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0 章(1 / 1)

三国袁耀传 杰克乐福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纱又撒上了钻石粉末,然后铺在天空上。

只是再美的夜空,这周瑜也早就见多了,今日这反常的表现,也直叫袁耀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

正是斟酌的如何开口,却听周瑜又是忽然问道:“伯符已是去了?”

老实说,这周瑜要是悲伤或是愤怒对袁耀而言倒是还好一些。

只是这淡然的语气,才叫人发慌。

哀莫大于心死,周瑜这般模样,可是让袁耀觉得其已经是放弃了一切一般。

不好啊!

这人就怕没希望啊!

然袁耀心里叫的不好,面对周瑜所问,也不好信口开河。

尤其是这周瑜还是个显而易见的聪明人,自己一旦扯谎,只怕是要被瞬间识破,更是没期望收降周瑜了。

却听袁耀叹息道:“伯符死战而死,实也非吾所愿。本还想着让其归了富春家乡便是,哪知伯符是心存死志。”

周瑜听得心下好笑。

这孙策那是何等骄傲的人物,更不过才二十来岁,袁耀却叫其归家乡去养老。

要是让伯符在天知晓,定是要下来狠狠骂的这袁耀一番。

可惜啊!

再是见不到那神采奕奕,英雄少年的孙伯符了!

周瑜心中暗自感叹,不言不语。

倒是让袁耀觉得还真有些机会了,忍不住问起道:“如今伯符已败,就不知公瑾日后还有何打算?”

打算?

周瑜听得只摇头道:“袁公子该知吾周瑜为人,今日伯符已死,吾自要随其而去,不敢独自苟活于世。”

唉!

这整的半天,周瑜也要去死。

当然这本也在袁耀的预想之中。

若不是因为这周瑜实在才华横溢,袁耀也不愿来当一回“舔狗”。

如今听周瑜这口气与态度,也知自己幻想算是破灭了,心态反倒是放平了。

当即感叹道:“实在不知伯符有何魅力,却能叫公瑾这般大才这生死相随。”

“连是程普韩当等将,亦是如此,可不叫人羡慕。”

周瑜听袁耀说的如此实诚,其心中的心境也是表露无疑,索性也是说起心里话道:“天下忠勇之士何其多哉,为主君而死战,亦是吾等宿命,袁公子又何必可惜。”

袁耀听得却道:“只是感叹公瑾满腹才华,就要如此随意掷去,实在心中不忍。”

周瑜即应道:“袁公子身边有子敬,士元等大才者,远非吾周瑜可及,安需感叹?”

袁耀听得直是摇头,还是满脸可惜的模样,神情一点没好多少。

许是因为今日或许是最后的一番交流,周瑜也是放开了心神,见得袁耀这模样,也是问起了在心中久久的疑惑。

“说起来,周瑜也常有一事在心中不明。”

袁耀听得周瑜有疑虑,到的这份上自也不会有什么隐瞒,当即应道:“公瑾有何疑虑?且说来便是,袁耀自是知无不言。”

却听周瑜问道:“周瑜自知是从未见过公子,为何却只让人觉得公子却相当熟悉在下,似乎已经是久识一般?”

“又为何是紧紧盯着伯符,似乎早就视其为心头大患?”

袁耀说是知无不言,却唯独有两件事情是不好说的。

其一么自然是自己最大的穿越秘密,这是谁都不能知晓,死都要带到棺材里的秘密。

其二则是老爹欲要称帝的事情,在真正实行之前,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如今这周瑜两个问题,那是把自己的秘密都切中了,也叫真是厉害了。

然就算周瑜恐怕再也出不了这海曲县城,袁耀终究还是不愿冒险,听得这敏感的话题,也是隐藏的一手应道:“公瑾之才,早有耳闻,只是未能早日相识,直至今日才能畅谈一番,实在可惜。”

“若是能早些与公瑾相识相知,恐怕也不会到今日之局面了。”

这话袁耀说的倒也不算假,要是自己早穿越几年,那特么早就去找周瑜去了。

更是会千方百计不叫周瑜与孙策相会。

可惜自己来的实在太晚,这周瑜与孙策一搭上线就是命运般的相见,想分也分不开了。

应完了第一个问题,袁耀又是接着说道:“至于孙伯符…时年其征讨庐江得胜,吾父本是应了将那太守之位与其,实在也因其年纪尚轻,才另作打算。”

“实在未想此一事却成的导火索,成了日后伯符离开淮南,遁入江东的缘由。”

“更是未想在这种种变故之下,成今日之结局。”

袁耀说的是真诚,可惜周瑜早就听过孙策说起当年在寿春的事情。

若非是觉得自己处处被针对,更无重用之望,实在寻不得机会,这孙策哪里离开寿春。

然袁耀不承认,周瑜也不能读取其心思,知道袁耀未完全尽言,周瑜只叹道:“袁公子心思缜密,在此等形式下说话依旧滴水不漏,喜怒不形于色,吾与伯符当真败的不冤啊!”

感叹完后,又是抬头望的望那辽阔的天空说道:“看来这大汉乱世,袁公子当真要写下最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第381章 去看看老丈人

最终这袁耀是一个孙策手下的人没搞来,程普韩当是当场战死,朱治宁死不降,周瑜与自己畅谈了一夜,最终也是慷慨赴死,剩下一个吕范也不知去的哪里。

袁耀这一战的收获,除了送走了孙策,就只有那传国玉玺了。

对了…

或许还可以加上那吕家将士的心…

袁耀暂时接过老丈人吕布的大旗之后,这第一帐打的还是比较漂亮的。

袁谭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不说,孙策更是直接被剿灭了,可真是猛的不能再猛了。

本来张辽与袁耀就是老相识,两人兮兮相惜,各自佩服对方。此一战之后,那关系更是密切了。

至于高顺,曹性,成廉等诸将,眼见的袁耀如此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心里更是佩服。

这打起仗来,和吕布可当真是不一样的。

跟着吕布,那当真就是一个字莽!

而跟随着袁耀打仗,那可真是丝毫不用自己操心,只要随着袁耀的安排,设计敌将就是了。

完全不同的体验,更是不同的结果。

你看温侯虽然武艺无双,然只知莽上去,那是必然要受到挫折的。

这不就是自己受伤了么!

而跟着袁耀,却多数都在设计他人,你看那孙策都被设计死了,岂不叫人痛快。

这一有对比之下,自然是对袁耀更加看好了。

能带着将士打胜仗的元帅,自然是更得人心,更别说加上袁耀本身带着的光环,就更是容易让人接受了。

而无形之中挣取了一波吕布将士心的袁耀,在送走了周瑜之后,也该去看看自己的老丈人了。

袁耀以张辽为东海太守,控制住了东海与琅琊两郡,再自领兵往彭城而去。

吕布的伤也不能算是致命伤,只不过是对自身的武勇会造成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