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9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么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军事战略的问题。

熟悉冀州情况的荀谌起身进言道:“主公,现阶段,在对付曹操方面,我们只要在一个地方屯下重兵,就会让曹操坐立不安。主公可知其为何地?

田峻想了一下,记得原本历史上袁曹官渡大战时,袁绍的大军是屯扎在黎阳,便开口问道:“友若说的,莫非是指黎阳?”

“正是黎阳!”荀谌指着黎阳的位置对众将道:“黎阳位于冀州南端,我们只要在黎阳屯下重兵,就能隔着黄河威胁到兖州腹地,曹操必派出重兵与我们对峙。战略主动权尽操于我手。”

鞠义有些不解,问道:“同是重兵对峙,为何战略主动权却在我方?”

荀谌笑道:“对我们来说,黎阳只是冀州边角之上的一座县城,丢了这座县城对我们没什么影响。但是,对曹操来说,黎阳的对面是陈留等兖州的腹地!如果我们攻入陈留,整个兖州就会乱了。”

这就是为什么官渡之战时,袁绍要屯兵黎阳的原因了。

田峻点了点头,下令道:“由鞠义将军统五万步兵,两万骑兵,共七万人马驻守黎阳,可在黄河边大量打造战船,做出一副要渡河的样子,以震慑曹曹操从青州战场抽调兵力回守官渡,以减轻太史慈在东莱郡的压力。”

“主公英明!”荀谌道:“不过若要减轻太史慈在东莱郡的压力,主公还需在清河郡的甘陵屯扎重兵,在清河郡的甘陵屯下重兵,就会威胁到平原郡,而平原郡是曹操的兖州进入青州的重要节点城市。”

田峻正要开口,贾诩上前一步道:“主公,仅是屯兵甘陵城,还远远不够,依属下之见,干脆挥军攻打平原郡。”

“文和有何计较?”田峻道:“这样是否会将事态扩大?”

“正好相反。”贾诩道:现在曹操正在攻打东莱郡,与我们属于交战状态,只要我们出兵平原郡,不仅会牵制曹操攻打东莱郡的兵力,还可能促使曹操来主动找我们议和。”

“文和之言,正合吾意!”田峻笑了笑,其实,这也是田峻自己心里的想法。

不过,在座的人中,除少数几个人谋士明白贾诩的意思外,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可思义……为什么调动大军攻打平原郡,曹操反而会主动议和了呢?

田峻见诸将不解,便道:“曹操虽然强大,但其周边的战略环境,要比我们复杂很多。与他接壤的诸侯除了我们之外,还有袁术、吕布和刘备。

据黑冰阁传来的消息,吕布现在虽然夺了刘备的徐州,却让刘备屯兵小沛,而且在袁术进攻刘备时,吕布在辕门射戟,使得袁术知难而退。如今,吕布、刘备和袁术三方势力已经恢复了和平,你们说,曹操会怎么想?”

贾诩笑道:“曹操最喜欢的,莫过于吕布、刘备和袁术三人之间互殴,最担心的,莫过于这三人结盟共同进攻曹操。所以,只要主公调动大军进攻平原郡,并放出流言,说主公已暗中联合吕布、刘备和袁术共伐曹操,你们说,曹操他怕还是不怕?”

众人闻言,尽皆叹服。

……

第222章 欲先发制人

袁熙被亲兵们从深涧中捞出来时,已经不行了。 致命的并不是那五支铁矢。 袁熙的身上穿着铁甲,铁矢虽然穿透了铁甲,入肉也不是很深,还不能给袁熙造成致命伤。 致命的是深涧中的水,水面上结了一层冰。 袁熙从几十米高的地方砸到冰面上,将冰面砸裂了,掉到了冰冷的水里,又因身穿铁甲而沉到了水底。 足够袁熙死三次了: 第一次是摔死(砸在冰面上); 第二次是冷死(冰冷的水进入衣服里); 第三次是淹死(沉到水底了)。 事不过三,没有任何存活的可能,死得不能再死了。 …… 这是田峻蓄谋的一次刺杀! 而且,这次刺杀的灵感,正是来自“刘和遇刺案”,都是用一个伪装的少年牵着一个伪装的瞎老头,以此来消除对方的警惕之心。此外,还都使用了五矢连弩,都釆用了高来高去的脱身之法。 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升级版”的“刘和刺杀案”,是一次经过反复推演过的,比“刘和刺杀案”更高明很多倍的、一次成功的、堪称经典的刺杀案。 而那如鸟似雀的刺客,老的便是被田峻取字为“伯光”的、采花贼出身的白雀白鸟人,小的便是白雀的儿子白小雀。父子俩一脉相承,采花大盗后继有人。 …… “抄袭!这是可耻的抄袭!” 袁绍得知二儿子的死讯,悲伤得晕死过去,醒来的第一句话,便是大骂田峻“可耻”的“抄袭”行为。 ——对于“刘和刺杀案”,袁氏集团是有知识产权的! 骂完了田峻的无耻之后,便是为二儿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袁绍白发人送黑发人,痛不欲生。 尘归尘,土归土,将袁熙以公侯之礼埋了之后,袁绍化悲痛为力量,更坚定了要弄死田峻的决心。 “大战在即!”袁绍咬牙切齿地说道:“你们说!并州之事该当如何?” 逢纪是支持袁尚的,此时自然要为袁尚争取利益。 于是,逢纪向袁绍进言道:“属下建议改由三公子袁尚为并州牧,以高干将军为征北将军,待拿下幽州之后,再以高干将军为幽州牧。” “不妥!”袁绍道:“尚儿还小,汝欲使我骨肉分离耶?!” 逢纪再劝道:“主公舔犊情深,令人感动,但是……对于并州牧,当前确实没有更好的人选。” 袁绍想了半天,确实也想不到更好的人选,以当前的情况,让别人做并州牧袁绍还是不放心的,犹豫了很久,袁绍才无奈地说道:“也只好如此了,然……尚儿年幼,恐不能独当大任,何人可辅之?” 逢纪知道袁绍偏爱袁尚,心中有将袁尚立为世子的想法,便乘机道:“属下愿往。” 袁绍点了点头,又道:“文事方面,有元图相助尚儿,吾心甚慰。然,尚需一忠心老成之将助其武事。” 说罢,袁绍将目光投向淳于琼。 忠心老成之将啊! 淳于琼心中一喜,赶紧请命道:“末将愿为主公及三公子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袁绍上前扶起淳于琼道:“仲简(淳于琼字仲简)与本将相交多年,情同兄弟,本将就把尚儿交给你了。” 淳于琼感动得语带哽咽道:“末将一定会护得三公子周全,绝不让任何人伤到三公子分毫!” …… 袁绍在忙着送葬,忙着埋人,忙着填坑。 田峻在做什么呢? 此时的田峻,正在验收他的新式武器,这种新式武器其实就是改良的武钢车——被辽东工匠们命名为“田氏武钢车”。 武钢车在汉朝早已有之,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常用的兵车,是载兵的车辆,也用于陆上战斗。 据古籍吴孙《兵法》云:“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武刚车长二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