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也小瞧了曹操手下的校事府(曹操情报机构)的能耐。以董承这些人的本事,恐怕给曹操提鞋都不够格,还想在许昌这种狼窝里闹事,无异于寿星公上吊——嫌命长!
糜竺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向田峻深施一礼道:“还请田将军指点迷津,救我家主公一命!”
田峻走到地图边,在寿春东部的淮南地区看了很久,又摇了摇头,然后看向沛国,还是摇了摇头,最后将目光盯在宛城。
想了半晌,田峻才对糜竺道:“伪帝袁术仍在淮南地区做乱,沛国、九江等地区也仍在袁术手中,刘皇叔可向曹操请命讨伐袁术,若是得到曹操同意,便可离开许昌,屯兵寿春然后兵发淮南讨伐袁术。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
“为何只是权宜之计?”糜竺问道。
田峻道:“其一,寿春离许昌较远,威胁不到许昌,刘皇叔须寻一个离许昌较近的地方,若他日曹操与我方大战,刘皇叔便可乘机兵进许昌,与董承等人里应外合解救天子。
其二,寿春这个地方,其实是没有退路的,它夹在徐、豫、扬三州之间。徐州的吕布是刘皇叔的仇家,江东小霸王孙策对九江和淮南等地区虎礼眈眈。如果刘皇叔在寿春反曹,一则无险可守,再则无路可退,只要曹操大军压境,就只有败亡一途,袁术就是这样败了的,前车之鉴,不可不慎之。”
糜竺也是懂些战略的,想想袁术的窘迫,便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田峻见糜竺差不多明白了,才用手指着宛城道:“最好的地方便是宛城:
其一,宛城城高池深,是有名的坚城;
其二,宛城地处南北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其三,宛城离许昌近,一旦天下有变,比如说,本将与曹军大战之时,许昌空虚,刘皇叔便可从宛城出兵,三天之内便可到达许昌,若能与董承里应外合破了许昌则大事可成。
其四,万一事败,向南便可退入荆州,刘表与刘备同属汉室宗亲,其人又不似吕布和孙策一般强势,必能接纳刘玄德。而且,刘备若不想向东投刘表,那也可以向西北去武关,入关中投靠袁绍。袁绍与曹操亦敌亦友,若刘备去投,也必能接纳。”
糜竺闻言,顿时两眼放光。
不过,问题也随之来了:“那么,要怎样才能得到宛城呢?”
“这个嘛……”田峻苦笑一声道:“本将现在也是没有办法,就要看刘备自己的本事了。”
一旁的贾诩见状,连忙笑道:“这有何难,只要夺得了兵权,与袁术打上几架,机会自然就会出现。吾有一计,可如此如此……”
糜竺闻言,连称妙计,大喜拜谢而去。
……
第259章 未雨绸缪
田丰道:“冀州经历这次大战,对民生影响很大。由于之前袁绍选择在春耕春播时开战,造成大量的耕地错过了农时而减产甚至绝收,还有大量的土地荒芜。战后的救济和民生恢复压力很大。” 田峻问道:“辽州的粮食生产情况及粮食储备如何?” “情况不是很乐观。”田丰回答道:“辽州连年丰收,新夺取的三韩郡,粮食亩产还要高于辽东地区。广阔的三韩平原,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现在的粮食储备,不仅足够救济冀州的难民和民生发展,而且,也能支持主公在冀州发布的免税两年的政策。但是,如果再要与曹操全面开战,我们的压力就会非常大。” 田峻点了点头,吩咐道:“此时秋收将近,要尽快落实各地的救援工作,对于粮食减产或绝收的,要免费发放基本口粮,使他们至少能吃过半饱。然后,在各地开展基础建设的修缮工作:修路、修水库、开挖水渠,清理淤泥、修缮城墙等等。可以釆用以工代赈的办法,让那些只能吃得半饱的百姓,可以通过付出劳动来换取粮食。” “主公英明!”田丰道:“以工代赈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样既救济了受灾的百姓,又促进了地方的发展。” 顿了一下,田丰又道:“属下还有一事,要请主公决定。那就是关于分配土地之事,我们是否要比照幽州和辽州?” 田峻问道:“田先生的想法是怎样的?” 田丰道:“冀州不同于地广人稀的幽州和辽州,而且冀州的土地,多是有主之地,士族世家势力很大,如果像以前幽州一样,全面清算投效袁绍的士族,恐怕会伤了根本,激起大的叛乱。” “那就只清算跟着袁绍逃去并州的那些人的家族吧。”田峻道:“只大致参考我们在幽州的做法,如果土地不够分配,可组织向三韩大量移民,那富饶的三韩平原,若是开垦出来,容纳五百万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此时的三韩平原真能容纳五百万人吗? 田峻心中也是没底,但田峻知道有一个地方容纳五百万人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三韩隔海相望的倭岛(日本列岛)。 田峻的想法其实是先向三韩大量移民,待以后征服了倭岛,再从三韩向倭岛大量移民。 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 这就是未雨绸缪了。凡事提前布局,等到真正行动之时,就会水到渠成、举重若轻。 顿了一下,田峻又补充道:“要尽可能多地忽悠……哦不,是引导缺少土地的百姓向三韩平原移民,可以多给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说……补助移民钱粮,提供更长的免税期,三年五年都行,提供耕牛农具等等,具体如何,你们可以自己去商讨。” 田丰一一记下,待会后与民政官员们去讨论安排。 有了田峻刚才讲的这些措施,只要认真执行下去,估计冀州的民生问题会很快得到改善。 那么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军事战略的问题。 熟悉冀州情况的荀谌起身进言道:“主公,现阶段,在对付曹操方面,我们只要在一个地方屯下重兵,就会让曹操坐立不安。主公可知其为何地? 田峻想了一下,记得原本历史上袁曹官渡大战时,袁绍的大军是屯扎在黎阳,便开口问道:“友若说的,莫非是指黎阳?” “正是黎阳!”荀谌指着黎阳的位置对众将道:“黎阳位于冀州南端,我们只要在黎阳屯下重兵,就能隔着黄河威胁到兖州腹地,曹操必派出重兵与我们对峙。战略主动权尽操于我手。” 鞠义有些不解,问道:“同是重兵对峙,为何战略主动权却在我方?” 荀谌笑道:“对我们来说,黎阳只是冀州边角之上的一座县城,丢了这座县城对我们没什么影响。但是,对曹操来说,黎阳的对面是陈留等兖州的腹地!如果我们攻入陈留,整个兖州就会乱了。” 这就是为什么官渡之战时,袁绍要屯兵黎阳的原因了。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