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5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月有余,此时不宜再动兵戈。可先允其和议,待以后再择机灭之!”

田峻点了点头,不置可否,转头看向沮授,沮授道:“属下附议。而且此时中原战场局势诡异,主公当有所准备,不可轻易在此时再与高句丽开战。”

田峻依旧只是点了点头,不置可否,转头看向贾诩道:“贾先生,你……怎么看?”

贾诩……正在闭目假寐,听到田峻问话,才开口说道:“回禀主公,贾某觉得,欲教训高句丽棒子,也无须出兵,只要行“两面三刀”之计就行了。”

“何为“两面三刀”之计?”田峻问道。

“两面是指高句丽国王李泽和大将军金大壮。”贾诩道:“这三刀嘛,自然是……在李泽、金大壮和高位宫三人背后各插一刀!”

“好计谋!”田峻道:“具体要如何做?”

“金大壮接受了高位宫之后,却迟迟未发动政变,是因为他心中仍有顾虑下不了决心。”贾诩道:“既然他下不了决心,我们就逼他下决心。”

顿了一下,贾诩接着说道:“只要我们将大王子高位宫在金大壮军营的事情,暗中透露给李泽,然后又再将李泽已知道金大壮收留高位宫的消息透露给金大壮,这金大壮也就只好造反了!”

这就是——“两面三刀”中的“两面”!

不愧是“毒士出品,皆是毒品”!

如此一来,金大壮与李泽之间,就再无和好的可能!除了发动政变,金大壮已别无选择。

“确实好计啊!”田峻大笑道:“那么,接下来的“三刀”呢?”

贾诩接着着道:“金大壮所顾忌的,便是增城的李章!此人乃是李泽的从子(堂侄),如今拥兵七万屯于息城(今朝鲜安州市),兵力只是略少于金大壮。

如今水师都督周泰将军已回到遝县的遝渚(今大连市)训练水师,主公可让周将军率水师去朝鲜西海(即今黄海,在汉代称朝鲜西海),直抵息城。如此一来,李章必不敢轻动,金大壮后顾无虑,便可放心发动政变矣。”

“这……就是你说的三刀中的一刀吧?”田峻笑道:“这一刀捅在了李泽背上,那么,另外两刀呢?”

“这第二刀嘛。”贾诩道:“这第二刀就是……待金大壮发动政变时,我军水师却从朝鲜西海退回遝渚(今大连市),任由金大壮与李章去狗咬狗。”

“这第二刀就是捅在金大壮背上了。”田峻接着又问道。“那么……第三刀呢?”

“第三刀就是杀高位宫,灭高句丽!”贾诩道:“待高位宫做了高句丽国王之后,我们可以……如此如此……则高句丽必然灭亡,辽东再无忧矣!”

好大的战略!好大的一盘棋!

尤其是这第三刀,让沮授和田丰等人,也彻底服了!

而贾诩,也凭这一“两面三刀”的大战略,奠定了自己在辽东的首席谋士的地位。

……

“两面三刀”的大战略,非短期可以完成,得按步就班地去执行。

将贾诩的“两面三刀”的大战略交给手下们去执行后,田峻又将目光转向了青州。

青州的情况,有点出乎田峻的意料。

当初田峻伐董卓回返东莱时,在平原郡遇牧千猪管亥挡路“求包养”,尔后助管亥灭掉了图谋不轨的司马俱。为了助管亥完成八十万黄巾及家属移民,田峻又将成公英、典韦、蒋钦及辽东六千骑兵都留在泰山协助管亥。

如今两个多月过去,已经有三十多万黄巾及黄巾家属陆陆续续地来到东莱郡,有少部分已经通过海船运到了辽东。

但是,此时,各路讨伐董卓的诸侯们,都已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回到各自辖区的各路诸侯们,都开始为逐鹿中原,争霸天下而做着准备了。

攘外必先安内!

要想逐鹿中原争霸天下,首先要做的便是整肃地方!

于是,很多诸侯便开始盯上了管亥这支祸乱地方的黄巾。

泰山郡地属兖州,而管亥这支黄巾的最大的根据地,就是在泰山郡。因此,首先盯上管亥的,便是现任兖州牧刘岱。

琅琊郡地属徐州,而琅琊郡黄巾也是管亥这支黄巾的分支之一,于是,徐州牧陶谦也盯上了管亥这支黄巾军。

除此之外,青州的几大郡的郡守,也都开始对管亥这支黄巾军严防死守,尤其是,不论是从徐州、兖州,还是青州去东莱郡,都必须经过北海郡,因此,北海郡太守孔融,也盯上了管亥这支黄巾军。

……

第123章 心知肚明,何需开口

当田峻在草原上与柯比能大战时,管亥和成公英也在泰山郡与兖州牧刘岱展开了一场大战。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六月,兖州牧刘岱出兵三万,攻打盘踞在泰山“为祸甚烈”的青州黄巾。

由于田峻的介入,讨董的进程和青州黄巾的情况都有了不少的改变。这场刘岱与青州黄巾之间的战争也提前了整整一年多。

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上,刘岱是在东平与百万青州黄巾作战时战死。

而在一世,刘岱却是战死在泰山郡!

此时,青州黄巾的实力远小于原本的历史,又加上得到田峻在粮草方面的接济,所以,青州黄巾虽然“为祸甚烈”,却并没有像原本历史上一样横扫青州并侵入兖州腹地,而是将主力屯扎在青、徐、兖交界的泰山郡,开始有计划地经过东莱郡向辽东移民。

管亥才来得及让孙观和尹礼转走了两批,共三十万黄巾及黄巾家属,刘岱就带兵进入了泰山郡。

刘岱与黄巾军战于牟县(今莱芜市东部)。管亥在成公英、典韦、蒋钦以及乔装成黄巾的六千辽东骑兵的帮助下,将刘岱所部打得丢盔弃甲逃回济北国(郡国),刘岱死于军中。

不过,刘岱虽是死于军中,却不是死于与黄巾军交战,而是在逃亡的路上被神秘的“流矢”所伤。

刘岱莫名其妙死掉后,其所部军队被济北相鲍信“收留”。然后,东郡太守曹操在陈宫和张邈的支持下,“暂掌”兖州牧。

曹操暂掌兖州牧后,立即与鲍信一起出兵泰山郡。但这时间上一耽搁,等曹操赶到泰山郡时,管亥的泰山黄巾及家属已经大部分进入了青州的齐国(郡国)。曹操只是与断后的蒋钦所率的六千骑兵在莱抚(古地名,淄博市南博山城)小战了一场。

不过,仅仅是这“小战”一场,鲍信就战死了!

鲍信依旧不是被黄巾所杀,而是死于那非常狗血的“流矢”!

于是……鲍信所部尽归曹操!于是……在兖州,再无人可以制约曹操,曹操成了名副其实的兖州牧。

历史的真像,远比史册上所记载的内容诡异和残酷!

兖州的几位大佬一个接一个地死掉:刘岱杀桥瑁,尽收其众;然后,刘岱死于“流矢”,鲍信尽收其众;再然后,鲍信又死于“流矢”,曹操尽收其众。

要说这里面没有阴谋,谁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