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上千年的优选粮种的结果。
殷氏父子种的水稻,因为有田峻的指导,也达到了三石,相当于90公斤,远高于这个时代的63公斤! 除此之外,也有十几个俘虏种的水稻达到了殷氏父子的同等产量,只是时间稍微置后了几天而已。
田峻下令将在收割期内成熟的那些稻种全部分类存放,用于来年复种,以期挑出最优质的稻种来。
…… 田丰和沮授震惊了!所有人都震惊了! 从没想到辽东真的可以种稻子! 更没想到田峻在辽东种出来的水稻,可以将水稻产量超过冀州亩产的两倍! “这是千秋功业啊!虽圣人亦不过如此!”蔡邕仰天嗟叹。
田丰满眼含泪地给田峻施了一礼道:“这是活人无数的功德啊!下官代表辽东百姓……哦不,……代表天下百姓感谢少将军的厚德啊!请少将军受吾一礼!” 天下百姓……轮到你来代表么? 强忍着到了嘴边的吐槽,田峻扶起田丰道:“田伯父谬赞了,晚辈只不过是在田伯父的严厉管教下,做了一件小事而已,哈哈……” 田丰想到平时多次喝斥田峻不务正业,心存歉意,又要向田峻行礼道歉,却被田峻用力扶着道:“田伯父何须客气,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先生为人刚直,正好可以做为晚辈的一面铜镜!” 话声未落,蔡老夫子在一旁惊呼道:“咦,精僻!这是哪个古人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呃,这是一个叫李世民的老头说的。”田峻一脸认真地说道。
田丰感动不已,执意给田峻行了一个大礼道:“公子之才德,古今罕见也!确如伯偕所言,虽古之圣人,亦不过如此!” 沮授也嗟叹道:“论领兵作战,公子斩檀石槐破高句丽王子,恐怕当年霍嫖姚也不过如此。
论技艺,炼铁、种稻,虽公输般不及也,论公子这德行……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只可惜当今陛下……陛下若是能够以人为镜……唉……” 沮授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成公英心中一动,乘机接腔道:“听说……听说陛下卖官益甚,更耽于享乐,早先曾从宫中传出流言,言陛下于裸游馆中,半月之内宠幸120余人,这天下……再这样下去,恐怕……恐怕百姓又要遭殃了……” 成公英对朝廷本无忠心,又是被田峻从草原所救,心中早已认田峻为主,自然也猜到了田峻的一些心思,因此,才故意说出这段话来,想看看田丰和沮授的反应。
田丰和沮授是何等聪明之人?两人对视了一眼,还是摇了摇头。
田丰岔开话题道:“这要是多开些稻田出来,就可以多养活些人口啊?!” 沮授也道:“要是将辽东和辽西之间的辽河平原开垦出来,养活数百万人口都不成问题啊!” 田丰和沮授所不知道的是,他讲这一块地方,正是闻名后世的“北大荒”产粮区! 而来自后世的田峻知道,东北产粮区可不止有“北大荒”。
而是整个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或关东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
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
地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非常适合粮食的耕种。
后世的中国,东北四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的三分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也就是说,在后世,东北的粮食养活了超过四亿的中国人口! 而大汉朝现在才6500多万人,只要将东北的粮食开发好了,养活全汉朝百姓都不成问题! 在汉末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 呃……,当然是人才最重要,然后呢?然后便是粮食。
除了人才,便是粮食最重要。
有了粮食就有人口,有了人口就有实力。
而汉末人口从6500万降到3000万,死掉的3500万人,至少有2500万以上是饿死的! 少饿死点人,为民族多保留一份元气!才能确保不会再出现五胡乱华的悲惨剧面! 这才是……为什么田峻要选择辽东做为种田称霸的基业所在地的原因!! …… 田峻见田丰和沮授岔开话题,也假装不知,转头看向辽河平原上茂密的原始森林,开口说道:“我需要人手来垦荒造田,需要很多很多,各位可有办法?” 田丰想了一下道:“下官有个办法,可助小将军获得垦荒的人手。” “请田伯父指教。”田峻诚恳地说道。
田丰道:“可由田太守向朝廷上疏:其一,将各地需要流徙的犯人送往辽东安置;其二,将冀州和幽州无地可种的流民,也送往辽东安置。” 田峻想了一下,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
只是辽东种水稻及其产量多少之事,不必跟朝廷提起,否则,必引来各方势力角逐争斗,那样一来,我们便不能在辽东安心发展了。” 田丰点了点头,对田峻道:“我有一言,不吐不快,又恐让小将军为难。” 田峻心中一动,随即笑道:“这有何难?田伯父但说无妨?” 田丰道:“愿闻小将军之志。” 尼玛,我能告诉你我想造反吗?还当着这么多的人说? 田峻脸色一正,郑重地说道:“本将之志,欲为大汉之蕃篱也。
然,当今朝政黑暗,相互倾轧,若不积蓄实力,难遂心中之志。
故此才来辽东发展,先求自保,再图报国。
如今才稍有小成,若是闹得天下皆知,那本将恐怕连自保都难了。
所以,但凡辽东之成就,最好是先不予上奏朝廷,待吾之实力壮大,可在朝廷倾轧中得以自保时,再宣之天下不迟。” 田丰和沮授都对田峻行了一礼道:“田将军之志,亦吾等之志也,愿鼎力助之!” 言语之中,已将之前的“小将军”换成了田将军。
从此之后,除了华雄和柳毅叫田峻为主公外,其它人都称田峻为田将军或公子,而田晏同志,则“一夜变老”,被称为田太守或田老将军。
之后,沮授又向田峻献计道:“要大片垦荒,绝非易事,当用胡人战俘为之。
现在胡人战俘不够,何不去扫荡鲜卑草原,抓些鲜卑青壮前来垦荒和挖矿?” 田峻大笑道:“先生之言,正合吾意!” 言语之间,将之前的“沮伯父”换成了“先生”。
从此之后,无人再称田峻为小将军,田峻也不再称与田晏同辈的人为伯父,呃……除了……除了小白菜的父亲蔡邕……
第49章备战思良将
柳毅交给田峻的,正是“黑冰阁”打探到的太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