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队相距不超过十里!”
众将闻言,皆称主公英明。
……
田峻带着军队一路急退,连走了两天,退了一百五十多里,来到鄚县(今河北任丘),贾诩赶上来对田峻道:“主公,袁军已经追上来了,其前锋离我们已不足二十里。”
“袁军后队如何?”田峻问道:“是否已经全部调动起来。”
贾诩道:“已经全部调动起来,袁军分成了四队,每队相间八里左右,加上其队伍本身的长度,其最前锋与最后队之问,已经拉出了六十多里的长度!”
“太好了!”田峻笑道:“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众将都有些不解。贾诩接过话头,向众将解释道:“袁绍担心有埋伏,才将各队拉开距离,次第而进。但他却没想到,我们并不是想撤退,而是想决战!”
“决战?”
众将更是不解,黄忠问道:“那……鲜于辅和阎柔的叛乱……”
“放心吧,一切尽在掌握中。”田峻道:“先说与袁绍的决战吧,按袁绍的想法,我们急着撤退,就算是有埋伏,也不会安排有太多的人,所以,袁绍才将队伍拉长,次第而进。假如此时,我军不再撤退,突然全军掉头,发动排山倒海般的雷霆一击,袁军会是一番怎样的结果?”
“啊……”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但很快,又有人问道:“那蓟县怎么办?幽州怎么办?”
“你们说得很对。”田峻道:“我们反戈一击的前提便是蓟县不要出事,幽州不要出事,否则,即使将袁绍大败一场,我们也是得不偿失!
若蓟县真的被叛军攻破,鲜于辅和阎柔整合右北平郡、渔阳郡和广阳郡三部兵力,进攻兵力空虚的涿郡,我们就无家可归了,到那时,我们没有了后勤保障,在袁绍和鲜于辅的夹击下,只有败亡一途。”
黄忠道:“主公明知如此,还要反身全力一击,莫非另有良谋?”
田峻点了点头,笑道:“一切尽在掌握中,几只小猫小狗玩不出什么花样来,诸将只管奋力杀敌,此战必胜!”
诸将见田峻如此笃定,军心大定,士气大涨,人人摩拳擦掌,意欲大杀一场过瘾。
田峻见诸将都缓过劲来了,脑子也都转过弯来了,才对贾诩道:“剩下的作战计划就交给你这位军师了。”
“属下遵命!”贾诩向田峻行了一礼,然后面对众将道:“由张飞和王双各领一万五千骑兵,分从两翼绕过袁军的前锋颜良,直击第二队韩猛所部,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韩猛所部击溃!由黄忠、高顺、柳毅三将,各领两万人马,分从三个方向攻击袁军的前锋颜良,争取将颜良所部全歼。”
掐头战术!
这就是田峻与贾诩一起推演过的“掐头战术”!
其具体做法其实就是:派军队绕道攻击敌军的第二队,使敌军第二队无法支援第一队(先锋),然后,派出重兵,将敌军的第一队全歼——是谓“掐头”。
帐中诸将都是打老了仗的将军,一听贾诩的“掐头战术”,便明白了其中的精妙之处,全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
中午时分,艳阳高照。
在高阳县通往鄚县的大道上,韩猛带着三万人马正在加急赶路。
按照袁绍的计划,颜良必须在今天天黑前赶到易水河边,对“仓惶”逃窜的田军进行半渡而击,而做为第二梯的韩猛,既要与先锋颜良拉开十里左右的距离,又要保证在颜良发起攻击后半个时辰内赶到战场增援颜良。
保持距离是为了提防田军的埋伏,快速赶到战场是为了增强进攻的力量。
时值四月中旬,天气渐暖。
艳阳天下,身穿盔甲的将士们已经是热不可当。
韩猛伸手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珠,问身边的斥候队长道:“我军离颜将军还有多远?离易水河有多远?”
“禀报韩将军,我军离颜将军的先锋一直保持着十里左右的距离,此地离易水河已不足四十里。”
“很好!一切都在计划中。”
韩猛一边说,一边从战马上取下水囊,咕噜咕噜地灌了起来。
突然,韩猛的眼睛瞪得老大,手中的水囊也“叭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骑兵!大量的骑兵!”斥候队长也出声惊叫起来。
韩猛和斥候队长几乎同时发现了大量的骑兵正向己方的步兵冲来!
斥候队长看到的是左边!
韩猛看到的是右边!
左右两边同时出现了大量的骑兵,离此已经不足五里!
而且,这些骑兵一路急奔而来,根本就不给韩猛的斥候反应和回去报信的时间!
……
第195章 惊蛩至,春雷起。
袁绍与田峻争夺的焦点依然是范阳。这是冀幽之战很难绕开的城池。 汉末的范阳,就是后世的河北保定定兴县,熟悉历史地理的人,只要听说“河北保定”这四个字,就会明白范阳的位置有多重要了。 对袁绍来说,想进入幽州,也并不是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而是……只要幽州兵在范阳屯集重兵,冀州兵就不敢绕开范阳。因为,若是冀州兵敢绕开范阳,幽州兵就会从范阳南下,直击冀州腹地。 虽然,此前袁熙已经从并州方向出兵,夺取了幽州的代郡和上谷郡。但上谷郡与广阳郡之间隔着一座军都山,险峻的军都山小路关卡重重,并不适合大规模进军。所以,占领了上谷郡的袁熙,也只能绕过军都山,将进攻目标选在蓟县。 袁熙想进攻蓟县,同样不敢忽视范阳的兵力,因为如果袁熙敢进攻蓟县,就得提防范阳的守军北上直捣上谷郡腹地并且切断袁熙的后路! 换一个角度,对田峻来说,范阳也是必守之地,因为,军都山以东的地区,才是幽州的政治经济中心。如果,范阳丢失,涿县和蓟县这些地方就会直面袁绍的打击。 正因为范阳如此重要,所以历朝历代的的当政者都对范阳特别重视,有一个成语典故叫做“固若金汤”,指的就是范阳城。 田峻深知范阳的重要性,所以,在看到袁绍率军北上时,便立即让黄忠在范阳屯兵六万,这六万兵力,已经接近了田峻所能调用的机动兵力的一半! 而袁绍呢,做为进攻一方,自然要调集更多的兵力。 袁绍从冀州带了十五万军队过来,屯兵在范阳南边的北新城县(今河北保定徐水区),除此之外,袁绍又让袁熙出兵五万,从上谷郡出兵南下,屯兵在军都山南麓,威胁蓟县。 如此一来,双方一共动用了三十多万兵万,其中袁绍二十万,田峻十二万。 但是,战争却一直没打起来! 双方相持了四个多月,也没有开战。 田峻是守方,讲的是以静待动,后发制人。 而做为进攻一方的袁绍,却还有很多顾虑和很多麻烦。 首先是,袁绍的战略构想一直没有实现。在袁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