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快!

老虎前爪着地,在地上轻轻一触,立即人立而起,两只前爪闪电般交替拍向田峻。这出爪速度,恐怕比拳王泰森还快!

田峻递出的长剑被虎爪拍个正着,一股大力传来,长剑脱手飞出。

田峻大惊失色,自己全力刺出的一剑,竟被老虎一爪拍飞,光这一爪之力,就不是人类可以匹敌!

什么武松打虎,典韦打虎,通通都是骗人!骗人!骗人!

施奈庵,罗贯中,你们害死我了……呜呜……

第39章 惊喜殷氏三父子

田丰是敬业的,至黄昏时酒醒之后,便连夜来找田峻。 首先是好说歹说苦口婆心地一顿劝谏,迫使田峻将卖酒之利的分成改成三七分,即辽东府库占七成,田峻的破虏将军府只占三成。 接下来,两人又在一起谈了生产销售的事情。双方约定:关于酒的蒸馏加工部分由田峻安排柳毅负责,其它购粮、酿造、销售等环节主要由太守田晏和郡丞田丰负责,田峻只做辅助。 在销售渠道方面,其实是不用太担心的,田丰和沮授都是出自大世家,田丰更是在洛阳做过几年京官。因此在短期之内,是不用担心销售问题的。 之后,根据田峻的建议,辽东烈酒根据酒度高低分成三种,第一种最烈的酒度约55度的,取名“酒鬼醉”,第二种酒度约为45度的,取名“酒仙醉”,第三种酒度得为35度的,取名为“罗汉醉”。 然后,将酒鬼醉、酒仙醉、罗汉醉统称为“辽东三醉”。 除此之外,为了迎合市场,田峻又为田丰提供了后世的一些销售理念,包括:一,精美高档包装。 二,特供酒如“虎鞭酒”,“人参酒”等等。 三,限购限售的促销理念。 四,广告效应 这些层出不穷的营销理念,听得田丰佩服不已,长声嗟叹道:“将军如此年少,却深谙坑蒙拐骗之道……真是天生的奸人啊,若是去从商,恐怕比陶朱公犹有过之……” …… 酿酒的事安排好了之后,便是该处理试种东北稻米的事情了。否则农时季节错过了,就得等到明年才能试种了。 襄平大战之后,襄平以东各县仍在高句丽人手中。田峻将收复辽东各县的事情全交给田晏处理,由田晏带着黄忠和鞠义等人去扫荡襄平以东各县,而田峻自己,则集中精力专门负责辽东水稻的试种事项。 …… 辽东试种水稻,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稻种的问题。 由于辽东特殊的气候条件限制,使得辽东的水稻必须具有耐寒且生长周期短等特点,所以从中原地区带来的稻种,应该是不适合在辽东种植的。要在辽东种水稻,稻种就得先从朝鲜半岛去弄,但最好的稻种,是在日本的北海道! 农村出身的王耕(田峻),对东北水稻的历史一直比较关注。 据田峻所知,吉林大米历史文化悠久,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卢城之稻就已享誉华夏。唐王朝时的藩属国渤海国就在今天的吉林省境内,渤海国的王都中京显德府和府领卢、显、铁、汤、荣、兴六州均在吉林省境内。当时的卢城之稻就是今天的吉林大米。 中国近代有确切记载的东北水稻,是由逃难进入东北的朝鲜人试种并推广起来的,而后来高产的良种,则是从日本北海道引种过来的。 不过,此时的北海道未必有稻种,即使有,也不一定能弄到,看来只能用朝鲜的稻种了。 朝鲜的稻种亩产只能做到150公斤左右,但相对于汉朝的平均亩产63公斤,已经是高出了一倍多了。再考虑稻种的选种进化,田峻估计,朝鲜的稻种在汉末,即使用上后世的曲辕犁深耕、浸种和烤田等技术,也只能达到130公斤左右。 不过,也足够了!比汉末的亩产63公斤高了一倍! 东北平原只要稍微开发一下,广种薄收,足以养活上千万人。 …… 关于古代朝鲜是否有稻种的问题,田峻一点都不担心。 朝鲜(韩国)有着13万年以上的水稻种植历史,虽然中国的江南地区15万年前就有种植水稻的历史,但自大的韩国人依然“自称”是全宇宙水稻种植最早的国家。 好吧,暂且不管韩国人是如何自大,凡事有利有弊,也正因为韩国人的这种“自大”,使后世的田峻了解到朝鲜在这个时代是有水稻种植的。 然后,就是要如何获得稻种,田峻把主意打到了那六千多高句丽俘虏的身上。 高句丽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汉人同胞,有些甚至本身就是被高句丽占居的乐浪郡的汉人。 田峻首先让人将长相与汉人相似的人挑出来,清点一下,竟然有两千多人。田峻将这些人单独关押到一个俘虏营中。 田峻让人在这个俘虏营的中间搭了一个台子,台上放了十几个装满东西的箩筐。 然后,田峻施施然地走到台上,对俘虏们说道:“我把你们找到一起来,是因为你们的长相与汉人一样,所以,我想放了你们!” 就因为长得与汉人一样,就要放了我们? 俘虏们一片哗然,纷纷窃窃私语。 田峻很满意这先声夺人的演讲效果。 待俘虏们的议论声稍微平息了一下,田峻又道:“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 呃,神转折!原来是有条件的! 俘虏们有些失望,但听得更专心了,大家都想听一听是什么条件。 田峻一脚将身边的箩筐踢倒一个,再一脚又踢倒一个,从箩筐里倒出来的,全是一串串的五铢钱! 然后,在俘虏们热切的眼光中,田峻开始谈正事: “各位兄弟,你们在家中有种过水稻的,请到左边站好,没种过水稻的站在右边。” 很快,俘虏们便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代表种过水稻的左边人数稍少一些,只有大概六百人左右。 田峻面向这六百多人道:“你们中间,有父子兄弟亲人都在这里的,站到最前面来。” 人群骚动了一下,很快便有五十多人站到了前面。 田峻接着道:“本将欲在辽东试种水稻,现在急需稻种,你们有亲人同在这里的,留下一人为质,另外一人回去给本将购买稻种,按时带稻种返回的,赏三千钱,自己和亲人也可立即获得自由。” 说罢,田峻又转向所有的俘虏道:“你们所有的人,都需要为本将种稻一年,一年之后,本将就会放了你们。 在这一年里,本将也不会让你们白忙,本将会给你们丰厚的薪金,如果有人试种的水稻让本将满意了,赏三万钱!” 三万钱! 这可是很多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俘虏们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待俘虏们的讨论声稍稍平息之后,田峻又道:“为了表示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