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乐……”

……

事情千头万绪,足足忙活了三天,才将各件事情理顺,虽然有成公英的帮忙,田峻还是累得晕头转向。

没办法,手下除了成公英外,都是一帮只会砍人的“杀才”,哪里懂什么处理内政?

要去哪里弄些内政人才呢?

田峻所知道的内政人才,象郭嘉、荀彧、诸葛亮、鲁肃等等,大多数都还是十几岁的少年,不要说人家的爸爸妈妈严防死守不让你拐骗,就算拐骗来了也没个卵用。

人才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学业未成又没有从政经验,你把他拐骗过来予以重任,那是拔苗助长!那也是害人害己!

有人穿到汉末用9岁的郭嘉作军师,用8岁的诸葛亮领军,那不是作者脑袋进水……是进了100c的开水……

……

想了半天,就想到了程昱、田丰和沮授三个人,只是,这些人都有官职在身,未必会愿意来辽东这苦寒偏僻之地。

看来,还得亲自去一趟雒阳。怎么着也得弄几个人才来发展内政民生。

最终,田峻还是决定带着黄忠和成公英,亲自回雒阳献檀石槐人头给天子刘宏,其它人则随田晏去就任辽东太守。

……

雒阳城中,天子刘宏很苦恼啊!为什么苦恼?因为没钱了。

最近宫中收藏的美女增加了很多,开支比较大。

这个时代,又不能像后世一样刷信用卡、借网贷2,马云的花呗也还没弄出来,所以,刘宏只好向国库伸手要钱了。

“陈爱卿,朕的内府空虚,能否拔点钱给宫里用途?”刘宏有些尴尬地地对陈耽说道。

“陛下富有天下,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还攒私房钱干嘛?”陈耽毫不客气地说道。

刘宏大喜道:“既然天下都是朕的,那国库里的钱也是朕的,放在国库和放在内府有什么差别呢?”

这话的逻辑完全没问题!

本以为陈耽会答应的,谁知——

陈耽语气一转:“陛下,不是微臣不愿给内府拔钱,实在是国库里也没钱了啊,微臣这就让人把账本给陛下看。”

刘宏接过账本一看,大叫道:“这不还有二十万金,八亿铢钱吗?怎么说没钱了?”

陈耽哭笑不得,只好耐心地能释道:“陛下,这么大的国家,用钱的地方很多,这点钱,连官员的奉禄都发不出去,还有驻军的军饷,战死将士的抚恤……”

刘宏怒了:“官员的奉禄不可以拖一拖吗?联是天子,难道要官员们用剩了的钱才给朕用?”

孟彧见到代表士族的陈耽被骂,连忙跑过来帮腔道:“陛下,按祖制,内府外府钱粮分开,这可是高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岂可轻易变更?”

殿上群臣也全都附议道:“请陛下谨遵祖制!”

声音好整齐,貌似是提前彩排过,又似出自一人之口……

好齐心啊!

大臣们是伙的!

只有咱做皇帝的,才是……孤家寡人!

刘宏怒了,可是又法不责众。

支吾了半天,冒出来一段够叛逆够经典的话来:“朕的宫女们都穷得没衣服穿了,据说开裆裤可以节省布料,朕就让她们从今天开始,全穿开裆裤!”

说罢,刘宏头也不回地离殿而去……

“陛下,不可,不可啊……”群臣们齐声高呼。

待刘宏走远了之后,群臣们都忍俊不禁,捂着嘴笑得一抽一抽的。

笑够之后,大家都觉得有必要庆祝一下。

于是,大伙便又相约,今晚到某某酒楼去寻欢作乐……

……

这边皇帝还在与大臣们赌气,那边张让就将要求宫女穿开裆裤的事,给传达下去了,后宫一下子就沸腾了起来。

这后宫的生态环境是:男1人vs女3000人的世界,就那么一坨肉,6000多张嘴等着吃呢。

正所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吃到就是赚到!机会不是天天有,该出手时就出手!

宫女们马上行动起来,效率高得惊人!

等刘宏回到后宫时,放眼四顾,光腚随处可见,顺手逮着一人,使劲折腾……再逮着一人……再折腾……

于是,刘宏同志要打破纪录了:

《周礼》注中有灵帝刘宏皇帝的一份日程表:“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偏。”

也就是说,刘宏皇帝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就宠幸了这一百二十一个女子!

从这段文字看,刘宏很多时候是一个晚上宠幸九名女子!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21世纪有一句家喻户晓的经典笑话:“谁能坚持90分钟不射?唯吾国家男足队员也!”

可是,没有人会想到:在中国,在古代,在大汉朝,有着这么一位病歪歪的皇帝,比21世纪的国家男足队员还要牛逼!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没有耐力最好,只有耐力更好!

第28章 刘宏是天才,羽檄从北来

“痛快!舒服!来人啊,赏万……呃,赏千钱……”

刘宏的手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

本想说赏万钱的,想到空荡荡的内府,只好又改成赏千钱了……

裤子少用一两块布,其实也省不了多少钱,经济上的拮据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每当刘宏皇帝“高兴”了之后,想要给宫女们多些赏赐时,高高举起的手,最后都是轻轻放下。

“朕做为一个男人,却连自己的女人都养不起,真是男人的耻辱啊!”刘宏在心中慨叹不已。

如果田峻听到刘宏这句慨叹,一定会忍不住吐槽:“丫的,也不想想你养了多少女人,后世四川的某某某也才养了300多人,你比21世纪的某些人都多养了十倍以上的女人好不好!”

不过,此时的田峻还在辽西,听到刘宏这句慨叹的只有张让。

于是……张让向刘宏献计道:“陛下你这是端着金饭碗讨饭吃啊!”

刘宏一愣,问道:“阿父为何有如此说法?”

张让道:“何不卖官鬻爵?”

刘宏道:“这样不太好吧?”

张让道:“卖官鬻爵,自古有之,从秦始皇开始就有卖官爵的先例,秦王政四年(前243年)十月,山东大旱,国库缺钱,秦王采纳李斯的良策: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刘宏道:“不妥不妥,那是前朝之事啊。恐不能说服群臣。”

张让又道:“微臣曾夜读史书,得知陛下的祖上皇帝们也多次卖官鬻爵。”

刘宏一骨碌坐了起来,吃惊地问道:“此话当真?”

张让道:“从惠帝六年开始,便有卖官鬻爵的事情发生。后来,在文帝时,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入粟拜爵”的政策,根据不同爵位等级而确定所需交纳粮食的数自。到景帝时,也曾因为天旱,减价鬻爵。武帝时,因为常年征战,财政空虚,曾经大行卖官鬻爵之制。安帝、桓帝二朝以卖爵、郎及卫士为主,所卖之官爵比武帝时更是有所扩大。”

还有这种骚操作?真是太好了!

刘宏高兴不已,一拍大腿道:“哎哟喂,朕的祖宗啊,你们真是太英明了!孔子曰:“见贤恩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