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挖沟渠会影响骑兵的纵横驰突。

除了水稻之外,东北平原肥得流油的土地上,也适合种植菽(大豆)、粟、高粱等等。

因此,田峻觉得,在对生产具进行一些优化之后,好好开发东北平原,是可以在汉末解决粮食问题的。

……

汉末乱世,汉族人口从6500万降到3000万,其中真正死于战场者不足千万,至少有2500万人口是饿死的。饿死的原因主要是中原地区的旱灾和战乱导致粮食欠收,百姓离散,流民易子而食……

在21世纪,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中国总产的三分之一,能养活近五亿人口,那么在汉末呢?只要做到21世纪的2,就可养活1000万人口!

乱世之中,粮食是唯一的硬通货。

有粮食就有人,有人就有实力。

所以,田峻现在的想法,便是争取到辽东太守职位,大力拓荒,收容(收购)流民,护着民族元气。发展势力,南向而争天下!

……

成公英见田峻不似开玩笑,这才说道:“若果真如公子所言,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地方。只要有粮食,就可引进收拢流民,发展民生。”

田峻笑道:“我挑辽东,还有一个原因。”

成公英一怔,立即会意道:“世家?”

“不错!”田峻道:“辽东地广人稀,又没有中原地区的那种庞大的世家,更无太多权贵制肘,正可发展民生,积蓄实力。如此发展几年,有了实力,便不用再看阉党和士族这两大势力的眼色了。”

此时天下局势尚未完全崩坏,田峻自然是不能提起“自立”之类的话题的。

……

对于田峻想在辽东发展的这种想法,成公英依旧没有完全认可。

因为辽东要想发展起来,受掣肘的因素实在太多太多……

不过,成公英没有再说什么。

成公英觉得,现在也没有必要与田较真,只需抱着一种“且行且看”、来日方长的心态就行了。

毕竟……田峻现在才不到十五岁……

……

出征在即,田峻叫来黄忠等手下将领召开军议道:

“关于兵出辽西,各位有何见解?”

柳毅道:“主公,属下是曾数次往返于卢龙塞道,对塞道较为了解。卢龙塞之险,并非只在松亭关。我们想出塞,需要经过两百多里塞道。这才是最麻烦的地方。鲜卑人如今占了关外的地区,只要控制了塞道,随处都可以伏击我们。”

田峻望着墙上的地图,一脸凝重地问道:“可有别的道路可走?”

柳毅道:“末将听说过另外一条路,只是上百年未有人修整,恐怕不能通行。”

田峻心中一动,说道:“柳兄请试言之。”

柳毅道:“这条路是沿滦河出卢龙塞,沿瀑河河谷北上,经宽城、平泉进入老哈河谷,逾平冈城向东进入大凌河西支河谷又东南行,再经字县至白狼城。

这样一来,就绕过了鲜卑人重兵防守的卢龙道。直攻其后方的白狼城。

只是,这样做,风险极大!”

“这,这不就是……”田峻差点说出曹操二字来。

前世田峻酷爱旅游,曾经去过喜峰口,依稀记得曹操征乌桓时,就没走卢龙道,而是走了一条弯路,绕了几百里路,然后在白狼山大败猝不及防的乌桓,将乌桓首领塌顿斩首。

依稀记得,当时景区的介绍好像是:曹操进军至无终(今天津蓟县)之后,由当地人田畴率500兵丁为向导,开山引路,绕道数百里,至白狼城(今喀左县黄道营子)。曹操登白狼山“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曹操大胜后,兵分两路进击柳城,一路沿努鲁儿虎山与大青山之间的狭谷长廊包抄,另一路则从白狼堆沿大凌河谷直捣柳城。曹操就此收复辽西,平定了北方。

田峻不知柳毅说的是不是与田畴走的是同一条道,但从柳毅的描述来看,应该也是**不离十的,便将眼光看向成公英,想看看成公英的想法。

成公英点了点头道:“徐无山周边,峰峦数以千计,从山沟河谷之间绕行过去,也是可能的。只是,一旦让鲜卑人知道我们的图谋,将我们阻滞在某个山沟河谷之中,再以巨石封死前后去路,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若要行此计,当先惑敌,让敌人以为我们要走卢龙道。”

田峻想了想,对鞠忠道:“鞠兄与我身材相依,可愿着我衣甲,用我帅旗,领所部五千人马佯走卢龙道?”

鞠忠道:“末将遵公子将令!”

田峻又道:“鞠兄只要诈败一场,遇敌后退回松亭关即可,切记不可恋战。”

鞠忠道:“末将必谨记公子吩咐!”

接下来,田峻又让柳毅画出大致地图,仔细研究一番,才让众将各自下去准备。

第20章 惑敌卢龙塞

“我等了好几年了,就是要等一个机会。” 大汉淡淡地笑了笑道。 他其实并不认识田峻,还以为田峻跟他一样,也是来应征的。 “谁说不是呢?人这一生,每个人都在等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田峻很随意地说道。 顿了一下,田峻又问道:“依在下看,兄长应该有武艺在身吧。难道一直没有投军的机会?” 大汉笑了笑道:“当然不是,但投军,也要看跟什么人,跟错了人,那就是去送死。跟对了人,才能搏个封妻荫子名传千古。” “哈哈,兄长志向不小,敢问兄长尊姓大名?”田峻笑道。 “在下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敢问这位小兄弟如何称呼?”大汉拱了拱手道。 “什么?你就黄忠?黄忠的黄,黄忠的忠?”田峻面色一变,随即又恢复平静道:“小弟田峻,田峻的田,田峻的峻。” “哈哈!”黄忠被逗笑了,却又突然脸色一僵:“你……你是破虏将军……田……峻?” 田峻道:“正是本将,我看将军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必是一员虎将,这比武之事,就直接去第三区吧。 黄忠也不客气,直接拿起地上的一个长黑布囊跟田峻来到了第三区。 …… 守擂的鞠义看田峻领了一条大汉过来,便站起来拱手行礼道:“在下鞠义,敢问来者姓甚名谁?” 言语之间,仍有几份傲慢和骄狂 真是本性难移啊! 希望被黄忠打过之后能收敛一些。 田峻苦笑一声道:“鞠兄,这是南阳黄忠黄汉升,你们两个打一架吧,赢了的做擂主。” 黄忠见鞠义傲慢,也不客气,应了一声,俯身打开黑色长布囊。 先从布囊里面拿出一张硬弓,双手轻轻一压,便将弓弦装在了硬弓上,看得田峻直皱眉头——这就是传说中的“霸王硬上弓”么? 接着黄忠又取出箭囊挎在背上,然后才从袋子里拿出一把厚重的大刀。 看了看黄忠手中的长刀,田峻忍不住问道:“黄兄,你这刀有多重?” 大汉道:“不重,才八十斤。” 八十斤还不重?田峻吃了一惊。旋即又想起,汉制一斤大致相当于后世224克。八十斤也就相当于后世的36斤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