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4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峻竟然言之凿凿地指出了孙权在孙绍府上安插了四十八名奸细,其中十五人为护院,二十人为佣仆,五人为丫环,八人为杂役!

……

这么多流言在江东盛行,全都直指孙权的软肋——得位不正!

既然得位不正,还有这么多阴谋论在流行,那么……这些曾经认孙策为主公的人,是否还要将忠心继续奉献给孙权呢?

现在的江东,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甘宁也不例外。

甘宁没有杀死那三名小兵,纵然是因为身上穿着那三名小兵脱下的衣服,让甘宁不忍下手,更重要的是因为对孙权的忠心没有稳固,要不,也不会主动说自己是“大鱼”,并让那小兵带自己来见田峻了。

如今见田峻如此善待江东战俘,又如此信任和器重自己,自然是免不了心折。

但是,甘宁是对孙策有忠心的!

所以甘宁并没有马上答应田峻,而是开口说道:“如今江东水师主力已毁,江东水系必将尽受田将军的炎黄舰队掌控,将军若取得江东,将如何对待孙伯符幼子及亲眷?”

田峻闻言,心中一动,立即意识到……这不是甘宁一个人想知道的问题,而是江东很多人,尤其是孙策的亲信旧部都想知道的问题。

分裂江东!

没错,就是分裂江东,将江东的人心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孙绍的支持者,另一部分是孙权的支持者!

江东本已势弱,若是内部再出现分裂,那么在往后与孙权的争战中,田峻将会轻松很多。

而且,江东地域辽阔,若是逐城攻打,那将耗费很多时间和财力物力,但是,若是让江东集团分裂,则很多郡县都可能会迎风而降,甚至主动前来投靠。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

想到这里,田峻立即脸色一正,对甘宁道:“本将去年出征丹徒时说过的话,兴霸可有耳闻?”

甘宁愣了一下,问道:“将军说的是……伯符托梦?”

“没错!”

田峻一本正经地胡诌道:“田某在丹徒城下所言,绝非胡诌!孙伯符被害之后,确实曾经托梦于本将,说是留下孤儿寡母倍受碧眼儿虐待,又说碧眼儿想要盗嫂杀侄,让本将务必看在当日的交情上,代为照顾孙绍及其亲眷。

所以,若是能取得江东,伯符兄之妻子,吾必亲养之!”

……

第509章 反击之策

养其妻子,对田峻来说,其实是……垂诞大乔(桥)的美色!

汉末民间有言:“江东有二乔(桥),河北甄宓俏。”

这二乔(桥)之美,自非寻常。

关于二乔,其实应该叫二桥,这两名绝色女子本姓桥,三国演义中误为乔。而且这两名女子并非孙策和周瑜的正妻,而是妾。

史载:孙策“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在古代,“娶”为正妻,“纳”为妾室。大小二桥都只是孙策的俘虏,被孙策和周瑜强纳为妾。而且,孙策纳大桥之后不到一年就死了,大桥也没有孩子,当时已经五岁的孙绍,乃是孙策正妻之子。

孙策纳大桥时,大桥才十五岁,不到一年孙策身亡,现在孙策已死了三年,也就是说,大桥现在也才十九岁。

来自后世的田峻,看过《铜雀台赋》,其中有一句:揽二桥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所以,听到大桥之名,便生出了猎艳之心。

但是,“养其妻子”这句话听在甘宁耳中,那反应却是就不一样的。

甘宁认为,田峻是尽了与孙策的朋友之义!

妻子,指的是“妻妾”和儿子。在古代,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没有人会很在乎一个死了主人的侍妾,甘宁等孙策旧部更在乎的是孙策的儿子……孙绍。

因为受到种种流言的影响,甘宁等人其实都私下里认为孙绍迟早会被孙权所害。

如今田峻势大,如果田峻攻下江东,那么田峻如何对待甘宁等人的旧主……孙策之子的态度,也就成了甘宁等人非常关心的事情了。

而田峻一句“养其妻子”,刚好说到了要点!

甘宁听了田峻这句话之后,终于放下心中的包袱,对田峻道:“甘某愿奉将军为主,但甘某有三个条件,须与将军相约在先。”

田峻闻言大喜道:“兴霸尽管直言。”

甘宁站直了身子,一脸正色地说道:“吾欲与将军约定三事:

其一,伯符有一子二女,将军若平定江东,断不可加害,须厚待之,

其二,孙氏族人若降,将军只宜诛其首脑,须得宽待其家人。

其三,甘某可以为写信给伯符旧将,劝说他们归附将军。但是否与江东军做战,将军不可相强,得让甘某自决。

若将军能答应,甘某贱躯愿听将军驱使!”

“这有何难?”田峻大笑道:“能得将军相助,莫说只有三个条件,便是十个八个,亦无不可。”

甘宁见田峻答应,遂降。

……

再说那吕蒙,乘乱抢了条快船逃到岸上之后,回头看向满江烈焰,号啕大哭!

左右一同逃出来的亲兵苦苦相劝,吕蒙才止住哭声,拔剑歃血发誓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随后,吕蒙一面派出亲兵七百里加急向孙权报信,一面收拢逃到岸上的残兵,得五千余人。

出征六万人,如今仅剩五千余人,当真是十不存一!

在收拢残兵之后,吕蒙又派出亲兵传讯江东各郡,严令凡是江河湖海边上的地区,都要加紧备战,以防田狐狸的“炎黄水师”偷袭。

随后,吕蒙便带着这五千多残兵,星夜赶往丹徒城。

为什么是赶往丹徒城呢?

这是为了护住孙权的退路!

如今的孙权,已率十五万大军从丹徒渡江到广陵,并杀入了徐州腹地东海郡,正在攻打东海郡的治所……郯城。若是丹徒再被田峻攻破,孙权要想退回江东,就麻烦很多。

所以,吕蒙现在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为孙权守住退路。

丹徒是长江边上的军事重镇,孙权留在丹徒的守将乃是深得孙权信任的江东后起之秀潘璋。

潘璋是在孙权十五岁时任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时就开始跟随孙权的,是孙权的绝对的铁杆亲信。

而且,潘璋这人很不简单,历史对他的评价是……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在江表十二虎臣中,是跟随孙权最久,也最得孙权信任之人。

……

当吕蒙赶到丹徒城时,丹徒城的潘璋,早已得到了江东水师惨败的消息,此时正在指挥着手下将士加固城墙,积极备战。

在见到吕蒙之后,潘璋立即破口大骂道:“竖子无能,乃至主公数万水师毁于一旦,有何面目活于世间?”

吕蒙失声痛哭道:“吾自知必死,不劳文珪(潘璋字文珪)操心。待见了主公,禀明此战利害,便会自戗于主公身前!”

潘璋闻言,依旧余怒未消,厉声喝问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