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9 章(1 / 1)

三国袁耀传 杰克乐福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时却还只想当个旁观者,看看那曹操,还能创造奇迹否?

要发兵伐曹,袁绍自然也得跟着袁术伐刘表一般,要先寻个大义来。

是以有些事情变的,有些事情却还没变。

国丈董承被曹操夷三族,消息传到河北,也给袁绍出兵的借口。

当即又是叫的陈琳书写檄文并公开发布。

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是狗血淋头,无法忍受。

也知道那袁绍如今平定河北,欲要南下,自己是其首当其中的拦路虎。

撕破脸皮,已经在所难免。

只能放弃了联合袁绍的想法,转头与袁绍展开决战。

至于南面的袁术,其受了大司马一职,倒是似乎被稳住了。

再说,现在曹操也不可能再两头相顾了。

真要是袁术袁绍一起来,那曹操也别玩了,去汉中投奔刘备去算了。

冀州,邺城。

袁绍这会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也难怪如此,全据河北,袁绍这会真叫是带甲十万,非常人可比。

大殿之中,袁绍正是点将道:“今起南下,吾欲要先寻一先锋大将,进伐白马,何人愿请战?”

诸将未开口,却听沮授当即出列道:“南下伐曹,还当是大将军亲自领兵而伐,方能有备无患。”

沮授与田丰是很不同的。

本质上,他也同意田丰的说法,等着那曹操与袁术决战,自己到时候坐收渔翁,不管是接纳曹操也好,还是趁其不备,偷袭也好,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然袁绍不应此计,沮授也不会如同那田丰一样刚而犯上,死命相劝,只是继续为袁绍出谋划策。

可惜,这沮授的话袁绍现在也不想听。

为何?

因为其三子袁尚又生病了!

这袁尚也算是体弱多病的很,没事就会生出一些毛病来。

偏偏每次都还生病生的非常凑巧,一到了关键时刻,总得拖着袁绍的后腿。

袁绍也当真是疼爱这袁尚,一旦其生病,那是要么没有心思亲自出兵,要么就索性连打仗的心思都没有了。

此刻,听得沮授要叫自己亲自领兵而出,也是连连摇头,只是不应。

账下大将颜良见状,即刻出列道:“区区白马,安得用大将军亲征。只叫吾颜良领兵,定能破之!”

沮授见得心中却有些着急。

不由暗自思虑道:“颜良性格急促狭小,虽然骁勇,但不可以让他独自担任大将,是为一夫之勇。”

然虽然有的此念头,沮授在这大殿上却不能直接说起。

他毕竟不是田丰,多少还得照顾照顾大将的情绪不是。

然不说的缘由,哪里能叫袁绍放弃打算。

却见袁绍见得颜良请战,当即大笑道:“有颜良出马,那白马必是手到擒来!”

旋即就是交出令符,使颜良为前锋大将,杀向白马。

其余谋士虽各有打算,然见颜良已得令,自无多言。

实在也是因为颜良在袁绍军中威名不可轻。

昔日少府孔融,就以袁绍军中颜良,文丑勇冠三军,而劝谏曹操应该投降袁绍。

可见这颜良是多有名望了。

而沮授眼见事已说定,憋在心中的话语却不得说,只能默默放在心中。

说起来,这沮授可当真也是特别的很。

对袁绍那是忠心恳恳,袁绍却常常不用其计。

当初其与田丰,共同劝说袁绍迎奉天子。但淳于琼等人认为要复兴汉室太难,而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劝袁绍不要用此计策,袁绍于是放弃。

后认为诸子分立乃是取祸之道,曾也劝谏袁绍道:“世称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贤,德均则卜,古之制也。愿上惟先代成败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义。”

这理由,可以说是说的娓娓道来,极为有理。

偏偏这袁绍就觉得诸子皆是大才,坚持是要令四子各据一州,以观察其能力。

沮授是出门就叹息:“祸其始此乎!”

随后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

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不被采纳。

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提出外表护粮,又不被采纳。

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

最后,沮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

你瞅瞅这经历!

整个三国,咱还真找不出那个谋士比沮授更悲剧的了。

那特娘的在战略大方向上,就没被袁绍给采纳过的。

然而就算如此,沮授最后还要归的北方!

正所谓:“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

第445章 白马津

这白马津与延津都是河北的两处重要渡口。

若是被袁绍所得,既能大军直逼濮阳,曹操无险可守,当是必败无疑。

相对的,若是曹操能占据两处渡口,倒是还算有些战略地。

虽然很难逼迫到袁绍的大本营,但总算自己不会灭亡的太快。

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公平,但事实就是如此。

本身这曹操就是处于劣势,而如今因为南方袁耀的存在,这劣势是更加大了。

“曹公,以如今之势,袁绍兵马如此之多,当不可力敌。”

“好在此番来白马的统军之将乃是颜良,倒是给吾等一些机会了。”

这会向着曹操论计的,乃是谋主荀攸。

按照道理来说,这荀彧被曹死,身为荀家人,这荀攸这么也该有些想法才是。

好在曹操也知道荀彧地位有多高,虽然逼死了荀彧,却也不敢朝其家人有想法。

还念着其昔日的功勋,让荀彧之子荀恽继承了其父的功勋。

当然了,这尚书令是当不得了,不过好歹也被封授了个虎贲中郎将,也算是为荀彧一事盖棺定论了。

放走董妃一事,就到的荀彧身上点到为止,至于家人,还是受的曹操所重。

这是荀家的威力,就连曹操也避开不得。

光说曹操的内心之中,说不定也是想除了荀家为后快的。

毕竟那放走的董妃,必定已经是恨死的自己,未来能有什么后果,还当真不好说。

尤其是一想到寻那董妃无果,很有可能是被淮南袁家给接走了,曹操这心里就更是怒火滔天了。

不过这会面对荀攸,曹操还不至于克制不住心中的火气,只是和颜讨教道:“不知公达有何想法来?”

荀攸这会可不知道曹操心中对荀氏一族的怨气,到底面上曹操对荀彧后人还是不错,荀攸虽有些为文若之死而稍有意见,但大敌当前,还是勤勤恳恳,想的计谋来。

却听其说道:“袁绍兵马太多,若是不能叫其分兵,恐难破之。”

“今日当用的声东击西之法,叫那颜良分兵,才好作为。”

曹操听得点的点头,若是能叫其分兵,自是最好,只却不知如何为之。

当即问道:“可如何叫那颜良分兵?”

荀攸应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