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流民,施善政,可圈可点,虽古之大贤,也不过如此。我等深感佩服。”
田峻道:“辽东地处塞外,群胡环伺,战事频发,今虽有些许惠民之政,但尽皆草创,难免粗陋。三位当世大贤联袂而来,必有教我。”
管宁与陃原等人相视一笑道:“果如蔡兄所言,田太守不耻下问,礼贤下士,让人佩服。”
说罢,管宁又转向田峻道:“纵观太守所为,外拒胡人,内平黄巾,短短几年时间,竟使得边塞荒蛮之地,地方安定,百姓乐业,轻徭薄赋,吏治清明,人间乐土,不过如此。田太守之文治武功,当为今世之一绝。然,田太守可知,辽东之政,尚有一处较大欠缺?”
教育?当然是教育。
大教育家的提议,能不是教育么?而且,对辽东来说,这也确实是一块短板。
田峻知道管宁想说什么,不过田峻没有事先说破,而是依旧装成一副很谦逊的样子道:“峻有请长者教导。”
管宁满意地点了点头道:“田太守之文治武功虽好,然,老夫认为,不论文治还是武功,皆非富国强民的根本。
今有能吏,故能使得“吏治清明”,但谁能保证能吏之后还是能吏,谁能保证能吏之后不会出现庸吏和恶吏?
今有勇将,故能得以“外拒胡人保境安民”,但谁能保证勇将常有常在?
今有巧匠,故能得以“工技艺、精器械”,但谁能保证技艺得以传承精进?
所以,文治武功并非民族强盛的根本,民族强盛的根本唯教化也。而今辽东所缺者,正是这最重要的教化也。”
田峻闻言,肃然起敬道:“先生之言,振聋发聩。晚辈受教了。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林,唯有教育才能兴国,唯有教育才能定邦。诚不我欺也。”
管宁等人不知这“古人云”是哪个古人说的,不过,古人那么多,谁又能知道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呢?
但管宁等人知道,田峻口中这位“古人”说的话却是至理!
于是,三人一齐向田峻行礼道:“田太守英明!辽东有田太守,乃万民之福也,请受我等一拜!”
田峻连忙上前扶起道:“达者为师,身正为范,三位长者乃海内大儒,学贯古今,德高望重,乃师者楷模也。我今欲在辽东大力推行教化之事,不知三位可愿助我?”
“与田太守共襄盛举,固所愿也!”三人齐声答道。
田峻见三人颇有兴致,便接着说道:“我欲在辽东办一书院,名曰:东北书院,欲以先生三人任正副祭酒(校长),凡能考入书院者,不仅皆可免费入学,还根据考核成绩的等级给予薪奉。三位以为如何?”
管宁等人大喜道:“太守英明,只是这费用?”
田峻道:“先生不用担心,一切费用由官府承担,至于薪奉等级,就由三位商量着办吧。”
管宁道:“老夫代天下学子向田太守致谢。”
田峻摆了摆手,接着道:“东北书院为最高书院,下设县学,县学之下再设乡学,乡学之下再设亭学,其中亭学为幼学,凡适龄幼儿……呃,年满七岁者,皆需入学,免学费,给补贴,不入学者,其家长罚……多征税一成。以后官员挑选,会适当从各级学子中择优录用……”
这是……要作死抓教育么?!
没想到田峻想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管宁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
第77章 蹦跶蹦跶,再蹦跶蹦跶
对田峻来说,在天下遇到旱灾时宣传“东莱有粮”和“辽东有粮”就是坑爹! 在旱灾之后的黄巾之乱时还在宣传“东莱有粮”和“辽东有粮”,就是要把爹坑死的节奏! 辽东离中原很远,但东莱地属中原啊! (注:汉时的中原是天下中心的意思。不是仅指兖州,除边塞及蛮荒之地外,都属中原。) 于是,难民们纷纷涌向东莱,黄巾也纷纷涌向东莱,难民和黄巾一起,蝗虫一样涌向东莱…… 刚开始时,看到有难民来求收容,田晏乐得呵呵直笑,可是几天之后,当流民和黄巾混在一起,如蝗虫一样向东莱扑来时,田晏就再也乐不起来了。 田峻不敢再接受流民,关了城门严防死守,全力抵挡着黄巾的进攻。 很多因听说“东莱有粮”前来就食的流民,见到城门关了,想到城内有粮,干脆加入黄巾,与黄巾一起攻打东莱郡治黄县城 田晏手中只有华雄和王越率领的一万三千军队,要分守郡治黄县城和临海堡两座城市,其中临海堡的五千人是不可以动的,那是最后的退路。 所以,田晏能用于防守黄县城的只有八千人,而源源不断涌来的流民和黄巾是数不尽的,才几天时间,城外就围了近十万人,路上还有很多流民和小股黄巾在向这里汇聚而来…… 在这些各路黄巾军中,除了青州本地黄巾之外,还有来自泰山郡的黄巾和来自琅琊郡的黄巾。也就是说,东莱郡不仅将青州黄巾吸引了过来,还将临近青州的泰山郡和琅琊郡的黄巾也吸引了过来。 乱哄哄的几天过后,小股黄巾们开始组织起来变成几个大股黄巾,大股黄巾又相互组织起来变成更大股黄巾,最后形成了一支数量庞大的黄巾军。众人共推武艺最好的徐和为老大,司马俱为老二,其主要大小首领还有陈典、孟就、李劲、吴良等数十位! …… 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的田晏,一边组织青壮用于协助守城,一边派人坐船渡海向辽东求援。 但是现在辽东的兵力也只剩下两万人,此时中原大乱,本来还算老实的高句丽和鲜卑人,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留守辽东的黄忠只好再分出三千军队,再征召二千青壮,合成五千人用海船送往东莱郡黄县城。使黄县城的守军和青壮加在一起增加到一万三千人。 …… 组织起来的黄巾军在劝降田晏失败之后,开始攻城了。 仗着人多,徐和直接使用了“填土法”和“填人法”:让流民们负土填壕,很多流民死尸或受伤的流民,也被一起填进了壕沟里。 黄县城上的华雄,命弓箭手射杀城外填壕的流民及黄巾军,射到手软,杀敌上万,还是阻挡不了如蚂蚁一样的填壕人群。 不到一天时间,城外壕沟尽皆填平,接下来便进入了惨烈的城墙争夺战了。 数百架临时打造的云梯挂上城头,黄巾和流民们想着城内的粮食,不要老命地沿着云梯往上爬…… 华雄和王越带着守军,组成很多个小阵,每个小阵负责一小段城墙,将爬上城头的黄巾和流民全部杀死或打落城下。 双方激战半天,黄巾军死伤数千也攻不上城头,军心士气稍挫。 司马俱素有智谋,好今见黄巾士气有些不振,便对徐和献计道:“弟兄们和百姓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