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的便是袁家,没有之一,也没有任何疑问,甚至……没有任何困难! 前提条件只有一个——袁绍和袁术两兄弟,自己先谈好谁来做皇帝。 如此简单而已。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只要这两兄弟在一起抓个阉,或猜个拳——“锤子、剪刀、布!”,然后,天下就是袁家的了。 且看此后的天下诸侯如何站队: 第一队:队长袁术,队员:公孙瓒、孙坚、陶谦、乔瑁、孔伷…… 第二队:队长袁绍,队员:张扬、王匡、韩馥、刘岱、刘表、曹操、孔融…… 只要这两队合成一队——这天下,除了袁家,谁都没有机会! 然而,这世界上的很多人,往往会被贪心迷了眼,使得原本最简单的事情,偏偏要用最复杂的方式去达成。结果功败垂成,反而让小弟们或草根们有了机会,演绎出一篇篇“屌丝逆袭”的传奇故事。 或许,历史的精彩之处,也正缘于此! …… 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各怀心思,其它诸侯又何尝不是如此,大家都在找机会。一边是饮酒作乐,长袖善舞,一边是各种肮脏的……政治利益的交换。 复杂的人情世态, 道不尽的关系网。 摸不透的人心,难解的情缘。 互相试探,互相利用,互相牵制,互相折磨……到白头!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常态。 …… 也许是田峻的代理人蒋钦的表现,让袁绍觉得田峻是可以拉拢的对象,所以,当田峻来到雒阳城时,袁绍带着十几路诸侯出城相迎。 此规格之隆重,俨然如同皇帝出城迎接凯旋归来的将军,让田峻颇是风光了一回。 于是,田峻便在在诸侯们的陪同下进入了破败而又喧嚣的雒阳城。 此时的雒阳城,早已不复当初的繁华,到处是断垣残壁,落陌荒凉,昔日全天下最繁华的大都市,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而昔日的百万百姓,或被迁走,或死于西凉军刀下,或死于洛阳大火,据后来统计,雒阳城内的幸存者才五百余人。 其状之惨,令人扼腕! 田峻与袁绍等各路诸侯互相吹捧一番之后,在雒阳城内的废墟上独立一营,然后带着典韦和成公英参加宴会,也与众人相谈甚欢。 众人觥筹交错,又叫来随军歌姬跳艳舞助兴,好一番太平盛世,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 …… 当天夜里,田峻酒足饭饱,假装喝醉让人扶回军营。 终于,可以安心睡一觉了!田峻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正打算挺尸睡觉,就又有亲兵来报说后将军袁术来访。 无奈,田峻只好又恢复酒醉的样子去接待袁术。 袁术带来了三箱金银珠宝,田峻欣然笑纳。 见面之后,袁术对田峻道:“听说其泰有些不胜酒力,特来看望。” 田峻佯装喝醉,语无伦次道:“今日有幸……得见天下英雄……和天下狗熊,心中高兴,多喝了几杯,承蒙……后将军关心,不胜感激。” 袁术愣了一下,看着醉眼朦胧的田峻,试探着问道:“其泰觉得,当今天下,谁为英雄,谁为狗熊?” 田峻道:“雒阳城中,狗熊何其多也!然,天下英雄……唯后将军也!袁家四世三公,尽在冢中……呃,错了,应该是,袁家四世三公……虽在冢中,然祖德流芳,福荫子孙,人杰辈出。更有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后将军乃袁氏嫡子,又是世之英雄,当为……我辈楷模,当为……天下领袖!袁本初……虽为讨董盟主,却不及后将军多矣!” 袁术大喜而去…… …… 袁术刚走没多久,盟主袁绍又来拜访。 袁绍带来了六箱金银珠宝,田峻也欣然笑纳。 见面之后,袁绍对田峻道:“听说其泰有些不胜酒力,特来看望。” 与袁术一样的问候语! 田峻佯装喝醉,语无伦次道:“今日有幸……得见天下英雄……和天下狗熊,心中高兴,多喝了几杯,承蒙……盟主关心,不胜感激。” 田峻也用差不多一样的台词,只是将“后将军”改成了“盟主”! 袁绍愣了一下,看着醉眼朦胧的田峻,试探着问道:“其泰觉得,当今天下,谁为英雄,谁为狗熊?” 又是一样的台词! 田峻也难得想新的台词!张口就来:“雒阳城中,狗熊何其多也!然,天下英雄……唯袁盟主也!袁家四世三公,尽在冢中……呃,错了,应该是,袁家四世三公……虽在冢中,然祖德流芳,福荫子孙,人杰辈出。更有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袁盟主虽是袁氏庶子,却是世之英雄,当为……我辈楷模,当为……天下领袖!袁公路……虽是袁氏嫡子,却不及盟主多矣!” 袁绍大喜而去…… ……
第137章 占领与治理,征服与融合
田峻此次大举征伐高句丽,并没有亲自担领统帅,而是让管亥、高顺、段煨等新人领兵,这样做的目的,除了给新人机会迅速融入辽东外,也存了煅炼下属独挡一面的能力。
从目前的战事进展来看,田峻对这几位新人的能力还是非常满意的。
管亥和高顺在鸭绿江东南的乐浪地区,打得非常顺利,在歼灭了南北高句丽的主力和杀了李章之后,分兵四出攻打各处县城,不过十几天时间,几乎大部分乐浪地区的各个县城都已经被汉军占领。
段煨领兵四万,溯江而上,已经攻破高句丽的王城国内城。俘虏了所有高句丽王朝的官员及眷属,正在解送辽东的途中。如今段煨已分兵四出,抢占各处军事要点城池关卡。
而周泰和蒋钦,也在贾诩的策划下,成功地抓捕了高句丽的最后一位大佬——金大壮。
在见了金大壮一面之后,田峻承诺金大壮,辽州官府会向朝廷请旨,封金大壮为高丽侯,并优待金大壮族人,而金大壮,则代表高句丽朝廷向辽东投诚,并负责安抚高句丽国内百姓。
……
大局已定,高句丽已经亡国了,亡在了贾诩的“两面三刀”策略之下。
下一步的重点已不是战争,而是如何占有这片土地并融合这些民族了。
在讨论新占的高句丽故地的治理时,田丰向田峻进言道:“高句丽山地盘很大,我们至少要将它分成两个郡。其中鸭绿江以东为一个郡,建议依旧沿用武帝时定下的“乐浪郡”之名称,而鸭绿江以西的原高句丽地区为第二个郡,尚需主公再取一个郡名。”
田峻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干脆沿用后世的名称。于是,田郡对一众官员道:“此处土地肥沃,森林茂密,就叫吉林吧。”
这个命名有点牵强,其实吉林这个名字是满族语“沿江之城”的意思。但一个名字而已,既然做为主公的田峻已经开口,大家也就没有再去较真。
于是,辽州的管辖区便正式增加了两个郡,一个是乐浪郡,一个是吉林郡。
接下来便是郡太守的人选。
边地太守不同于内地太守,如果是内地太守,一名寻常武将,在郡丞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