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家老爷回来了,在门外等着。
吴卫一听连忙让大家都停止吃喝,让管家把老爷叫进来。
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儒雅的男子穿着考究的衣服迈着稳稳的步子走了进来。
吴卫带着队员们站成一排看着老爷进来。
“见过各位军爷。”男子进来就弯腰行礼,吴卫连忙回礼。
他以前都不知道当兵的在福国有这么高的地位吗?
这个男子身价看着就不低,对他这样的火头军和其他普通士兵这么恭敬的态度让吴卫有点疑惑。
“老爷客气了,我们不过普通的士卒出来执行任务。
承蒙夫人宅心仁厚看我们落魄,叫我们到府上换了干净的衣服并酒足饭饱。
大恩不言谢。”吴卫抱拳感激,说心里话他看到这个男子之前还想过这家人家会不会让他们做一些什么不好的事情。
不过见到这个男子后,吴卫觉得自己太小人之心了,看人家周身散发出的气质就知道是饱读诗书的人。
“军爷们请坐。”男子招呼吴卫他们坐下,这个时候管家带着丫鬟们已经把桌子给收拾干净,上了茶水和水果,点心。
“老爷怎么称呼你?”吴卫想着说了半天话都不知道人家姓什么。
“鄙人姓赵唤盛远,失敬失敬。”赵老爷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进来这么久都不自我介绍的有点尴尬。
“赵老爷,我叫吴卫,是张将军手下的火头军,这些都是我的兄弟们。
我们都是普通的士卒不是什么军爷,不要这么客气。”吴卫坐下后也招呼赵盛远坐下。
“张将军的部下?那就更加要款待了。”赵盛远一听吴卫提张将军脸上不由的兴奋起来。
“赵老爷认识张将军?”吴卫好奇的问。
“之前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并不知道他是张将军,后来才知道的。
如今有幸遇到你们也算是缘分。
冒昧的请各位到寒舍是有事相求。”赵盛远说着站起身欲向吴卫他们行礼,吴卫连忙起身拦住他。
“赵老爷有事说事,不要这么多礼我们都是粗人受不起这么礼。”吴卫很诚恳的和赵盛远说,赵盛远点点头便把自己要吴卫他们帮忙的事情说出来。
原来赵盛远有个胞弟赵盛昌因为比较勤奋考了功名如今是个县官,巧合的是也分管香叶镇。
本来赵盛远觉得自己的亲弟弟当了官,肯定会对自己有所照顾。
等赵盛昌上任后赵盛远就带着礼物去见弟弟,弟弟倒是也很热情的接待了他。
这样一来二去兄弟两个走的很勤,赵盛远成家比较早,而且自己比较善于经商,物质方面比较宽裕。
赵盛昌虽说是官,可是俸禄有限,所以到这边上任的时候还没有成家,赵盛远就张罗给自己弟弟说亲事。
赵家原本并不是很发达,所以那些大家是看不上赵盛昌。
赵盛远也是后来在自己夫人娘家的帮衬下才慢慢发迹起来,而且看他这宅子就知道他也不敢太高调显露自己的财富。
所以给赵盛昌找了一个郎中的女儿。
结果赵盛昌表面上接受了哥哥的安排,私下里却对娶回家的妻子不满意,转脸就自己找了个妾。
这让赵盛远的脸面挂不住,去找弟弟理论,结果被赵盛昌骂一顿,还说赵盛远为富不仁要没收他的财产。
赵盛远气呼呼的回来和自己的夫人说了这件事,赵夫人就开始去大街上施粥。
一方面是真的想要帮助那些吃不上饭的人,一方面是让大家都知道赵家并不是为富不仁的人家。
当那天吴卫去喝粥和姐姐相认后,赵夫人回来和赵老爷说吴卫看着就不像凡人,而且是军人,要不然请他过来帮忙调解一下和赵盛昌的关系。
赵家虽然有些钱财,却和官场上的人没有什么交集,唯一有关系的弟弟现在看他们哪哪都不顺眼。
吴卫听了赵盛远的诉说后,陷入了沉思。
这样的事情他本来就管不了,他一个火头军和县官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而且,他现在有任务在身上,也没有办法去帮赵盛远处理私事。
“赵老爷我很同情你的遭遇。
不过我和你说了几遍我只是个火头军,就是烧火做饭的,可能帮不了你。”吴卫委婉的表达自己无能为力。
“我知道,火头军没有县官大,不过他并不认识你们。
我想请你们假扮张将军和他的下属去打压一下我的弟弟。
他现在不光是欺负我,还打压管辖地的百姓们。”赵盛远悲愤的控诉自己的亲弟弟。
“打压百姓?”吴卫有点不确定的问,因为他一路过来并不觉得百姓们像是被县官打压的样子。
而且他和百姓们相处过一夜,他们说的都是怎么过上好日子,怎么收更多的庄稼,并没有提县官的不是啊。
吴卫看了看赵盛远:“赵老爷,假冒上级是死罪,这个我们肯定不能做。
如果你说的是事实我们可以把这个情况反映给我们的张将军。
而且不日张将军就会到香叶镇来,你可以当面告诉他这些事情。”
赵盛远一听张将军会亲自过来不由的喜上眉梢。
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该管的事情不管
吴卫只是随口说的张将军过两天会过来,因为他本来打算吃了饭就带着自己的队员回去交差。
至于张将军到时候来不来,他也不是很清楚,再说了就算不来也有很多借口可以搪塞过去,毕竟现在局势紧张的很。
因为吴卫的原因,他大姐被夫人提拔做了府里所有婆子中的小头头,也不用做很多事情,只要把夫人的要求传达到位就好。
而且吴卫大姐不过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因为结婚早家里的孩子最大的都十三四了,有两个在府上跟着自己当下人。
大的是儿子跟着夫人的大儿子当书童,所以比较机灵且多少识得一些字。
第二个女儿十二岁跟着几个绣娘做一些简单的绣活,这样的比其他下人家的孩子不知道强了多少。
最小的孩子才六岁在家里由奶奶带着,吴卫的姐夫在家种了二亩田只够养活他和奶奶和最小的孩子。
吴卫大姐和两个大的孩子一年下来在这赵府里不仅吃的饱穿的完整没有补丁,而且一年下来还有结余。
当然吴卫并不知道大姐家的情况,这次到赵府他才想起过问姐姐的情况。
当看到大外甥和外甥女的时候,那种从心底里的亲切感让他感叹亲情的神奇。
吴卫摸摸自己全身,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倒是张将军给的散碎银子还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