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0 章(1 / 1)

三国袁耀传 杰克乐福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中也开始打了退堂鼓。

而刘备见得韩暹把自己欲说之言都已说出口,自也是收了脚步,准备静观其变。

只那董承似乎是铁了心的要离开这洛阳,直是斩钉截铁的保证道:“此事陛下无需忧虑,那曹操确有忠君之心,况陛下皇恩浩荡,安能使其存有异心?”

“再说如今只依此些人马,何能重振朝纲?”

“曹孟德占有青兖之地,收下兵强马壮,陛下去其处,才有望尔!如若不然,受困与洛阳一地,怕要如那昔日周平王,只能坐观诸王并起!”

董承说着又是长叹一声,低声道:“况且此时吾等衣食度用,全靠外人接济,若是外有变故,一切皆毁矣!”

董承一番话,说的也算是有理有据。

刘协听得也不再议,立是应道:“也罢,即刻让兖州牧曹操前来救驾,万不能再推延!”

韩暹听得大急。

这天子可是已经有了过河拆桥的先例了,自己如今虽是大将军,也自知出身不好。

又上前疾呼道:“陛下还请三思,此一去,则全把身家性命寄托于他人之身,可如何能行?”

“若是那曹操稍有不臣之心,则陛下更是身处险境啊!”

这话韩暹是当真是有些说的着急了。

且不说别的,就说如今大汉天下虽是纷乱无比,那也无人真正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天子动手。

这事情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韩暹如今这般说来,只能让天子觉得其不过是在胡扯罢了。

刘备心中暗道不好,果然这韩暹话音刚落,董承当即就是反驳道:“大将军说的何其荒谬呼?大汉天下四百年,安有人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举?”

“那曹孟德受天子恩惠,绝不能有此之行,还请陛下放心。”

董承说着也是朝着刘协深深一拜,面上那极为肃穆的神情,也使刘协心中信心足了几分。

当即就是冷声道:“吾心意已决,大将军勿要多言!”

说着更是高呼道:“请国丈即刻起草诏书,叫那曹操速来此地。”

董承当是高声应允,直呼陛下圣明。

边上刘备虽是一句都未有言语,却把场面上的对话皆是看在眼里。

心中明白这曹操来此已经是不可避免,也不再上前忤逆了天子的意思,只是暗自存着思虑。

“这天子只因为生活之艰难困苦,就已是受不住,如今更愿寄人篱下。”

“国丈董承虽是忠心为君,却鼠目寸光,只有一孔之见。若是再被其如此折腾下去,等那曹操到此,陛下必再无主事之日。”

“当是再想个主意来!”

第292章 皇叔演技上线

兖州。

曹操接得董承诏令,心中那叫一个一阵突突。

接天子!

特娘的这接不接?

只犹豫的片刻,曹操就直唤了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四大谋主相聚。

结果自不言而喻。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荀彧只是一段话,即刻就说服了曹操,当下直接亲自领兵,克日就向西而走。

而刘协与董承议定,直也不犹豫,即日就起驾往兖州进发。

只是这行走的速度着实有些缓慢。

实在是因为百官无马,皆只能随驾步行,速度自是快不起来。

董承见此,又是起的新念头,直就与刘协说道:“百官无马难行,只怕夜长梦多。就说那李傕郭汜,其二人若知吾等出了洛阳,只怕又要追来。”

“先前刘皇叔之弟张飞,夺取杨奉军马,何不让其献出与百官相骑,也使百官能紧随陛下,早些到的兖州。”

到的这份上,刘协只想早日摆脱洛阳穷苦之地,也不多思量,直就应道:“国丈所言甚是,速叫那张飞拿出军马来。”

董承领了天子令,毫不犹豫,一副底气十足的模样就去寻了张飞。

本想不过要些军马,又有天子亲命,这张飞必不能不应。不想才是提了一句,直就被那张飞给怼了回去。

“百官无马,与吾何关?若使军士无马,不能抗敌,才是大罪尔!”

这张飞当真是一直对刘协心中无多少好感。

当初自己攻伐杨奉,拿了军马,却害得大哥差点受了批判。如今可倒好,这刘协一旦要是用的,也是没脸没皮,直就来求。

好事都由你给占了,恶名都由吾大哥来背,岂能有如此道理?

那是任凭董承好说歹说,甚至搬出天子号令,张飞都无动于衷。

直使董承也起了几分恼怒之情。

“天子之令都不遵循,这张飞与李傕郭汜之流又有何异?”

心中存着这般念头,眼见这张飞是说不通了,也只得去寻刘备说话。

只刘备本也不欲向东而走,实在是一时未有借口,也只得随地而行,又哪里主动加快了行军速度。

听得董承之言,也只言道:“吾那三弟久经沙场,其之所言,也不无道理。若使军马都献于百官,则使军士不能抗敌之铁骑,岂非因小失大?”

“还请国丈知晓其中之理,再劝陛下一句。”

董承听得是心底暗自惊讶,他是万不能想到这刘皇叔也能如此无视天子诏。

眼见刘备有此表现,董承也不再多说,只敷衍两句就立是转头而去。

他可是要与天子好好说说,这皇叔恐怕也心有二心,不得不防上一手了!

而董承虽未言语,其心中所想早被刘备所洞悉,暗自打定主意,只与董承前后脚,亦去了天子之处。

刘协知得此事,惊讶之情不比董承少的多少。

正要遣人去斥问,不想那刘备倒是先一步来寻了自己。

只是这一见,刘备的神情也直把十五岁的刘协吓了一跳。

那叫是一个悲切啊!

伤心啊!

几乎就欲要垂泪的模样,如何不把刘协给吓着。

都顾不上问罪,只关切问道:“皇叔何故如此伤心?”

却见刘备先长长叹息了一声,才说道:“却不知如何开口。”

刘协此时倒是一展帝王仁心,当即好言问道:“皇叔有事,即言便是,勿要多心,朕必不怪罪。”

刘备听得这才言道:“自世祖皇帝推翻莽之伪政,定都与洛阳。吾大汉命脉,即与此地。不想今日费得千辛万苦,归与帝都,却又要弃之而走。心中悲切难忍,才会如此。”

刘协听得难免有些尴尬。

虽然这弃之而走的主意是董承所出,但到底还是自己定的。

再说这心底里面,刘协自也不想过这苦日子啊!

只得用拿着董承那日的说辞道:“非是朕不知重归帝都之艰难,实乃如今形式所迫,若非去的他处,实在难以为继啊!”

刘备一听那是更加悲切了。

真就留下泪来,抹了抹眼角道:“臣安能不知陛下之难,只恨自己不能讨逆四方,助陛下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