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3 章(1 / 1)

不拼爹时代 在人间渡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做法让张谨行彻底的给征服。

吴明仁在山上没有下来,他说自己不参与吴卫的大业,只希望可以像个蝼蚁一样默默的在角落里活着。

吴卫也不勉强他,知道他心里有道坎还没有过去。

而且这是和自己祖宗基业作对的事情,吴明仁似乎不太合适参与进来。

而百姓们对于吴卫的人马和接管并没有太多的反应。

其实只有城里的百姓们亲眼看到吴卫的人马冲进城里,城外和乡下的百姓们压根就什么都不知道。

城里的百姓恐慌了一上午,因为人马进城后并没有对百姓进行任何行动。

很多店铺吓的关门闭户,百姓们都忐忑着想着门路要逃出城。

结果到下午张谨行作为梦城主管官就开始出面张贴告示,告示百姓不必恐慌,该干嘛干嘛,这次接管的是吴卫的人马。

对于吴卫,这两年在飞燕国的名气已经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了。

“侠盗”,“义匪”,“上天派来的神”等等都是穷苦百姓们给吴卫起的外号。

一听说是吴卫的人马,百姓们不仅不恐慌了,还有个别的拿着红布到大街上挥舞表达自己的开心。

而朝廷的反应也让吴卫想不通,原本的官员和捕快之类的官员和在编人员吴卫杀了大部分,留了一小部分出去给朝廷报信。

因为吴卫要让朝廷知道自己已经揭竿而起了。

接下来就看朝廷的反应,吴卫再决定是继续攻城略地还是把自己的根据地发展起来。

结果一天过去了朝廷没有任何反应。

吴卫也东梦也不敢掉以轻心,梦城四周都有专人值守,观察四面的情况。

其实朝廷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家想的不是怎么解决问题,大多数官员想的是自己的退路。

对于吴卫他们知道的消息仅限于有巨额宝藏,有神功护体,还有不明神兽是坐骑。

对于朝廷,他们这些为官十几二十几年的人,自然清楚当今国主是个什么样的君主。

朝廷中有无可以和吴卫抗争的将军。

这些情况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能看清楚,所以他们才会犹豫。

但是那些为官三十多年甚至更久的人就没有顾虑,直接进宫去找国主商讨怎么镇压吴卫的事宜。

为官越久越能清楚一个朝廷的内核和本质,无论谁当国主结果都大差不差的。

因为他们并不想当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只想着自己怎么升官发财,换了吴卫当国主他们可能会比现在更惨。

国主听到消息后很淡定的该干嘛干嘛,不然还能怎么办?

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朝廷中都是一些什么酒囊饭袋,遇到吴卫这样的对手,只能靠拖延或者看有没有过路的神仙好心帮忙了。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吴卫的梦城每天都是欢声笑语,百姓们竟然感觉比以前过的要开心。

店铺都开着门,百姓们自由自在的忙活着自己的日子。

就连乡下的百姓们听说了梦城易主之后,都会带着一些自己的土产到城里来贩卖。

他们相信在吴卫的管理下,梦城不会出现欺行霸市的现象。

大多数小姑娘和小媳妇也会打扮一番换上最好看的衣服跟着进城逛逛,哪怕没有钱买东西看看心情也好些。

以前她们可不敢这么随意的出门,要是遇到一些富家子弟或者官家少爷之类的,被调戏了都不敢吭声,也没人敢管。

现在,她们只管昂着头走在大街上就好。

那些富家子弟门早就学乖了缩着脖子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别说他们就是他们的老子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像以前那般张狂。

他们也听说了吴卫的为人处世,对于穷苦百姓尽力帮扶和照顾。

对于一些为富不仁的人那可是一点都不会手软的,该杀的杀,该抢的抢,完全就是一副土匪做派。

就这,反而被百姓们吹捧和爱戴,所以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呢?躲着呗。

倒是那些平时做些善事和散布爱心的富裕之家,吴卫会让张谨行优先从他们家的子弟中选捕快衙役之类的辅助人员。

这也算是一项收买人心的做派。

在梦城,吴卫把一整套的教育体系给建立起来,十里八乡弄个学堂,找个识字的人当先生,教教适龄孩童们识文断字。

吴卫自己出银子给这些先生们发月俸,这个消息一出,感动了无数百姓。

要知道穷苦人家的孩子基本上是没有机会读书的,吴卫这样做就是要改变他们子孙后代的命运。

有能力读书的以后就会是另外一种人生,没有能力的就好好的跟着父辈谋生。

而这些都是吴卫带来的福惠,百姓们自然感恩戴德。

应聘的教书先生们也是络绎不绝。

甚至隔壁不是吴卫占据的城镇的百姓们举家要往梦城搬迁。

张谨行害怕梦城接纳不了那么多人口,严守城门和乡镇的人口数量。

吴卫对于他的做法不管不问,只是在想着更远大的事情。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主动投靠

吴卫想的事情和张谨行他们想的自然不是一个档次。

吴卫在考虑以后要怎么发展起来,发展起来以后怎么平衡这些人之间的关系。

毕竟三千士兵有一些是本身就是土匪出身的人,还有很多是穷苦出身的人。

目前来说不会出现大问题,毕竟还是最初阶段。

一旦以后发展壮大起来,吴卫和东梦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再管的很细致,自己内部如果出现矛盾要怎么解决。

这就需要提前想好一整套管理机制,把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想好解决方案。

就算吴卫最后不一定能成功,他也有信心拖住国主十年八年打不倒自己。

这样也是需要吴卫把十年八年之间可能会遇到的麻烦提前预料到。

不是吴卫在那杞人忧天,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要去烦恼的想方案呢?

吴卫毕竟做过国主也经历过内乱,所以对接下来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大致都能预料到。

说好听点这叫未雨绸缪。

有句古话怎么说的来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这样的意思。

张谨行对于不断的有其他城镇偷偷到梦城远郊或者乡下投奔而来的百姓们头疼不已。

虽然说人多是好事,可是梦城就这么大,能养活的人是有限的,这样无限的有人偷偷的过来安家,那不是在和本来这里的百姓们抢生活资源吗?

无论张谨行怎么派人各种围追堵截都收效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