,李儒才对太史慈和张燕道:“并州战事未了,攻打太原城的慕容槐退兵上党,与此同时,攻打雁门关的步度根,又是五六万人马去向不明。敌军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必是上党有什么大事发生。”
“你是说步度根会绕道去上党?”太史慈问道:“那么上党又会有何大事发生呢?”
“必是去了上党无疑!”李儒道:“至于有何大事……待我想想。”
李儒在堂上来来回回走了几圈后,突然停了了下来,脸色有些凝重地说:“我最担心的是主公以身为饵!”
此言一出,太史慈和张燕等人的脸色也开始难看起来了。
张燕有些担忧地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前去救援主公?
“不可!”李儒道:“主公此举,不惜身陷险地,以身为饵,必有大的图谋,我们贸然前往,恐会打乱主公的战略节奏,我们现在只能等!”
张燕闻言,转头看向太史慈。
这里只有太史慈职级最高,所以,这最后的决定得由太史慈来做!
太史慈想了想,下令道:“让全军备战,做好可以随时出兵上党的准备。”
“且慢。”李儒及时地阻止了亲兵去传令,然后又对太史慈道:“步兵可以做好出兵上党的准备,但是,所有的骑兵,都要做好千里奔袭的准备,要多准备些干粮,以供骑兵长途奔袭之用!”
……
两天后,太史慈的后军……韩猛带着三万人马赶到了太原城。
又过了两天,一支上万人的骑兵出了苇泽关,进入了太原郡境内。
不过这支骑兵并没有进入太原城,只是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李儒后,就转道直接去了雁门郡。
李儒看完信之后,让太史慈带着五千骑兵,又驮了大量的干粮,快马加鞭往雁门郡赶去……
……
话分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