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毕竟,动物毛皮制成的衣服,在保暖方面要比布匹强很多。” 田峻想了一下道:“对于高句丽方面的边市,除了用烈酒交换牛马羊外,还要将动物的毛皮和肝脏纳入交换的清单中。” “动物的毛皮……和肝脏?” 田丰不解地问道:“公子,这个收购动物的皮毛是为了冬天保暖,这……收拾动物的肝脏……又是为何?” 田峻道:“是为了晚上干活……” “荒唐!” 田丰怒了,没待田峻把话说完,就打断了田峻的话,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骂道:“公子虽然年岁尚轻,但已是朝廷高官,岂可如此儿戏?” “呃,田先生,你……你想到哪里去了?”田峻哭笑不得道:“如果是我一个人想吃动物肝脏,用得着向高丽人大量收购吗?” 田丰愣了一下,觉得也是——田峻总不至于为了晚上“干活”,吃那么多动物肝脏吧? “那……公子此言何意?”田丰不解地问道。

“雀蒙眼。”田峻道:“因为动物的肝脏可治雀蒙眼?” (夜盲症在古代被称做“雀蒙眼”,这是一种在古代很普遍的营养缺乏症。

由于缺乏维生素a,导致人的视网膜出现病变,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

而动物的肝脏,因为富含维生素a,正是治疗雀蒙眼的最佳“药物”!) “此话当真?!”田丰惊问道。

“千真万确。”田峻道:“我大汉百姓,多有患雀蒙眼者,其原因是缺乏肝脏里的一种营养,只要吃了些动物肝脏,雀蒙症就会痊愈。

那样,岂不是夜间就可以干活了。” “原来如此!”田丰道:“诚如是,则为辽东百姓之幸也!” “且慢!” 成公英愣了一下,大声阻止道:“所得之动物肝脏,当优先用于辽东将士!若军队没了雀蒙眼之困惑,便可夜间行军作战。

若用于夜战,以无雀蒙眼之军,打有雀蒙眼之军,岂不占尽优势!”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困扰古代人民数千年的夜盲症,从此不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 …… 关于辽东的垦荒问题 这近一年的时间里,辽东共开垦出稻田近两百万亩,其它暂时不能灌溉的旱地,也有一百多万亩,由于土地肥沃,这些早地用来种菽、粟、高梁,也是产量远高于其它州郡。

只是,那些俘虏的胡人消耗很大,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冻死累死的胡人俘虏竟达五千多人! “辽东的每一块稻田下,都埋着鲜卑人的尸骨!”——几百年后的某位学者如是说。

田峻不在意后人如何评说。

田峻在意的是,当乱世来临时能多救活多少汉人。

在太守府的例会上,沮授向田峻提议道:“耕地还是太少了,还得抓紧时间垦荒,俘虏累死了不少,能不能再去抓点?” 田峻闻言,立即又带兵到鲜卑草原转了一圈,带回一万多青壮男女。

素利被彻底打怕了,轻易不敢与田峻开战,只要汉军不是深入草原,素利都装做没看见。

周边胡人也不敢入侵,人口数量逐日增长,粮食和肉类食品源源不断地输入,辽河平原上大片大片的森林被砍掉,然后开垦成良田…… 辽东的形势逐渐趋于稳定和良性发展。

…… 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对辽东来说是很平静的一年,但是洛阳朝廷却是非常动荡的一年,天子刘宏耽于享乐,朝廷官员频繁变换,宦官与士族水火不容,疯狂角力。

先是司隶校尉阳球惩治宦官王甫和段颎,将王甫、王吉父子拷打而死,段颍在狱中“被”畏罪自杀。

随之,阳球又准备惩治曹节,曹节惧怕,不敢出宫休假,遂向灵帝进谗言,说阳球为官严酷,不宜任司隶校尉一职,灵帝竟以阳球为卫尉。

阳球闻知,苦苦请求灵帝再让他任职一月,以便为国家除去奸恶,灵帝不许。

于是宦官势力复盛,不久曹节又加领尚书令,权势更大。

接着,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尚书刘纳等谋诛宦官曹节。

因谋事不密被曹节获知,曹节威吓、收卖陈球岳父程璜,尽得刘郃等人之谋。

于是,曹节向灵这诬告刘郃等人与诸王交通,图谋不轨,灵帝大怒,将刘郃等人下狱处死。

再接着,阳球又因为与司徒刘郃等人谋诛宦官事泄,获罪下狱,被诛杀! 这其间也发生了一件比较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桥玄任太中大夫;其子外出被歹徒劫为人质,歹徒要求出钱交换人质,桥玄瞋目大呼:“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 下令军士不管儿子死活,冲上去将歹徒全部杀死,桥玄的儿子也死于歹徒之手。

然后,桥玄上奏皇帝:“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由是劫质遂绝。

…… 因田峻身处辽东,洛阳的事鞭长莫及。

朝廷的动荡变化,对辽东也没什么大的影响。

期间蔡邕向朝廷申诉,被免罪,但碍于其得罪的宦官曹节权势更大,也不敢回洛阳求职,为了避祸,索性仍旧呆在辽东著书。

原本历史上的蔡邕避祸江东,也就变成了避祸辽东。

田晏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索性将辽东太守府的事情,全部交给田峻打理。

而田晏自己,则只是顶着个太守名份,过起了钓鱼遛鸟的晚年生活。

…… 一晃又是三年过去,至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朝政更加腐败,曹节虽然病死了,张让等宦官势力却达到了极盛。

十常侍更加无所忌惮,各起高宅大第,规模同于皇宫,其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残害百姓,贪暴胡为,无人敢问,天下怨声四起。

巨鹿郡(今河北宁晋)人张角以“太平道”传教已有十余年,拥有徒众数十万,遂将徒众分为三十六方,“方”各为一部,大方统众万余人,小方统众六、七千,方各有首领。

命人传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准备起义。

时大方首领马元义等先收合荆(今湖南常德东北)、杨(今安徽和县)二州徒众数万人,约期在邺城(今河南东北)起事。

马元义又来往于京师洛阳(今河北临漳西南),联合宦官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定次年三月五日内外俱起! …… 辽东襄平,寒风呼啸,冰天雪地。

军营的校场,两条赤着上身的魁梧大汉正在挥汗如雨,各持刀戟对战,但见刀光如虹,戟影如龙,疾如风,徐如林,攻如烈火,守如山岳。

两人苦战良久,胜负难分。

突然,那年岁较大的中年大汉大叫一声:“看刀!” 刀柄在地上一触,整个人凌空跃起,一式力劈华山,刀光带出一道残影直奔年轻的大汉肩膀而来。

刀速之快,匪夷所思,此时又正值年轻大汉转身之际,隔挡不便。

眼看那年轻的大汉避无可避就要死在刀下,却见那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