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9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移民倭岛、永久占有倭岛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何止一举两得?” 田丰被赞了一下,高兴得满面红光,大笑道:“我们在中原的兵力得防着曹、袁、吕的联盟,能调到倭的军队也不会太多。这些流民迁移过去之后,让他们在倭岛屯田,再发给他们一些盔甲武器,让他们自行组织去杀人夺粮。这样既缓解了军队兵力上的的压力,又可以在来年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并更进一步在倭岛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再加上主公刚才所说的两点,可谓一举四得!” “何止一举四得?” 成公英也来凑热闹道:“曹操等人,必在流民中混入大量奸细,我们将那些流民全都送去倭岛,那些混在流民中的奸细,便也被我们一股脑送到了倭岛。大海茫茫,无从联系,那些奸细也只好乖乖地呆在倭岛做移民了。这样我们既获得了人口,又消弥了奸细之患,加上刚才的四点,可谓一举六得。” “何止是一举六得?” 张飞也要来凑热闹,却被田峻打断道:“好啦好啦,好处多多,就不必一一细说了,具体的做法是,让蒋钦准备船队,先送三万军队过去交给周泰和王门,待第一批粮食运回来之后,再运流民过去。” 沮授又进言道:“留在大连港的尖底大海船,其运输能力若是运兵,因为要随船运送粮草器械,一次只能运一万军队,若是运流民的话,也只能运两万左右,这运力有些不够。属下有一办法,可供主公参考。” “沮先生但说无妨。”田峻道。 沮授道:“暴风(台风)季节马上就快过去了,在暴风季节过后,从东莱到三韩郡的仁川港,无需尖底海船,用平底海船沿海岸线行船,也完全不会有问题的。所以,属下的办法便是将航线分成两段:从仁川到倭岛用尖底海船运输,而从仁川到东莱,则用大型平底海船即可。 “善!”田峻赞道:“如此便可成倍地节省船队的运输压力。只是,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若是风浪太大,一定要就近靠岸休整,以防船只倾覆的事情发生。 …… 应付特大旱灾的事情谈好了之后,接下来的话题又回到了军事方面。 荀谌对田峻道:“乱世之中,通常是“欠年天灾,丰年兵灾”。如今天下大旱,各路诸侯也都粮草不济,原本预测会在年底发生的战事,可能会拖到明年秋后了。” “这也是不幸中之大幸啊!”田峻道:“这样的话,我们的战争准备也可以稍缓一点点,除了前线的部队之外,内地的非前线军队,可让他们就地屯田,争取在旱灾过后的明年,能多收获一些粮食。” 想了一下,田峻又开口说道:“不妨让黑冰阁和各地商队在其它诸侯境内散布些流言,就说冀州和青州有粮收拢流民,让活不下去的百姓来冀州和青州求活吧,能多救一点人就多救一点吧。” 田丰闻言,苦笑一声道:“这样一来,我们的粮食压力又大了。” “本将的要求依旧没有改变:不许有一位百姓冻饿而死!” 田峻严肃地说道:若是有哪一个郡县饿死了人,不仅要罚奉,还要给予降职甚至去职处罚!” 田丰无奈,也不敢再惹怒田峻,只好回答道:“属下遵命!” 田峻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从现在开始,本将每天只吃一顿饭,也许,本将每节省一顿饭,就能多救活一个灾民……余愿与天下百姓,共度时艰!” 堂上一众文武闻言,尽皆感动不已,纷纷表示每天只吃一餐,与骠骑将军一起,共度时艰! 后来,田丰更是将骠骑将军田峻每天只吃一顿的公告,发往每一个郡县甚至乡镇,各地百姓都非常感动,很多人也开始跟进田峻的“只吃一顿”的倡议,自觉地将粮食节省下来以减少官府的救济压力。 除此之外,更有一些有远见的士族富户,开始主动将屯积的粮食捐给官府,以获得田峻的好感。 田峻乘机让官府对捐粮的富户登记造册,在每一座县衙前树碑刻名! 此法一出,效果空前! 那些想邀名的富户们纷纷涌跃捐粮,乃至开展了捐粮的“竞赛”。有钱有粮的人家开始较劲: “什么?张家捐一万石,排在榜首?不行不行,我们李家得捐一万五千石,一定要刻在石碑的最上头!” “什么?李家想跟俺张家抢榜首,去跟管家说,俺们张家再捐一万石!” “家主,不好了,张家又捐了一万石,比我们李家又多了五千石,不过……” “不过什么,快说!” “不过,现在捐得最多的不是张家,而是隔壁老王,那隔壁的王二麻子捐了两万八千八百八十八石!” “饿得个乖乖,这王二麻子是不是抽风了?!俺李家捐三万石!” “不行啊,家主,我们得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口粮啊!” 李家家主一咬牙,大义凛然道:“从今天开始,咱家所有人只吃一顿饭……呃,另一顿就吃肉粥……” ……

第349章 袁氏之祸

不过,事情并不如田峻想的这么顺利。

曹操在得知吕布退兵徐州,且田峻给吕布送了“八万石”粮之后,本来是要退兵的,但是,荀攸找到曹操,对曹操道:“何不就屯兵在黎阳?”

曹操道:“黎阳位于黄河之北(古黄河之北),田峻可以随时前来攻打,若是退到黄河以南的官渡,则只要守住白马津和延津,便可拥有黄河天险。”

荀攸道:“天险乃是双方共有,主公用天险守着黄河以南,田狐狸也用天险守住了黄河以北。若是主公屯兵黎阳,那就不一样了。”

曹操愣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荀攸见曹操摇头,又接着劝道:“如果我军屯兵在黄河之北的黎阳,那黄河就不再是田狐狸可以凭籍的天险了;而对我军来说,黄河依旧是可以凭籍的天险,我们无需渡河,就可以通过黎阳进攻冀州;而田狐狸却必须渡河才能威胁到兖州。

战场主动权握于我手,想攻则攻,想守则守,想退……实在不行,从白马津和延津退回官渡便是。”

“公达打的好主意啊。”曹操笑道:“不过,如此浅显的道理,吾岂不知?

荀攸笑道:“主公担心的,无非是守不住黎阳而已。”

曹操闻言,愣了一下,随即问道:“公达有办法守住黎阳?”

“以彼之道,治彼之身!”荀攸意味深长地说道。

曹操再次愣了一下,随之大喜道:“公达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随后,曹操放声大笑道:“且让那田狐狸,也尝尝本将军的“怪阵”的滋味!”

没错,荀攸所献之计,便是在黎阳城盗版田峻的专利,修建土木工事,建成与内黄城一样的……土山、堑壕、深沟相结合的“怪阵”,用来挡着田峻的进攻,使得黎阳城成为兖州进攻冀州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