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1 / 1)

不拼爹时代 在人间渡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主,对于宫女们和他的后妃们,蓝湘直接让她们自尽。

就算不杀她们,她们活着也会无比的艰难,遭受什么也难以预测,不如让她们死的干净一点。

然后蓝湘一把火烧了他的皇宫,火焰国不配存在这个世界上。

带着狼狈的火焰国国主,蓝湘和周扬带着人马和充足的粮草,大量的财富挨个去卫国的边境杀敌或者用火焰国国主这个大俘虏逼着火焰国的人马投降。

对于投降的火焰国人马,蓝湘只有一个决定:全部杀光!

本来蓝湘就有点冷血,加上吴卫两次遭遇背叛和陷入险境,蓝湘觉得任何有可能成为他安全隐患的因素都不配存在。

洪将军,夏远归对于蓝湘的决定都不会有任何意见。

他们本身处在粮草供给不上,人马困顿的境地,是蓝湘的及时出现解救了他们。

辗转了两个月,卫国所有的边境重新归于宁静。

火焰国的兵马彻底被消灭一干二净。

火焰国也不复存在。

那些生活在穷苦中的火焰国子民们也不关心有没有国主,更加不关心有没有火焰国。

只关心地里的庄稼能不能有收成,会不会有凶恶的官兵过来收税。

好不容易有两个月的时间安安静静,没有打扰,他们却只想着让这样的安静继续保持下去。

劳累了几个月的蓝湘带着火焰国国主回京,他把人马都交给周扬代管,现在这个原本有五个小国的土地上,只有卫国一个王国。

蓝湘再也不用担心会突然有大批人马攻击卫国了。

火焰国国主一路上各种诱惑蓝湘,希望他可以放了自己。

蓝湘并没有搭理他,什么财富和美人对于蓝湘来说都是浮云。

他只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多为吴卫做点事情。

没认识吴卫之前他总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要么都是相互利用的。

要么就是相互踩着攀爬的。

是吴卫的憨傻让蓝湘感觉到人间还有真情可待。

也许一个心死的人重新被人唤醒最纯真的情感时,就会变的比之前更加的纯粹和无私。

蓝湘现在就是这样的状况,他什么都不图,就只想要卫国太平和吴卫的安全。

回到京都,蓝湘递了消息给吴卫然后把火焰国国主交给守宫门的侍卫,就悄无声息的返回自己的驻地。

他不是不想见吴卫,只是不想让吴卫觉得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升官发财或者为了扬名立万。

他只是单存的想要为卫国做点事情。

侍卫把火焰国国主送到吴卫面前的时候,吴卫差点没有认出来这个曾经逼的自己差点活不下去的人。

昔日高高在上的国主,现在不仅狼狈到看不出任何国主的威严,又老又憔悴的他感觉时日不多了。

国破之后,火焰国国主就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一路上极力的想要说服蓝湘放过自己。

到了京都他就彻底的死心了,因为他不会相信吴卫会不杀了自己泄愤。

看着火焰国国主的狼狈样子,吴卫挥挥手让人把他带下去,找个深山中的寺庙让他了却余生。

找个火焰国国主本就比吴卫年纪大很多,经过这么致命的打击外表看上去比江渊还要老。

侍卫们听到吴卫的吩咐后拖着火焰国国主就退下。

联想到黑土国国主一系列的做法,侍卫们觉得火焰国国主活着就是个隐患,不如处理了干净。

但是吴卫发话了要送到寺庙去,那也不好抗旨。

这些曾经蓝湘下属的侍卫们可是脑子很活的,杀了火焰国国主本尊火化后,重新找个年纪比较大的流浪老人送走冒充火焰国国主。

翻着刚经历过叛乱的京都,这样的流浪孤寡老人多的是。

吴卫也不可能再过问这个落魄国主了。

第两百五十九章 卫玉大陆

重新回到皇宫的吴卫和锦玉在江渊和大家的见证下把婚礼的流程走完。

夫妻对拜的时候,锦玉在盖头下面泪流满面,她和吴卫这一路走来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结个婚都是需要后续上流程,不过她还是很满足的。

东梦,南梦,梦北几个人的妻小们也都安全的被解救出来。

几个大男人抱着自己的亲人见证了吴卫和锦玉的婚礼,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庆幸让他们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经历两次被臣子们叛变的吴卫,内心也没有被新婚带喜悦。

他一直在思考着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这块大地上一直和平的发展下去。

现在就只有一个卫国,还有一个潜逃的黑土国国主。

那么大的面积吴卫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统治不过来。

而且臣子们并不可能永远都和自己一条心,因为利益因为各种不可预知的因素,都有可能再次发生叛乱的情况。

所以,吴卫也没有想过自己要做最大的霸主。

在和锦玉商量了几天后,他决定给这块大地起个名字,各取两个人名字中的一个合起来就是:卫玉大陆。

他决定不再叫卫国,什么国,卫玉大陆上所有子民不分你我。

大家一起在这里安居乐业,互通有无。

吴卫还决定给驻守边疆的几个将军晋封为诸侯王。

每个人分一块区域作为封地,他们就在自己的封地上管理自己的子民。

出了叛乱问题,吴卫找诸侯王问责就好。

而朝中的大臣们只要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或者有什么比较独特的发明发现,都可以晋封为诸侯王,去到封地独立管理。

这样对于有野心的臣子来说是件非常有激励性质的事情。

只要努力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那就不需要费心费力的去造反要政权。

因为就算有人愿意造反,也不见得就能守住夺来的权利。

前面两次惨烈的失败案例很好的证明了。

在早朝的时候,吴卫宣布了这个最新规定后,安静了几秒钟后,大家相互看看还是低头不语。

被封王的将军一个都不在现场,都还在各自的驻地守护着。

吴卫对他们几个人的信任程度超越这里所有的人。

这些大臣们心知肚明,他们也没有什么值得吴卫信任的资本。

所以安静之后还是安静。

吴卫把每日一次的早朝废弃了,改成了一季度让诸侯王到京都来汇报封地情况。

这样一来,原本的大臣们几乎就都失业了。

京都是吴卫的封地,他的子民几乎都没有了,不需要官员治理,而且他说要带着锦玉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