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地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非常适合粮食的耕种。

后世的中国,东北四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的三分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也就是说,在后世,东北的粮食养活了超过四亿的中国人口!

而大汉朝现在才6500多万人,只要将东北的粮食开发好了,养活全汉朝百姓都不成问题!

在汉末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

呃……,当然是人才最重要,然后呢?然后便是粮食。除了人才,便是粮食最重要。

有了粮食就有人口,有了人口就有实力。

而汉末人口从6500万降到3000万,死掉的3500万人,至少有2500万以上是饿死的!

少饿死点人,为民族多保留一份元气!才能确保不会再出现五胡乱华的悲惨剧面!

这才是……为什么田峻要选择辽东做为种田称霸的基业所在地的原因!!

……

田峻见田丰和沮授岔开话题,也假装不知,转头看向辽河平原上茂密的原始森林,开口说道:“我需要人手来垦荒造田,需要很多很多,各位可有办法?”

田丰想了一下道:“下官有个办法,可助小将军获得垦荒的人手。”

“请田伯父指教。”田峻诚恳地说道。

田丰道:“可由田太守向朝廷上疏:其一,将各地需要流徙的犯人送往辽东安置;其二,将冀州和幽州无地可种的流民,也送往辽东安置。”

田峻想了一下,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只是辽东种水稻及其产量多少之事,不必跟朝廷提起,否则,必引来各方势力角逐争斗,那样一来,我们便不能在辽东安心发展了。”

田丰点了点头,对田峻道:“我有一言,不吐不快,又恐让小将军为难。”

田峻心中一动,随即笑道:“这有何难?田伯父但说无妨?”

田丰道:“愿闻小将军之志。”

尼玛,我能告诉你我想造反吗?还当着这么多的人说?

田峻脸色一正,郑重地说道:“本将之志,欲为大汉之蕃篱也。然,当今朝政黑暗,相互倾轧,若不积蓄实力,难遂心中之志。

故此才来辽东发展,先求自保,再图报国。如今才稍有小成,若是闹得天下皆知,那本将恐怕连自保都难了。所以,但凡辽东之成就,最好是先不予上奏朝廷,待吾之实力壮大,可在朝廷倾轧中得以自保时,再宣之天下不迟。”

田丰和沮授都对田峻行了一礼道:“田将军之志,亦吾等之志也,愿鼎力助之!”

言语之中,已将之前的“小将军”换成了田将军。

从此之后,除了华雄和柳毅叫田峻为主公外,其它人都称田峻为田将军或公子,而田晏同志,则“一夜变老”,被称为田太守或田老将军。

之后,沮授又向田峻献计道:“要大片垦荒,绝非易事,当用胡人战俘为之。现在胡人战俘不够,何不去扫荡鲜卑草原,抓些鲜卑青壮前来垦荒和挖矿?”

田峻大笑道:“先生之言,正合吾意!”

言语之间,将之前的“沮伯父”换成了“先生”。

从此之后,无人再称田峻为小将军,田峻也不再称与田晏同辈的人为伯父,呃……除了……除了小白菜的父亲蔡邕……

第35章 辽东田晏陷重围

“此话当真?”田丰和沮授几乎同时问道。 亩产增加一倍,这还得了? 可以养活多一倍的人口,千秋功业,莫过如此! 田峻笑了笑道:“可在辽东试之!” “辽东也可以种水稻?”沮授问道。 田丰也道:“据我所知,燕山以北,是不种水稻的。” 田峻笑了笑道:“不种水稻不等于不能种。高句丽可种水稻,辽东自然也可种,而且,辽东土地肥沃,亩产只会更高。 沮授道:“那,要不咱们带多点稻种过去。” 田峻道:“稻种可以带一些去试种,只是冀州的稻种,未必适合于辽东,辽东所需稻种,须得从高句丽手中去获得。” 田丰道:“那还不快点赶路,休要误了农时!” “无妨,辽东农时稍晚,还来得及。不过,我们也是得尽快赶路了。” 说罢,田峻也不再耽搁,稍做收拾,便与沮授、田丰回到沮授家中,歇息一晚之后,会合了大队人马,一路向辽东而去。 接下来,行军速度很快,由于都是有马代步,用三天时间便赶到了柳城。 柳城现在晏昭带着八千人在驻守。 柳城的位置非常重要,田晏手上总共只有三万人马,却在辽西的柳城留了八千人驻守,由此可见柳城的重要性。 此时的柳城,是位于卢龙道北部的最重要的节点城池。 其重要性在于:在汉朝这个时候,从幽州去辽西、辽东,有……且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卢龙道! 由于“横北郭”的燕山山脉的阻隔,历史上进入辽西辽东也只有三条路: 其一,走卢龙塞(即今喜峰口)——在宋朝之前只有经卢龙塞走卢龙道这一条道可走。 其二,走古北口——这是辽国兴起之后才开劈出来的道路。 其三,走山海关(也叫沿海道)——这是到明朝之后才开劈出来的道路。 在这三条道中,走沿海道(山海关)最近。 但是,在汉朝这个年代,沿海道还是原始森林,而且有很多地方还浸在海水里。 古北口次之,但是古北口这条道要到宋朝时,才由辽国开辟出来。 所以,现在唯一能通中原的,就只有卢龙道(喜峰口)这一条路可走了! 因此,在卢龙道这一路线上的“上中下”三个节点——柳城、松亭关(卢龙关)、蓟县,就显得非常关键。 而柳城,便是卢龙道上部(北部)的节点城池,其对于辽西辽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也正因为如此,田晏才在柳城留下了重兵驻守。 …… 田峻一行在柳城休整了一个晚上后,于第二天赶到辽西的郡治阳乐。 驻宁阳乐的是鞠忠。 田晏给阳乐留了四千人马! 得知田晏的兵力分配情况,田峻开始有些担心起来! 田晏一共才三万人马,在肥如放了二千,在松亭关(原卢龙关)放了二千,在柳城放了八千,在阳乐放了四千,田峻带走了一千。 这样算起来,随田晏去辽东的顶多就是一万人马! 而辽东群胡环视,高句丽,夫余,鲜卑,乌桓等等,哪家胡人都能出兵五万以上! …… “老爸,你可千万别挂了!” 田峻心急如焚…… 必须立即带兵前去增援! 救兵如救火! 夏育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因夏育有三千北军随同上任,夏育便让田峻将鞠忠的四千兵力全部带走 于是,田峻赶紧整合自己的亲卫和鞠忠的兵力,一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