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1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张角汇报。 “师尊,徒儿一直想不通,田峻为什么要这样做?”波才疑惑地问道。 张角慈祥地笑了笑,缓缓地问道:“徒儿有何想不通?” 波才道:“既然他知道了我的身份,那么,通常情况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报复杀人,第二种可能是碍于我们的势力退避三舍,躲得远远的。 可是,这小子却是既不报复杀人,也不退避三舍,而是选择蒙着脸将我们打一顿,丢下一句“古有掩耳盗铃,今有蒙面打人”,然后便扬长而去,这……究竟是何玄机。” 张角笑看摇了摇头道:“徒儿啊,论武艺,论战略军谋,你都是很出色了,但说到揣测人心这一道,你还要多加历练啊。” 波才恭敬地行了一礼道:“谢师尊教诲,还请师尊解惑。” 张角想了想道:“田峻这小子不简单啊,他这样做,有可能是在变相告诉我,他也在暗中做着跟我们相似的图谋!” 波才惊问道:“何以知之?” 张角道:“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对官府来说,其实已经无异于掩耳盗铃了,而田峻这小子以“蒙面打人”回应,岂非是在告诉我,他也如我们一般,对天下怀有不轨之心?” 波才还是有些不解道:“师尊,这样说,似乎……有些牵强……” “确实有些牵强。”张角接着道:“不过仔细想一下这小子这几年的所做所为,就不显得牵强了。而且,上次见面,这小子还说过与我们“志相同,道不相同”的话。” 波才想了一下道:“确实如此,据之前的情报,这小子在辽东大肆收拢流民,恐怕是……真有反心了。” 张角道:“所以,为师判断,田峻的这种做法有三个目的:其一是向我太平道示威;其二是告诉我们,他知道我们的图谋,但不想与我们为敌;其三是为自己留条后路,或者,甚至……有可能是在暗示我们将来可为盟友。” 波才再拜道:“师尊高赡远瞩,徒儿信服。” 张角点了点头,又道:“听说这小子的父亲做了东莱太守,在东莱这边,我们要早点布局,多放点心思。” …… 田峻并不知道,自己一个率性而为的主动,会被张角脑补出这么多内容。 在黄县等了五天之后,田峻终于等到了田晏的到来。 不过,却不是从海上来的,而是从陆上来的,因为海船还在抓紧建设中,暂时还不能满足大规模运兵的需要。 同来的还有成公英、王越和华雄,以及从辽东带过来的三千精兵。 …… 工作交接得很顺利,几天之后,新太守田晏正式上任。 在一切都安顿好了之后,田峻私下里对田晏道:“父亲,形势非常严峻,现在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峻儿为何会如此认为?”田晏初来乍到,还是不太清楚具体的情况。 田峻解释道:“父亲,太平道无孔不入,郡兵已不可用,郡中官吏也不可用,便是这黄县城中百姓,恐怕只要张角登高一呼,就会群起造反,此时如烈火烹油,只要一点火星,便会烈焰滔天,酿成大祸!” “情况竟危急如斯,为何朝廷却毫无所觉?”田晏大惊道。 田峻道:“朝中有识之士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十常侍中有人与太平道勾结,蒙蔽圣听,敢说太平道坏话的,均遭迫害贬谪!” 田晏其实也不傻,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开口问道:“那……就是说天下将乱。你刚才说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最坏的打算又是什么?”

第78章 略逊李广,百步穿杨

田晏一愣道:“你……你是何人?本将怎么从未见过你?”

华雄道:“回老主公:此人名叫太史慈,乃新晋民壮首领。”

“太史慈?”

田晏大喜道:“你……你就是太史慈?何时回城来的?”

太史慈施了一礼道:“草民是在黄巾之乱时才回黄县的,闻得田将军善待家人之事,甚是感激。只是草民不知,田将军何以知道草民?”

田晏大笑道:“这个本将也不清楚,只是听我那峻儿说,太史子义乃忠义无双之人,见子义外出无人照顾子义家人,便让人稍加关照,举手之劳,无需挂怀。”

顿了一下,田晏接着道:“突围求援之事,非同小可,要不,还是派人乘海船,绕道辽东传迅给田峻吧……”

王越道:“救兵如救火,岂可耽误,还是末将去吧!”

太史慈道:“王将军和华将军都不可轻离,还是草民去吧,况草民是青州本地人,熟悉道路,了解各地习俗和语言,行事起来也方便很多。”

“本地人,确实有不少优势。”田晏点了点头,又问道:“若你去,你欲如可行事?”

太史慈道:“内藏将军文书以证身份,外束蚁贼黄色头巾以乱贼视听,遇黄巾贼则以本地口音自称黄巾,遇官兵则以田太守之文书自证身份,如此行事,必无往而不利也。”

田晏看向王越,王越会意道:“此计甚妙,子义果然是智勇双全,只是,城外贼众数十万,恐难以破围而出啊。还是由本将亲自去吧!”

太史慈笑道:“愿与王将军一试身手。”

王越也不客气,与太史慈及众人下了城楼来到校场。马战步战都较量一番。

太史慈武艺虽好,却仍不是王越对手,只在王越手下撑过一百多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不过当田晏想要让王越去突围求援时,太史慈问了一句:“王将军善射乎?”

王越一愣,迟疑了一下道:“略懂……”

太史慈问道:“以王将军之能,骑快马冲阵,突破敌军重围不成问题,但若不善射,何以摆脱追兵?”

王越不服道:“汝之射技如何?”

太史慈傲然道:“略逊李广,百步穿杨!”

略逊李广,百步穿杨?好大的口气!

“略逊李广”!大汉朝数百年,谁敢说自己射技“略逊李广”?

而“百步穿杨”,则是出自春秋时的箭神养由基,据说能射中一百步外杨柳树的叶子!

田晏惊问道:“此话当真?”

太史慈道:“愿为将军试之。”

田晏让人砍来一株柳树,立于百步之外,将树中一片叶子涂成红色。

太史慈骑上战马,在校场中跑了一圈,来到百步线上时,扭身一个侧射,红色柳叶应声飘落而柳枝不断!

神乎其技啊!

这下连从不服人的王越也心服口服了。

田晏大喜道:“真智勇双全之将也!”

于是,田晏以自己所骑的草原千里马赠送给太史慈,又为太史慈送了一副上好的盔甲,为太史慈准备好文书和干粮盘缠,让太史慈休息一晚后再出发。

……

第二天早上,天刚放亮,临海堡城门打开一道缝隙,太史慈一人一马自城中出,如一道闪电般冲向黄巾军的连营。

此时正值黄巾军巡哨换岗之际,没有人想到会有一人一骑敢来冲阵。仓猝之间,便已被太史慈冲破了一半营地。

醒悟过来的一些黄巾军闻讯前来阻挡,凡与太史慈相遇者,无不被太史慈击落马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