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溃散,全军覆没! 夏侯渊闻报之后,眉头紧皱,默然无语。 于禁再次劝道:“张郃将军已经渡河,只需一天时间便可到达平原城,我军若不速退,恐遭大败。” 夏侯渊无奈,长叹一口气道:“天助田狐狸也!” 于禁道:“将军勿忧,若安排得当,我军尚可大胜一场!” “大胜一场?”夏侯渊问道:“文则此言何意?” 于禁道:“将军不妨设想一下,田狐狸得知将军大举进攻平原城后,他会怎么想?” 夏侯渊闻言,眼晴一亮,精神大振,大笑道:“没错,田峻不会料到我们会全军突然南下,我们若操作得当,必有斩获!” 说罢,夏侯渊挥了挥手,下令收兵整军,然后,以于禁为左翼,孔秀为右翼,自领中军,三路齐头并进,直往高唐方向快速退去。 …… 时值初夏,骄阳似火,热浪逼人。 在离平原城五十余里的地方,一支万余人的军队正在烈日下行进,阳光将盔甲晒得火热,将士们全都挥汗如雨,但军官们却还在催促着士卒兵急行。 他们便是田峻向平原城派出的援军,领兵大将正是韩猛和蒋奇! 正在高唐与曹仁对峙的田峻,在接到了夏侯渊攻打平原城的急报后,心中很是着急,便立即安排韩猛带着一万人马前去求援。在田峻看来,只要这一万人马赶到平原城,平原城的守军便会增加到两万人,有两万人守城,平原城便会固若金汤,再等到张郃大军渡河之后,就又轮到夏侯渊仓皇逃窜了。 所以,对田峻一方来说,制胜的关键便是一个“快”字,即:快速回援平原城,确保在张郃赶到之前,平原城仍在自己手中。 因此,韩猛接令之后,便立即率军出发,不顾天气酷热,催促将士们紧急赶路。 “天气太热了,让将土们歇息片刻吧?”蒋奇拿出水袋猛喝了两口,对韩猛道:“赶得太急,人马疲惫,万一遇到敌军拦截,恐于我军不利。” 韩猛看了眼被汗水湿透的将士们,也点了点头,正要下令全军就地休整,突然,韩猛瞪大了眼晴,死死地盯着了前面:在前面两里左右的地方,有几人正在打马狂奔而来,看装束,那是自己派出的斥候! 韩猛之所以惊愕地瞪大了眼睛,是因为自己派出的斥候,都是以一“队”为单位的,也就是50人为一队,而此刻,打马狂奔而来的,竟然不足十人! 其它的人呢?看那斥候的狼狈样子,其它的四十余名斥候,必是已经战死无疑。 “快!”韩猛不待斥候靠近,便大声下令道:“备战!立即备战!” 正在行进中的军队停下来了,停下之后,立即按建制组成战阵,行动利落而迅捷,仅此一项,便足以看出这支军队的训练有素和精悍不凡。 不过,事情比韩猛想像得要糟糕很多,不到片刻,在那几个斥候还没到达韩猛身边时,韩猛便看到了那斥候身后两里左右,漫山遍野而来的曹军,按其规模气势来看,绝不会少于五万人,是韩猛所部的五倍以上! 而且,更让韩猛胆寒的是,那冲在最前面的曹军,竟然是骑兵,足有近万人! ……
第323章 秋风到并州
细雨霏霏,秋意浓浓。
曹操和田峻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停战对峙。田峻是想拖,想用后勤拖垮曹操;曹操也是想拖,想拖着田峻,以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
曹操的真实目的,已不再在内黄城,而在平原郡!
……
平原城的郝昭,终于迎来了想要的战争!
之前先是虚张声势说有五万人马,后来又故意透露只有两万守军的真像,一切都只是为了这一战。
因为,在田峻的战略构想中,要用平原郡来拖着曹操至少十五万。虽然现在才来了十万曹军,不过,现在才刚刚开打,以后曹军会慢慢“添油”的。
看着城外铺天盖地而来的曹军,郝昭觉得亢奋不已,大声说道:“兄弟们,咱们扬名立万的时候到了!让贼军们尝尝咱们的手段。”
田军将士闻言,尽皆热情高涨,大呼:“将军威武!”
郝昭要给曹军尝的“手段”自然与众不同。平原城的守城设备,已被郝昭发展到了极致。
首先是每座城门的外面都建了瓮城,要想从城门突破,得先攻破外面的瓮城,再攻破城门。过了城门之后,还要经过长长的埇道,埇道的两侧都有弩兵防守。
这是一条死亡之道,比直接爬城头入城还危险百倍。
然后再说城头,城头也被郝昭改得面目全非了。
而在城头之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城头竖起的众多的、粗大的竹杆!
这些竹杆与竹杆之间,如同蜘蛛网一般拉满了众多的草绳,这些草绳都有小孩的手臂一般粗细,而且,草绳都是在泥浆里浸过的,上面粘满了用水打湿了的泥浆。
这些泥浆草绳网是干什么用的?
防投石车的!
投石车投出的巨石,在这泥浆草绳网上缓冲一下,便会失去力道,随即被草绳网弹回,落到城下!
这是对付投石车的,又廉价又实用的利器!
有了这个廉价、简单、实用、可再生的“设备”,便再也无惧曹军投石车的抛射了。
除此之外,这些泥浆草绳网,对于城下抛射的箭矢,也有一定的防范作用。
不过,郝昭并不在意这些泥浆绳网能不能防箭,因为城头上的将士,都身穿半身钢甲,戴着配有面罩的头盔,除非强弓强弩,很难对城头上的守军造成伤害。
除了泥浆草绳网之外,城头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装有一台可移动的扛杆装置,这个扛杆装置的一头是绕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绳子,另一头……是一块如铲子一样的巨大铁块,这“巨铲”足有三四百斤之重!
这是啥子?又是干什么的呢?
这是拍杆,是由郝昭提出要求,经过田峻指导,由马均设计,加装了滑轮组的重型拍杆,专门用来对付云梯的!
这一巨铲拍下去,不论是人还是云梯都得断成两段!
除了这新式拍杆之外,郝昭还挑选了两千名身强力大者,手持巨斧分布在各段城头上。
这些持巨斧的壮汉又是干什么的呢?
他们也是对付云梯的!
云梯是靠铁钩挂在城头来防止倾翻的。郝昭的这些壮汉手中的巨斧,便是用来砍云梯的铁钩的。
当云梯上端的铁钩塔上城头后,这些壮汉只要几斧头下去,铁钩就会被砍断,然后往旁推一下,云梯就会顺着城墙向一侧滑倒倾翻,云梯上攻城的将士就会下饺子一样往城下“自由落体运动”。
这些,还只是具有“郝昭特色”的守城利器,至于连弩,床弩,弩矢、火油、火箭、生牛皮等物资,城内更是堆积如山。
除此之外,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