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2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纷落马身亡。

袁尚大惊,以为袁谭早有大队人马埋伏在此,吓得落荒而逃。

袁谭见追兵退去,才对着林中拱手道:“林中何人相助,袁某在此有礼了!”

少顷,林中走出一名黑衣蒙面人,对袁潭拱手一礼道:“某家主人乃是“骊山隐叟”,已在林中恭候多时了,有请将军一叙。”

骊山隐叟?恭候多时?

袁谭心中吃惊不小!

“骊山隐叟”就是之前给袁谭写信,反复论证必须在袁绍之嗣之前杀掉袁绍,否则袁谭性命难保的那位神秘人物。

出了今天这“灵堂遇险”的事情之后,其实袁潭是有点怀疑是“骊山隐叟”是袁尚所派,故意引自己入彀的。

但“骊山隐叟”却在这里救了自己,并且说“恭候多时了”,这让袁潭打消了对“骊山隐叟”的怀疑,并且对这位“世外高人”有了一丝“文王遇太公”的幻想。

在认定了骊山隐叟是世外高人且有意辅佐自己之后,袁谭赶紧翻身下马,对着黑衣蒙面人施礼道:“多些方才救命之恩,还请这位兄弟带袁某前去感谢这位前辈。”

黑衣蒙面人道:“只可一人前往,且必须蒙着眼睛。”

说罢,一挥手,丢给袁谭一块布巾。

袁谭接过布巾,听说只许一人前住,略有迟疑,但还是一咬牙,蒙上自己的眼睛,让黑衣人牵着自己去拜见“世外高人”。

黑衣人向林中叫了一声,林中又出来几人,将袁谭的这几位亲卫带入林中,然后,才拉着袁谭向林中走去……

两人在林中绕了两刻钟左右,黑衣人便停了下来,对袁谭道:“我家主人就在前面,你可以取下蒙眼黑布,过去见他了。”

说完之后,黑衣人就转身离去了。

袁潭取下蒙眼黑布,但见空旷的山林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背对袁谭而立,其人也是黑巾蒙面,但那颀长的身材配上那衣袂飘飘汉服,颇有几份仙风道骨之感。

唯有那双肩之上的脖颈,似乎……比常人要长出很多,虽显得有些违和,却使得此人显得更加清濯而超凡。

“小子袁谭拜见长者。”袁潭恭敬地行了一礼道。

那老者缓缓地转过身来,但是,老者的这一个动作,却差点吓了袁谭一跳!

因为……那老者是脖子上的脑袋先转了几乎是180°,然后,身躯才缓缓地转了过来。

还好这是在白天,要是在夜晚朦胧的月光下,再戴上个鬼脸面具,不把人吓尿才怪!

真是奇人必有奇态!

袁谭在心中嘀咕了一句,开口说道:“多谢长者相救之恩,袁某不胜感激。”

老者看着袁谭,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袁公子倒是心存仁德啊!”

什么意思?我这都杀父了,还心存仁德?

袁谭心中直嘀咕,口中却说道:“还请长者赐教。”

老者面色一寒,用老气横秋的语气说道:“终究是少了几份狠辣,要成事……难!难啊!”

说罢,老者又转过身去,背对着袁谭道:“你若事先将那医者也杀了,死无对证,何至于此?”

袁谭一想,也对,要是毒死袁绍之后,马上弄死那医者,搞一个畏罪自杀的假相,那岂不少了这许多麻烦,不过……自己当时也没想过有人会看出袁绍是中毒而亡嘛。

“哼哼!”

那老者仿佛看透了袁谭的心思一样,低声斥道:“糊涂,你是最后一个在袁本初身边的人,袁尚岂能不怀疑?生死悠关的嗣位之争,便是你父亲不是中毒而亡,恐怕那袁尚也会做一个你父中毒身亡的假相来害你,让你身陷万劫不复之地。如此情况下,他又怎会不仔细地检查你父的死因?”

顿了一下,老者又道:“与其等到袁尚查出你父是中毒身亡,还不如一开始就让医者自杀谢罪,这样,纵然药是你服伺你父喝下的,你也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袁谭闻言,后悔不迭!

连忙又问道:“那我,现在应该如何?”

那老者转过身来,对袁谭道:“老夫已经给你……把屁股擦干净了。”

“此言何意?”袁谭问道。

老者道:“如老夫所料不差,那医者……现在已经撞墙自杀了,临死前,还大喊是被袁尚所迫,才诬陷大公子您的。”

“这……这也行?”袁潭又惊又喜,忙问道:“长者是如何做到的?”

“简单得很!”老者缓缓地说道:“那医者的一双儿女都在老夫手上,老夫让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令他一个时辰内翻供,然后撞墙身亡,否则,剁碎了他的两个儿女!”

喘了口气,那老者又接着说道:“你现在可以回长安城了,那些忠于你的将士们,正在攻打车骑将军府,需要你去主持大局呢!”

袁谭大喜,再次深施一礼道:“多谢长者相助之恩!”

“别忙着谢!”老者道:“老夫也不是想白帮你,老夫只想问你要一个人?”

“长者想要何人?”袁谭问道。

那老者转过身,缓缓地向树林深处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刘夫人,你的继母。三天之内,送来此地。”

……

第304章 人妻貂蝉?

郭嘉闻言,急忙上前劝止道:“主公且息怒,请听属下一言。” 曹操狠狠地盯着郭嘉道:“汝欲阻吾杀大耳贼乎?!” “非也!”郭嘉赶紧否认道:“要杀大耳贼,何必急在一时。” 曹操咬牙忍了忍,问道:“奉孝有何计较?” “大耳贼背信弃义,确实该杀!”郭嘉先附和了一下曹操的想法,接着又道:“不过,现在却不是最好的出兵时机。” 曹操脸色一沉,问道:“奉孝是说粮草吗?十万大军的粮草,还是挤得出来的!” “粮草只在其次。”郭嘉道:“属下是担心十万大军攻不下宛城。” 曹操怒道:“吾视刘大耳如犬豖尔,岂有十万大军攻不下宛城之理?” “不然。”郭嘉道:“刘备有兵三万多,此次又收拢了宛城降兵一万多人,近五万人守着高大坚固的宛城,又有关羽、赵云等良将相助,短期内恐难攻下。而且,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刘备不同于张绣,刘备与刘表同为汉室宗亲,刘备可以得到刘表的支持。只要刘表再给刘备借兵数万,宛城便更不可能在短期内被攻破了。一旦迁延日久,我方不仅粮草无以为继,还恐被田狐狸钻了空子。” 曹操沉思良久,无奈长叹一声道:“那就……先让大耳贼多活几天吧!”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接受刘备暂住宛城的现实。 此时正值青黄不接,一切都要等有了新粮之后再图良策。 不过,曹操并没有因为缺粮而歇着,战争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首先是对徐州的布局,曹操不仅与吕布搞好了关系,还暗中与吕布手下那些健将们暗通款曲。 曹操的做法高明得很——在给吕布送金银珠宝的同时,也每次都要给吕布手下将领们捎上一份,甚至连陈宫也送上一份。 陈宫深知曹操的用心,屡次提醒吕布,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