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0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渑池,名扬天下。 其二,收得贾诩、高顺、段煨。 其三,前后共收得两万多凉州及并州降兵, 其四,收得陷阵营,使田峻手中的王牌精锐营增加到了五支! 其五,劫得大量财物。 其六,又在雒阳见识了各路诸侯,与天下英雄和狗熊都混了个脸熟。 可谓是:人才、名利、财富三丰收! …… 诸侯们也都很开心! 赶走了董卓,从此再也不受朝廷约束,人人都可做土皇帝了。 最明显的是——太守、州牧之位,不必朝廷任命,可以直接传给自己儿子了…… 比较倒霉的是乔瑁,做为讨董的号召者,在讨董结束时,却被自己人刘岱给杀掉了。 其实,直到此刻起,原来还是半遮半掩的乱世的序幕才彻底拉开:汉室朝廷名存实亡,诸侯开始任意攻伐,无须有任何顾忌。 诸侯混战,群雄逐鹿,民不聊生,人不如狗的大时代,正式开始了! …… 田峻回辽东,依旧走的青州路线。 可是,当田峻走到平原郡时,就被人给堵着了。 堵着田峻八千精锐的,其实就几十个人而已,但田峻却不得不停下了把“麻烦”处理完再走。 堵路的是三十多个精壮的汉子,他们立在辽东军前往东莱的大路上,齐声嚷嚷: “我们要见“牧万猪”田太守!” “我们要见“牧万猪”田太守!” “我们要见“牧万猪”田太守!” …… “牧万猪”?这名字难听死了! 田峻皱了皱眉,走上前去,没好气地大声说道:“好啦好啦,别叫了,本将身为太守,牧的是人而不是猪!” “呃……”挡路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愣了片刻,才从中走出一个二十多岁的壮实的年轻人,对着田峻施了一礼道:“这位将军可“牧万猪”田峻田太守?” 田峻一脸臭屁地说道:“本人正是田峻田其泰,却不是什么牧万猪。” “不,你是!”壮实的年轻人高兴地大叫起来:“俺家渠帅说你是牧万猪,你就是牧万猪!” 田峻彻底无语,强忍着抽刀砍人的冲动,问道:“你……你是何人?你家渠帅又是何人? 壮实的年轻人嘿嘿一笑,又对田峻施了一礼道:“草民廖化,俺家渠帅就是牧千猪管亥,俺们是受渠帅的安排,专程在此等候“牧万猪”田将军您的!” “呃……我说了我不是……等等!”田峻怔了一下,接着问道:“你……你刚才说你叫什么?你那个渠帅又叫什么?” “禀报田将军,草民名叫廖化,俺们渠帅名叫管亥,绰号叫做“牧千猪”,俺们渠帅说你比他还要厉害十倍,所以,俺们青徐一带的黄巾军乃至平民百姓,都管田将军您叫“牧万猪”。” “千”的十倍刚好是“万”! 娘的……这帮土包子黄巾军,倒没把这道数学题做错…… 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年轻人是廖化! 还有他那个叫“牧千猪”的渠帅,是管亥! ……

第138章 千里江山金镶边

两个北方霸主之间的界桥之战也发生了,原本历史上的界桥之战,是公孙瓒走向衰败和袁绍走向辉煌的分水岭。

不过,在这一世,因为鞠义投靠了田峻,界桥之战的结果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双方在界桥激战数场,公孙瓒没有战败,袁绍也没有获胜,就这样一直相持着,直到七月份,战局才有了一些改变。

造成战局改变的是张郃,或者说是张郃手下的一营精兵——大戟士!

张郃见战事久拖不下,便向袁绍请命,遍挑军中身高力大者组成一营三千人的精兵,这些人全都身着重甲,手持大戟,闻令而进,闻鼓而退,刀枪难伤,不避矢石。

实际上,这营大戟士就是重步兵,大致相当于唐朝的陌刀队,只不过手中持的是大戟而不是陌刀。大戟能刺能啄能割,其实丝毫不弱于陌刀。

在张郃的大戟士练成了之后,袁绍将大戟士置于军前,大戟士两侧则是假扮成枪兵的强弩兵,大戟士之后则是数万步兵方阵。结好阵形之后,袁军才向公孙瓒军缓缓而进,来寻公孙瓒决战。

公孙瓒见袁绍以重步兵为前驱,便让骑兵(白马义从)冲阵。张郃统领大戟士死死地顶着了公孙瓒的骑兵,虽然大戟士也死伤惨重,但却使公孙瓒的骑兵失去了冲锋的速度。

就在此时,大戟士两侧假扮成枪兵的强弩兵,将长枪掼在地上,万弩齐发,公孙瓒的骑兵损失惨重,退回界桥。

袁绍乘胜进兵,文丑和颜良率骑兵冲击公孙瓒的步兵中军,公孙瓒大败而逃,文丑和颜良紧追不舍。关键时候,从公孙瓒营中冲出两员大将,一人是关羽,另一人便是白盔白甲的年轻小将赵云,两人合力抵着文丑、颜良、张郃、高览的厮杀,才止住了袁军的攻势。

公孙瓒退后五十里下寨,因此时界桥要地已被袁绍夺取。公孙瓒又兵力不及袁绍,便向中山国(郡国)退兵。袁绍想要追击,却又被黑山军张燕派杜长领兵袭了后路,袁绍只好暂缓进兵,回军先攻打黑山军。

杜长被袁军重兵围困,上万人马全军覆灭,杜长也死于乱军之中,黑山军与袁氏也从此开始结怨。

初平三年(192年)是天下诸侯开始强弱分化的一年,除了袁绍在界桥击败公孙瓒之外,曹操在兖州招兵买马,实力大为增强。

虽然没有了原本历史上收编黄巾所得的青州兵,但曹操提前一年得到了兖州,实力并于弱于原本的历史同一时期。

袁术击败袁遗,势力大增。马腾韩遂割据西凉,刘焉割据益州,刘表割据荆州,天下群雄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了。

……

初平三年(192年)九月,高句丽已基本全部为田峻所控制。由于高句丽在内战中损失了大量的男性青壮,又加上有金大壮出面安抚高句丽平民百姓,在田峻一系列的惠民和汉化政策下,高句丽开始正式成为大汉辽州的吉林郡和乐浪郡。

急于插手中原的田峻,已不再满足于原高句丽的土地,又把目光看向了原高句丽东北方向的夫余国。

此时东部鲜卑和高句丽都已灭亡,比东部鲜卑和高句丽弱小的夫余其实已不足为患,再加上辽州五郡的汉族人口已经达到了四百万人,田峻其实根本不用再担心夫余人做乱。

不过田峻仍旧不想放过夫余这股“胡人”族群。一方面是担心夫余以后壮大起来危害辽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后世地图上的黑龙江区域还在夫余人控制之下。

尤其是那一块让田峻魂牵梦萦,念念不忘的盛产黄金的区域,还在夫余国控制之下。

……

襄平城的州牧府中,田峻站在挂在墙上的巨幅地图前面,看着北方的一河久久不语。

那条大河,就是后世的黑龙江。

再沿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