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0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证能吏之后还是能吏,谁能保证能吏之后不会出现庸吏和恶吏? 今有勇将,故能得以“外拒胡人保境安民”,但谁能保证勇将常有常在? 今有巧匠,故能得以“工技艺、精器械”,但谁能保证技艺得以传承精进? 所以,文治武功并非民族强盛的根本,民族强盛的根本唯教化也。而今辽东所缺者,正是这最重要的教化也。” 田峻闻言,肃然起敬道:“先生之言,振聋发聩。晚辈受教了。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林,唯有教育才能兴国,唯有教育才能定邦。诚不我欺也。” 管宁等人不知这“古人云”是哪个古人说的,不过,古人那么多,谁又能知道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呢? 但管宁等人知道,田峻口中这位“古人”说的话却是至理! 于是,三人一齐向田峻行礼道:“田太守英明!辽东有田太守,乃万民之福也,请受我等一拜!” 田峻连忙上前扶起道:“达者为师,身正为范,三位长者乃海内大儒,学贯古今,德高望重,乃师者楷模也。我今欲在辽东大力推行教化之事,不知三位可愿助我?” “与田太守共襄盛举,固所愿也!”三人齐声答道。 田峻见三人颇有兴致,便接着说道:“我欲在辽东办一书院,名曰:东北书院,欲以先生三人任正副祭酒(校长),凡能考入书院者,不仅皆可免费入学,还根据考核成绩的等级给予薪奉。三位以为如何?” 管宁等人大喜道:“太守英明,只是这费用?” 田峻道:“先生不用担心,一切费用由官府承担,至于薪奉等级,就由三位商量着办吧。” 管宁道:“老夫代天下学子向田太守致谢。” 田峻摆了摆手,接着道:“东北书院为最高书院,下设县学,县学之下再设乡学,乡学之下再设亭学,其中亭学为幼学,凡适龄幼儿……呃,年满七岁者,皆需入学,免学费,给补贴,不入学者,其家长罚……多征税一成。以后官员挑选,会适当从各级学子中择优录用……” 这是……要作死抓教育么?! 没想到田峻想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管宁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

第108章 动如雷霆

田峻说完这几句话,便大笑着扬长而去。

但是……渑池城内,气氛却变得有些不同寻常了……

吕布铁青着脸,走到段煨和贾诩身边,对段煨和贾诩拱了拱手道:“本将今天大战一场,有些乏了,守城之事,便拜托忠明和文和操劳了。”

说罢,吕布头也不回地走下了城头,带着并州军在城中另立一营,戒备森严,与段煨的西凉军泾渭分明。

渑池城中,两个互不统属的将军,带着各自的军队,互相提防,貌合神离。

……

田峻在渑池城外三里扎营下寨,大大咧咧,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扎营下寨的同时,田峻又派出大量的骑兵斥候遮蔽战场,阻断通讯,使渑池城中得不到任何来自雒阳方向的消息。

这样一来,渑池城里的段煨和吕布开始有些疑神疑鬼了,就连一向睿智的贾诩,因为缺乏情报的支持,也摸不清田峻的真实想法。

而吕布和段煨两人,又再次因为是战是守的问题而无法达成共识。

主守的段煨——段煨其实并不想与田峻开战。

因为,段家与田家的渊源,绝不只是乡党关系那么简单。田峻的父亲田晏和岳父夏育,都曾经是段颎手下最得力的大将,都与段颎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彼此有着过命的交情。而且,不仅如此,几年前段煨和田峻同在段颎的墓地遇袭,田峻还救过段煨一命。

所以,段煨并不想与田峻为敌,只想谨守城池,让田峻知难而退。

主战的是吕布——吕布现在对田峻恨之入骨!

吕布所率领的并州军,虽然数次败于田峻,却都不是正面对抗中被打败,而是败于田峻的阴谋算计,这让吕布觉得非常不服气。

吕布很想再次出城,去狠狠教训一下田峻这个奸诈小人,却又因本部人马实在不足,不敢贸然行动。

于是,吕布对段煨和贾诩道:“我军的兵力多出辽东军的一半,却要窝在城里防守。真是天大的笑话!何不同时出城,合击田其泰?”

段煨反驳道:“温侯可有想过,为何田其泰兵力少我们五成,却敢若无其事一般在此安营立寨。诸侯联军三十万大军已入雒阳,安知这其中没有阴谋?”

吕布道:“纵有阴谋,又能如可?如果诸侯联军大举来犯,我们马上退回城中即可,何须如此畏敌如虎。”

段煨道:“兵者,诡道也,敌情不明,岂可轻战?”

吕布道:“敌军就在眼前,何谓敌情不明?当速攻之!”

段煨道:“不可,我军只需谨守城池,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何需多生事端?敌军无法破城,自会知难而退。”

吕布说不过段煨,只好转头看向贾诩,想知道贾诩的看法。

贾诩对两人的心思洞若观火,却两不得罪,和了几句稀泥,便回府去了。

吕布与段煨争执不下,不欢而散。

……

待吕布走了之后,贾诩才找到段煨,问段煨道:“将军不肯出战,是顾念私情,还是欲留后路?”

段煨心中有些忌惮贾诩,不敢以实情相告。便轻描淡写地说道:“雒阳方向讯息不通,敌情不明,不敢浪战。”

贾诩道:“若是如此,将军尽管放心。关东诸侯,名为忠义实为私利。我们西凉军实力未损,各家诸侯谁又愿真心与我军做战而自损实力?”

段煨道:“恐怕不能一概而论,田其泰也是诸侯之一,为何却肯率军来战?”

贾诩道:“田其泰的情况,与袁绍不同。”

段煨道:“有何不同?还请先生试言之。”

贾诩道:“袁绍等诸侯想要的,是天下变乱,不受朝廷和天子掣肘,然后乱中取事,争霸天下。他们名为讨伐董公,实则是想不受朝廷制约。所以,对袁绍等人来说,只要将皇帝和朝廷赶出雒阳,也就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若真的讨灭了董公,天下恢复太平,皇帝一方圣旨,他们就得裁军,就得归权于朝廷,他们会愿意吗?

段煨道:“所以,先生的意思是,袁绍必不会率军来犯。”

贾诩道:“确实如此。自古以来,兵争为“利”,过度削弱董公的势力,不符合袁绍等诸侯的利益。所以袁绍必不会来追。”

顿了一下,贾诩又接着说道:“但是田其泰则不一样,此人立足偏远的辽东,朝廷本来对他就掣肘甚少。他来讨伐董公的目的,与袁绍不同。田峻要的是名,是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英雄”之名,以免在天下争霸时被中原人给忘记了。这种名声,可以带给田峻巨大的利益,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啊。”

段煨迟疑了一下,又问贾诩道:“先生是如何看待田峻此人的?”

贾诩道:“田其泰此人,非寻常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