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4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高地扑去…… …… 当韩猛在忙着列阵的时候,蒋奇的一千五百骑也冲进了敌群之中,这一千五百壮士,皆怀了必死之心,冲杀起来也格外的凶狠,一时之间,竟将迎面而来的曹军杀得人仰马翻,使得曹军骑兵的冲锋速变也降了下来。 但是,仅仅是片刻之后,反应过来的于禁便指挥大军,将这支田军骑兵围了起来,蒋奇所部陷入了苦战之中。 蒋奇在敌阵之中奋力拼杀,所遇敌军几无一合之力,可谓是所向披糜! 能在河北名将中排得上号的人物,其武力自是不凡。若单以武力而论,在原先的袁绍手下众将中,蒋奇完全可以排到前六。袁绍手下良将不少,之所以在历史上名声不如曹操和刘备手下诸将,并非手下大将不行,而是因为袁绍过早地败亡了。 武力本就不凡的蒋奇,一旦拼起命来,还真有几份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味道,看得随后赶来的夏侯渊忍不住赞道:“真猛士也!此何人耶?” “河北名将蒋奇也。”于禁也赞叹道:“真义士也!” “义士?”夏侯渊嗟异地道:“文则此言何意?” 于禁道:“必是韩猛来不及列阵备战,才叫此人前来迟滞我军。” “真是笑话!”夏侯渊道:“彼一千余人,虽然当道而战,又能迟滞我军多久?” 顿了一下,夏侯渊又问道:“不知能否生擒,降之为我所用?” “恐不可为。”于禁道:“田军素来精悍,若任由其列成阵形,于我军来说麻烦也是不小。将军宜尽快破之。” 夏侯渊点了点头,向左右亲兵招呼一声,竟亲自策马向蒋奇冲去。 正在鏖战中的蒋奇也看到了夏侯渊,心中一动,想着若能击杀夏侯渊,必能为大军多拖得片刻时间,于是,蒋奇也拨转战马,向夏侯渊杀来。两人在军阵之中相遇,刀来枪往,杀得难解难分。 看到夏侯渊恃勇独战蒋奇,于禁皱紧了眉头。 不得不说,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其能力其实都是远在曹氏和夏侯氏等亲族将领之上的。能在曹操手下脱颖而出,并被曹操称为五子良将,这些人确有过人的本事。 于禁能被称为五子良将之首(按官阶大小排名),自然马上就看出了夏侯渊这样做的弊端,所以,于禁决定不给蒋奇拖延时间的机会! 明白过来的于禁,亲率数百精锐上前,也直扑挡道的蒋奇而去,看看距离将近,于禁便将长枪挂于马上,取弓搭箭,连珠三箭射向蒋奇。 正在与夏侯渊大战的蒋奇,仓促间躲过两箭,却被于禁的第三箭射穿了坐骑马头而翻倒在地,随即被夏侯渊一刀砍杀。 蒋奇死后,剩下的残余骑兵再也翻不出什么浪花,被于禁和夏侯渊全部绞杀。 随后,夏侯整顿人马,浩浩荡荡向韩猛列阵的小高地扑去…… ……

第324章 李儒入太原

两位好基友携手来到王方的府中之后,王方问杨阜道:“这两年间,义山一直音讯全无,究竟是去了何方?”

杨阜没有说话,只是用眼光看向王方的左右侍从。

王方会意,让左右侍从退下,三十步之内不许有人进入。

待到侍从们都退走之后,杨阜才笑了笑道:“小弟这两年,一直呆在冀州。”

“冀州?”王方愣了一下,随即低声问道:“义山是在……骠骑将军府中?”

“正是。”杨阜点了点头,也低声道:“不满兄长,小弟现任骠骑将军椽属(私人秘书),负责的是黑冰阁方面的情报分析,所以,深居简出,身份不示于外人。”

王方闻言,心中暗惊,也立即猜到了杨阜的来意。

不过,王方并没有做出其它表示,而是顺着杨阜的话说道:“既然深居简出,身份不示于外人,为何却来了并州,且将如此机密的身份告示于为兄?”

“兄长见外了。”杨阜笑道:“小弟刚才说的是“身份不示于外人”,兄长在小弟面前自称“为兄”,又岂能算是外人?”

王方闻言也是大笑。

笑过之后,王方又对杨阜道:“义山此来并州,恐怕不这么简单吧,不知有何要务在身?”

杨阜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然后才说了两个字:“立功!”

“立功?”王方故作不解道:“立什么功?”

杨阜笑道:“小弟这两年,得骠骑将军厚待,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功,因此,想助骠骑将军拿下并州,故来请兄长帮忙。”

王方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呀,亏你说得出口。”王方笑道:“为兄是袁本初手下的振威将军,你这是要拿为兄去做晋身之礼啊。你就这么肯定,为兄会答应你?”

“话可不能这么说。”杨阜笑了笑道:“小弟这几年,一直是在为兄长跑腿呢!记得当初在函谷关时,小弟曾劝兄长投靠袁绍,而兄长却说能真心待西凉军的,只有田峻,兄长本来也是想投田峻的,但因中间隔着曹操和袁绍的地盘而过不去,最后才只好暂投袁绍。正因为如此,小弟才去了冀州,为的便是给兄长跑腿,又怎么可能是拿兄长做晋身之礼呢?呃……要拿也是拿……苇泽关或者是壶关。”

“这不一样吗?”王方听得大笑。

不过,王方并没有生气,而是直接说道:“袁绍虽让为兄驻守太原,但为兄手下的西凉兵只有两千多人,其它军队都是控制在副将赵睿手中,而且,没有州牧袁尚的军令,为兄也没有办法调动军队,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无妨。”杨阜道:“只要兄长有了这份心思,便会有人来帮兄长?”

“还有何人会来助我?”王方问道

杨阜道:“见面之后,兄长自会认得。其人就在外面,乃是以小弟随从身份而来。”

说罢,杨阜走出门外,挥了挥手,一名身材高大雄阔的“随从”,大步来到厅中,对王方深施一礼道:“愚侄拜见王世叔!”

“你,少将军李式!”王方一见此人,吃了一惊道:“你……少将军你还活着?”

“是的。愚侄并没有死。”李式道:“家父在带兵去天水之前,就让小侄隐姓埋名,去了冀州,所以,家父在天水遇张横伏击时,小侄并不在家父身边,故而得以幸免于难。”

“好,好!没事就好!”

王方欣慰地说道:“李将军后继有人,老夫甚是高兴啊。以贤侄之才,必能重振家声,不负先祖赫赫威名!”

顿了一下,王方又对杨阜道:“义山果是有备而来,有少将军在,便能联络散在各方的西凉兵,若谋事得当,足可聚拢上万人马。只是……”

“只是如何?”杨阜问道。

“只是前提便是要谋事得当啊。”王方道:“袁本初其实也并不是很信任西凉军,因此大部分西凉军被重新整编,与并州军和新招的关中军混编在一起,要联络各方,又不露出端倪,实属不易。”

杨阜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讨论,而是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