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3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士气。 在用投石车攻打了两个多时辰之后,守军死伤了千余人,三座城门楼全被砸坏,那些高高耸之的箭楼,也几乎全部都被炸塌。 是时候开始化虚为实,变佯攻为实攻了! 田峻令旗挥动,胡人“仆从军”们推着云梯快速扑向城墙,几乎在将云梯挂在城头的同时,仆从军们便上了云梯,在城下弓弩手的掩护下,“蹭蹭蹭”地往上蹿!很快就接近了城头,然后在守军的打击下,又一个个从城头掉下来死于非命…… 不过,仆从军们并没有退缩,他们没有权利、也没有机会退缩——退缩不仅会死得更惨,而且还会连带家人。 而死亡?为田峻战死是光荣的!不仅死后会被追封为烈士,还会惠及全家。正如征兵宣传所说的一样: “一人战死,全家受惠;一人英烈,全家光荣!” 在死了上千名胡人“仆从军”战士之后,仆从军战士们终于压上了城头! 守城的曹军被仆从军的勇敢吓呆了,就连身经百战的名将李典,也惊得目瞪口呆! 说实话,李典是从来都看不起胡人战士的,这个时代,不同于晋朝,在大汉朝,依然盛行着“一汉当五胡”的说法。李典从未想到胡人会如此勇敢如此有战斗力,这完全颠覆了李典的常识! 不过,名将终究是名将,李典绝非易与之辈!能被曹操赞为五子良将,靠的绝不是撒娇,而是过人的本事! 李典将新抓的壮顶在前面组成密集的长枪阵,后面用正规兵持枪持刀督战: “回头者杀!不前者杀,喧哗者杀!!!” 密集的长枪阵,终于碾压了仆从军,将攻上城头的仆从军全部扎死或踩死! 接下来,仆从军再攻,李典故伎重演…… 如此几轮下来,双方都是损失惨重。 田峻看看天色将晚,下令稍事休整,准备夜战…… …… 如此两天过去,到第三天时,田峻开始有些焦躁了,因为斥候来报,曹仁统军八万来援,已经到了高堂县!离平原城仅两百多里的路程。 两百多里的路程,急行军两天两夜可到! 古高堂县的县城,即后世的涸河镇,之所以叫“涸河镇”,是因为黄河改道之前,主河道从古高堂县北边流过,后来,黄河改道了,就剩下一条干涸的河道,这个地方才改名为“涸河镇”。 不过,汉朝末年时的黄河尚未改道,高堂县的北边依旧横亘着浊浪翻滚的黄河! “必须派出一支军队,在黄河边挡着曹仁!”田峻有些焦躁地说道:“如果在曹仁赶到之前攻不破平原城,战事就会拖得更久,甚至只能退兵回冀州。” “没有用的。”黄忠道:“现在还属于枯水季,黄河上游地区都是处在结冰期季节,下游的水就小,高堂县地区的河床很宽,所以,水就更浅了。曹仁可以随便找个水浅点的地方都能轻松渡河。” 田峻点了点头,这些情况田峻也是大致了解的,黄河的水势变大,估计还得等至少半个月以上,所以,要阻止曹仁过河确实有点难度。 “文和,你是怎么看的?”田峻转头看向贾诩,希望贾诩能有良策。 贾诩摇了摇头,叹道:“这个李典不简单啊!没想到曹操手下,竟有如此良将。如今之计,只有先击退曹仁,再回头攻城了。” 这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因为,如果真要这样做,那就必须分出至少三万人看着平原城中的李典,用来对付曹仁的也就只剩六万多人了。 虽然说,田峻的六万人马战力并不低于曹仁的八万人,但田峻并不是很想打这种势均力敌的消耗战。 可是,除此之外,现在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方案。 田峻想了片刻,从壶中抽出一支令箭,便要下令。 就在此时,突然帐外传来一阵噪杂声。田峻皱了皱眉头,正要喝问,便见柳毅和两个亲兵抬着一位伤者揭帘而入! 田峻一见有伤者带入中军大帐,立即意识到这事情不简单,赶紧问道:“弥坚,这是何人?” “主公,这是黑冰阁的人!”柳毅道:“平原城内的黑冰阁精卫,冒死跳下城墙前来报信!” “什么!”田峻耸然动容,立即挺身站了起来。 冒死跳下城墙,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 平原城墙高135米,城碟高13米,总计148米!超过了后世的五层楼高,接近六层楼高。这么高跳下去,这是不要命了啊! “主公,他们一共跳下来六人!”柳毅语带哽咽道:“只有两人还活着!” “两人?”田峻问道:“那……还有一人呢?” “也死了!”柳毅嘴唇颤抖着说道:“当时城上守军弓弩齐发,另一人为了保着一个活口前来报信,以身挡箭……中数十矢而亡!” 什么是英谁?这就是英雄! 田峻的眼眶有些湿润了…… 深吸了口气,田峻大声吩咐道:“快!叫医者,叫最好的医者来,一定要医好这位兄弟!” 随后,田峻又转过头,瞪着柳毅,沉声问道:“平原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

第318章 屠城之时,初心何在

曹操厚葬了夏侯渊的“衣冠”之后,与文丑的袁军合兵一处,共二十八万人马,浩浩荡荡,结阵而进,向田峻驻守的内黄县开去。

内黄县(即今河南省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因黄河而得名。

在汉末时,黄河尚未改道,因此,在此时,内黄县与濮阳、清丰之间隔着浊浪翻滚的黄河。

古代黄河水量较大,并不适合于渡河做战,濮阳和清丰虽然在水量稍小的冬季可以横渡,但并不太适合渡河做战,并且此时正值深秋,水量也还是很大的。

况且,北方人本就不习水性,船也不多,从浊浪翻滚的黄河上攻击岸上守军,与找死没有什么差别,正因为如此种种原因,曹操才没有选择从濮阳渡河攻打内黄,而是从选择白马津和延津渡河,攻打黎阳。

当曹操来到内黄城外时,曹操傻眼了!

内黄城外,方圆三里左右的地方,布满了各种工事,有土山,有深壕,有直道,有横沟……

那些土山,最下面山脚之处是盾兵和铁甲枪兵,枪兵之后的缓坡上,是无数床弩摆成的叠阵!而土山的顶上,则密布着一排排投石车,投右车的旁边堆满了石块。

这样的小土山不止一座,而是错落有致地堆了很多座,土山与土山之间互为犄角,都可守望相助。

“这是箭楼!”

曹操是识货之人,一看这些土山,立即便明白过来了:军中布营扎寨常用的箭楼,被田峻改成了小土山,其作用与箭楼同理,只是规模和威力放大了数百倍

看完土山之后,曹操又爬上望车,居高临下看向田峻用土木工事布成的阵地。

土山已经不用看了,这次曹操看的是那些土山与土山之间,以及土山之后的布局。

那些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