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百姓们过的那叫一个惨啊。
我们听说吴王揭竿而起要为百姓们谋一片能安身立命的天地,很是钦佩所以特赶来相助。”
吴卫听着他们在那恭维自己也不出声,只是安静的听着。
“不知道几位要怎么相助我呢?是出人还是出钱?
还是两者都有?”吴卫看着他们几个问,这下可把他们几个给问住了。
不是说投靠吴卫就有一箱金子吗?难道周恙那边的消息有误?
吴卫看着他们脸上表情的不断变化心里很是开心。
“不才手里有两万人马,虽然不能算是精锐之师,也正好可以给吴王当个先锋军。”穿紫色衣袍的李离原反应最快,说完就单膝跪地向吴卫行礼。
其他几个人纷纷效仿都说自己有两万人马。
吴卫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别的也不用问了,就单看这些人的表现就知道飞燕国也将不长久了。
臣子已经没有一点点想要为自己的君主着想的思想,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和出路。
四个人奇怪的看着吴卫在那笑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话。
“行,我吴卫也是一个粗人不怎么会说话,既然你们这么有诚意,那我就接受你们了。
至于要怎么安排你们我暂时还没有想好,要不先委屈你们在这梦城里小住几日。
容我好好想想?”
那四个人不知道这是吴卫给他们几个下的圈套,连忙点头答应。
吴卫拍了几下手掌,进来几个高大的汉子,把四个将军直接就捆了起来,嘴巴里塞了破布给拖走了。
吴卫接受的是他们手里的两万人马,至于他们本人吴卫觉得还是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了。
今天他们能背叛飞燕国国主投靠自己,明天就能为了新的利益投靠被人而出卖自己。
这样的人可不敢收在自己的麾下。
派出来五个领队将军,一个归顺,四个被捆,人马一个不剩全部都归吴卫。
这消息传到王宫国主听到后扶着御书案差点就没站稳,一口老血堵在嗓子眼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奇耻大辱啊!”国主拍着书案大叫着,这出师不利,还没动手就全军覆没了。
周恙固然可恨,那四个被捆的将军更加愚蠢,自己送上门去给人家捆。
国主没有其他想法了,只有一个想法:这是天要亡飞燕国啊。
旁边的宫人看着国主的样子想要过来扶他又害怕他骂自己,就那样斜着身子站立,准备随时过来扶。
“给孤王把左相叫来。”国主抓起书案上盖着的桌布,恨恨的喊着。
宫人立刻出门去传话,然后又急忙赶回来。
“主上,喝点水吧?”有个小宫女按照平时的时间过来送水,被国主一个眼神给瞪回去了。
等了一个多时辰,有个宫人小心翼翼的走过来低头小声的回禀国主说左相上吊自杀了。
这个消息比那几个蠢货投降吴卫还让国主震惊。
“为什么自杀?”国主刚坐下去又站起来,这次他拍桌子的力气都没了。
以前他不待见左相,是因为左相这个人不会溜须拍马,尽说国主不爱听的话,转挑国主喜欢的大臣进谏披露他们做出的恶事。
一来二去国主就越来越不喜欢左相。
左相还是依然我行我素,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也不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恰当。
后来加上白安岩和左相不一心又挑事,国主就愈发的讨厌左相。
可是关键时刻,国主才想到左相应该是飞燕国里为数不多的可以帮国主分忧的老臣。
现在这为数不多的忠臣却上吊自杀了,等于说国主现在连个忠心的大臣都没有了。
真正的孤家寡人可是很凄惨的。
慢慢陷入绝望中的国主,也没有力气和心思去骂谁,呆呆的坐回原位,空洞的眼睛看着自己面前堆着的奏折。
这些大臣们要么要银子说要建这个建那个,老百姓们过不好,根基不稳对国主很不利。
所以国主基本上都会满足他们的愿望,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大臣们也不再要银子。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头铁的主
想着自己家的基业就要毁在自己手上,国主的心情也很沮丧和无奈。
但凡他有点能耐,也不会把飞燕国治理成这个样子。
但凡他能大度点,几个兄弟也能活到今天可以帮自己分忧。
可惜这些也只能在国主的脑子里想一下而已,现实就是现实,必须要面对。
左相不在了,剩下的臣子中也没有能让国主可以相信的人了。
想了想,这日子还得过,只要吴卫一天没有功进这王宫里,那他还是这飞燕国的国主。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国主无精打采的坐在王位上想着自己的心事。
结果就有一个大臣站出来大声的要求国主可以允许他带兵去铲除吴卫这些反贼。
国主一愣,这声音听着有点陌生,这个时候朝中还能有人胆敢站出来,这简直就是奇迹。
看着下面的臣子,国主微微闭了一下眼睛,这个人他有点印象,好像是刚到京都任职不久的一个四品官,而且还是个文官。
“爱卿,带兵打仗是武将的事情。”国主无奈的叹口气,这人怕不是个傻子吧?
自己剩下的兵马已经不多了,可不能给这样的人带出去随意的给嚯嚯掉了。
“回禀主上,微臣自幼跟随外祖父研习兵法,并学得一些拳脚功夫。
这些年我们飞燕国也算是国泰民安,微臣才没有报考武将。
当臣得知那吴卫小儿竟然敢冒犯我主,做谋反的事情,人人得而诛之。
臣义不容辞!”
这个家伙说的一套一套的国主听完后心里太舒服了,这真的是自己的知己了。
很快,国主就把这个四品官员提升为三品,并封了一个将军的头衔给了他三万人马。
虽然飞燕国现在包括边境还有三十多万兵马,可国主也不敢随意给这么一个毛遂自荐的人很多。
万一要是和之前那几个货一样,国主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挺得住。
边境的人马暂时不能动,万一要是有人趁机对飞燕国虎视眈眈,那就内忧外患了。
陈思齐之所以这个时候出面就是想着借机博得国主的重视。
对于吴卫他其实很看不起的,一个土匪头子而已,目前不过是借着势头取得一些看似有利的成功。
真正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吴卫其实没有什么胜算。
在陈思齐的眼里,吴卫的那些人马就像散沙一样,没有凝聚力。
首先来源就很复杂,有原本的土匪,有普通的百姓,还有朝廷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