诩欲言又止的样子,便笑了笑,开口说道:“文和有话,何不畅所欲言?” 贾诩也笑了笑,却并没有“畅所欲言”,而是话头一转,对田峻道:“主公最近可关注过邺城内的招贤馆?” 田峻一怔,忙问道:“可有人才来投?” “倒是两人。”贾诩道:“不过,是不是人才,尚待主公确定。” 田峻皱了皱眉头,问道:“文和你今天有点不对劲呢,怎么感觉你一直在绕弯子。” 贾诩苦笑了一声道:“这两人中,其中一人名叫李式。” “李式?”田峻想了一下,忽然记得在黑冰阁的情报中,曾经有提到过这么一个人,只是……田峻实在记不起这是谁了。 贾诩见田峻实在记不起来,便提醒道:“这李式乃是李傕之子,飞将军李广的十三世孙。” 原来是……李傕的儿子,难怪贾诩说话有些吞吞吐吐! 做为西凉人,贾诩与李傕其实关系匪浅。而且,在贾诩看来,李傕其实也并不是坏蛋,只不过做为董卓手下第一大将,有些身不由己罢了。严格来说,在贾诩看来,董卓也并非坏蛋。董卓原本是寒门出身的英雄人物,只是被士族世家所掌控的朝廷逼上了绝路! 所以,从内心来说,贾诩还是想帮一帮李傕的,但又担心田峻不能相容李傕的儿子,刚才说话时,才故意这么绕来绕去。 田峻意识到贾诩的这种心思之后,便点了点头,问贾诩道:“有没有关于李傕的最新情报?” “李傕已死。”贾诩道:“据黑冰最新情报,李傕在途经天水时,被韩遂手下大将张横伏击,重伤不治而亡。余众四散,有降了韩遂的,也有回头投靠了袁绍的,只有其长子李式,混在士卒之中,辗转来到了邺城。” 田峻道:“李式既然来了邺城,为何不直接来见本将,却要去招贤馆?” 贾诩苦笑一声道:“他是担心主公碍于他父亲叛逆之名而不肯见他,故而想通过在招贤馆中展露点本事,以引起主公的注意,所幸被属下遇见,才来跟主公提起。” 田峻听贾诩这么一说,也心道这李式必有过人的本事,不过,田峻并没有直接问李式的本事,而是也绕了个弯,对贾诩道:“飞将军李广,有殊功与我大汉民族,其后人纵然是略有行差踏错,也不当绝嗣。不论他李式是否有本事,本将都会收留他,并且护得他周全。且让人先好生安置,待本将处理完公务,便会亲去招贤馆见他,若真有本事,本将必重用之。” 贾诩闻言,连忙向田峻施礼道谢。 田峻挥了挥手,示意贾诩免礼之后,又问道:“刚才文和是说有两个人才,不知……还有一人是谁?” “另一人名叫杨阜。”贾诩回答道。 “杨阜?”田峻愣了一下,又问道:“可是取字为“义山”的天水冀县人杨阜杨义山?” “正是此人。”贾诩道。 原来是他! 来自后世的田峻,是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的,但是,真正让田峻记忆深刻的,是在关于《三国志11》的网游中,杨阜的智力值竟然可以达到……100! 三国演义中有一章叫“杨阜借兵破马超”,还有关于杨阜是“直臣”的种种说法,看来这杨阜还真是个文武兼修的人才。 田峻现在手下的武将不少,但是,这种能文能武,可以独挡面面且有治政之才的官员却是不多。因此,当贾诩提起杨阜时,田峻一下子来了兴趣,忙问道:“杨义山现在何处,本将现在就去见他!” “何须主公亲往?”贾诩道:“属下知道主公思贤若渴,已将此人带到帐外。” 田峻大喜,连忙起身到帐外亲迎杨阜。 杨阜见状,感动不已,对田峻施礼道:“人言骠骑将军礼贤下士,果非虚言。属下愿唯将军马首是瞻。” 田峻扶起杨阜,下令摆宴相庆,为杨阜接风洗尘。 酒至半酣,田峻又问杨阜道:“义山从关中来,可有良策教我?” 杨阜道:“来邺城之前,杨某已为主公埋下一颗棋子,此棋子虽然暂时还不可用,但是,只要过段时间之后,必能成为主公之助力。” 田峻闻言大喜,宾主一夜尽欢。 随后,田峻授杨阜为骠骑将军府椽属(秘书),意欲先让其熟悉一番政事,再外放为官。 …… 在安顿完杨阜之后,田峻又在贾诩的带领下,来到了邺城的招贤馆,来看望(自称是)飞将军李广的第十三世孙——李式。 站在田峻面前的是一条身高八尺(184米)的粗壮汉子,但见此人年方二十几岁,长得骨架粗大,手上肌肉块块坟起,一看就是天生力大之人。不过,让田峻更在意的不是此人的身板,而是此人的长相!从面相上看,此人生得俊眉朗目,眼神灵动,必是聪慧异常之人。 这种勇武而又聪慧之人,若能在这乱世之中存活下来,并且得到很好的培养,假以时日,必能成一代将才。 “果然是条好汉子!”田峻赞道:“必不辱飞将军李广之名!” 李式向田峻施礼道:“不敢当将军称呼。草民愧对列祖列宗,羞惭无地也。” “无妨无妨。”田峻扶起李式,对其鼓励道:“汝才过弱冠,便已算是年轻一辈的俊才了。如今虽有挫折,当知后生可畏。假以时日,必能重现汝祖上荣光。” 李式深为感动,对田峻再拜道:“家父(李傕)生前曾经教导草民,当今世上,唯有田将军能容得下我陇西李氏,愿奉将军为主!” 田峻大喜,再次扶起李式,宽言安慰,并让其随在自己身边,待熟悉田军军务之后,再授以军职。 ……
第339章 朝歌猪圈,十万哼哼
当天晚上,曹操邀请袁军主帅文丑,副帅韩莒子,军帅辛评等人一起议事。
曹操道:“战事胶着,苦无良策,鏖战一月有余,却奈何不了田狐狸的怪阵。诸位有何良策?”
曹操手下众将闻言,都默不做声。
而文丑、辛评等人,因身处袁绍的辖区之外,都还不知道并州的变故,所以也都不太着急。反正在内黄战场上,主帅是曹操,文丑所率袁军是一支客军,只是配合曹操的战略而已。所以也都没有出声。
曹操见大家都不做声,便又道:“我欲不计伤亡,全力抢攻,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依旧默不做声。
曹操等了片刻,见大家都不做声,便狡黠地笑了笑道:“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就这样吧,咱们选定城西为突破点,两家军队轮流上阵,轮流督战。”
说到这是,曹操看了郭嘉一眼,郭嘉会意,赶紧问道:“请问主公,这轮流上阵,具体该如何操作?”
曹操眼神一眯,开口说道:“轮流出战嘛,就是我军和文将军的人马轮流上阵,我军先攻一个时辰,然后文将军再攻一个时辰,然后再是我军,如此循环,不眠不休,直到攻破内黄城为止。”
郭嘉又问道:“那轮流督战呢?”
曹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