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逃命的“小短腿”乐进(乐进是五短身材)! 田峻并不打话,软剑“唰唰唰”快若惊鸿,打得乐进狼狈不堪。 其实若是正经打起来,田峻用软剑是打不过持有重兵长刀的乐进的,但是,天下武学,唯快不破! 田峻占了先机,便仗着软剑轻灵,一剑快似一刺地抢攻,逼得乐进被迫防守,无暇反击。 不过,如此一来,曹操也跑远了,双方阵地上的亲卫也都快赶到了。 田峻知道杀曹的计划无法达成,心中愠怒,狠狠一剑“抽”向乐进! 没错,是“抽”,不是刺,也不是劈。 “抽”是软剑独有的狠招之一。 乐进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兵器,果然上了大当! 当乐进用大刀格挡时,软剑的剑身被格着之后,前面一段剑尖部分顺势弯曲,弹向乐进的颈脖! 百忙之中,乐进只好仰身急避,锋利的剑尖如灵蛇一般,在乐进的左脸上被划出一道血槽,深可见骨! 乐进惊呼一声,转身便逃,田峻追了几步,见双方亲兵都已冲了过来,知道良机已失,只好在雷熊、王越、黄忠、白雀等人及亲兵们的陪同下,退入己方军中。 一场针对曹操的刺杀,因曹操反应神速,无果而终。 不过,此次行动之后,双方都对彼此更加忌惮。 对田峻来说,曹操的坦荡豁达给田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曹操的机警(识破刺杀)和果决(转身就逃),也让田峻深为佩服和忌惮。 而对曹操来说,田峻的狠辣和狡诈,也让曹操心惊不已,深感忌惮,视为平生劲敌。 …… 曹操回到营中之后,狂怒不已,召集诸将问计道:“我欲攻破内黄,擒杀这只狡诈的狐狸,诸位有何对策?” 众人尽皆不语。 最后,还是身为军师的郭嘉站出来道:“实无良策,只有强攻。” “强攻如何?”曹操问道。 郭嘉道:“田狐狸的这个阵形,往来交通,可互相支援,便是那些小土山,山后也有交通壕沟相通,强攻实非良策。” 曹操沉默半晌,又问道:“邺城此时必然空虚,若我……绕过内黄,直攻邺城如何?” 郭嘉道:“若能快速攻破邺城,取邺城之粮养军,然后出兵磁县,引袁绍的并州军出上党入冀州,再挥师兵力空虚的清河郡,夹击平原城,接应东亭于禁所部入冀州,则田峻在内黄城便变成了一支孤军,必败无疑,死无葬身之地。” 曹操大喜道:“奉孝是说……可以绕过内黄,直攻邺城。” “呃……我可没这么说。”郭嘉道:“属下刚才说的是……能快速攻下邺城的情况。” 曹操又问道:“若不能快速攻下邺城呢,又将如何?” “若不能快速攻下邺城,则我军危矣!”郭嘉道:“如果我军不能快速攻破邺城,那么,田峻在内黄的军队就会断我军后路,使我军无粮就食,全军成擒。” 曹操点了点头,仍有些不甘心地问道:“依奉孝看来,我军是否有快速攻破邺城之法?” 郭嘉道:“田狐狸在邯郸和繁阳都驻有数万人马,如果我们绕过内城,邯郸的张郃和繁阳的高览便会调兵进入邺城。使邺城兵力增加到五万以上,以邺城之高大坚固,只要有五万守军,便足以坚守三个月以上。” 曹操摇了摇头道:“我们军中随军携带之粮草,最多也只能有一月之粮,其它都需后勤粮道转送。若被田峻断了粮道,败亡只是迟早之事。” 顿了一下,曹操又问道:“除了强攻,可有取巧之法。” “取巧之法倒是有一个。”郭嘉道:“属下曾派出细作调查邺城周边情况,据属下分析,可以决漳河之水以淹邺城!不过……” “不过如何?”曹操心中一喜,赶紧问道。 “不过时间不对啊!”郭嘉叹道:“欲决漳河之水淹邺城,须待春汛水涨之时,此时正值深秋,离春汛尚有半年时间。” 曹操叹了口气,颓然地说道:“看来,只有强攻内黄了!” 话音未落,营中校尉来报:“田狐狸遣人送来夏侯将军尸首,已至营门之前!” “田狐狸……这是要向本将示弱么?”曹操冷哼了一声,连忙带人来到营门之前。 营门之前,停着一辆板车,板车上也没有棺材,只有一块巨大的门板。夏侯渊的“尸首”,就躺在门板之上,尸首之上盖着白布。 送“货”的是两个曹军降兵。 曹操挥手让两人退下,走上前去,亲自揭开夏侯渊脸上的白布! “没错,正是妙才!”曹操眼泛泪光,悲从中来。 突然,曹操……发现了一丝异常,猛地睁大了双眼,右手用力一挥,将白布全部拉开! “啊!人头,狗身!” 周围响起一片惊呼之声…… ……
第369章 烟歌殒命,夜战太原
夜色如墨,北风呜咽,细雨霏霏。
时值三月,江南已是春意盎然,而在这北方,白天气温在5c左右,到了夜晚却是零度以下。
丑时三刻,夜色更浓,气温更冷,那天空中飘落的细雨已经夹杂着一些雪沙,落在地上沙沙地响。
太原城的南门悄悄打开,先是一支五千余人的步兵出了城之后,消失在夜色之中,接着,又是一支三千多人的骑兵出了城门。这支四千多人的骑兵出城之后,却只是隐在城墙底下,人衔木,马束口,噤声待命。直到那支步兵走远了之后,在悄悄地跟了上去。
这支骑兵的统兵之人是张燕和张百骑,而前面消失在夜幕中的那支步兵的统兵之人,则是太史慈和李式!
……
雨夹雪,依旧下个不停,而且还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太史慈和李式带着五千步兵在雪夜中悄悄前行。这些人每人打着一块临时赶制的简易的黑色斗篷,如一片乌云般,缓缓地飘向鲜卑人的军营。
为何最先出动的是步兵而不是骑兵?
这一切,其实都是李儒事先算计好的的,步兵目标小,利于隐蔽前行,使夜袭具有更好的突然性。
而那些骑兵,则是李儒安排的第二波攻击序列。
……
当太史慈和李式潜近鲜卑军营时,鲜卑人睡得正香。
鲜卑人从没想过田军会出城夜袭!
这也难怪,自出兵太原城以来,一直都是鲜卑人压着田军在打,田军压根就没有出过城。兵力太过悬殊,若没有城墙为凭,那田军早就被剿杀干净,尸骨无存了。
而且此时,各部鲜卑已经接到了退兵上党的军令,大家都已经打点好行装,准备天亮就出发,谁也没想到在这最后一夜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更何况,天上下着雨雪呢。
鲜卑人很放心,连箭楼上的暸望哨都睡得如同死猪一般,直到太史慈让人破坏了营寨的栅栏,箭楼上的暸望哨才开始大喊敌袭。
不过,太晚了,太史慈已经带人冲进了鲜卑人的营地,再喊敌袭又有何用?徒增混乱而已!
太史慈一马当先冲入敌军营寨,一边高呼呐喊,一边大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