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冲向那典韦。
典韦怒喝一声,见得来将刺出一枪,竟然是一个侧身避开,随后又是一戟飞出,直砸中了那副官背后。
只听得一声惨叫,那副官毫无准备之下,被砸的深深吐出一口鲜血。当即就应声落马,一动不动了。
显然这不是被典韦一戟砸昏迷,那就是给活生生的砸死了!
然而这转眼的功夫也给了张济喘息的机会。
见得那典韦只剩下一个单戟,身上负伤完全已失去斗志的张济也不敢趁着机会反攻,连忙回身上马,就要带着军马撤出去。
身后典韦见得也立刻追了上去,但被拖延的稍许时刻,机会也稍纵即逝。
眼见那张济上马便走,典韦也知再不得追上。
虽然破了敌阵,却未能擒下敌将,始终不是圆满。
尤其是眼看就要拿下,却被人给打断了,更是让人气恼。
典韦只得抄起剩下的那把单戟,朝着西凉人就是一通砍杀。虽也杀的那西凉军心惊胆战,却终究还是被受的重伤的张济给逃了出去。
二龙出水阵,一龙败倒,那剩下的一龙也翻不起多大风浪了。
右翼的张绣冲杀到半路,虽是无法清晰知晓左侧的战斗情况,却似乎心有所感,猛然一顿。
身侧直是紧紧跟随着的胡车儿见得,忙是问道:“将军缘何停下。”
张绣看的四周却道:“不对劲,这曹军兵马怎么越来越多了。”
胡车儿却不觉有什么怪异,只应道:“定是那曹操动用中军,企图拦截吾等在此罢了,又有何异?”
言罢,就要再度向前冲杀,不想那张绣只摇头道:“虽说如此,可这兵马来的似乎是太多了,那曹操就不怕其左侧被冲破了?”
胡车儿听得一愣,却实在也没多少感触。
当然了,以其这脑袋,能有的感触那也是见鬼了。
只是就算如此,胡车儿却也知道总不能在此犹豫不决,驻足不前,连忙说道:“可若是此时撤离,岂非害了骠骑将军?”
这话倒是说着张绣心坎里了。
“是啊!”
“这要是自己走了,岂不是直接害了叔父?”
张绣听得这才按下犹豫之心,又是带军冲杀了一阵,不想这人当真是越来越多,仿佛整个曹操的军阵都转了过来。
自己面对的是不再是什么侧翼,而是整个曹军的正面一般。
突的越深入,两侧的人马却越来越多。
张绣终于认定不对劲了!
“布袋阵!”
“如今自己越冲越深,四周却是兵马攒动,如是个布袋一般,若是被其扎紧了口子,只怕只能陷入在其中了!”
“必是叔父那里出了问题,莫不然这曹操绝不能专心对着一侧。”
心头才有的这思虑,又听远处传来一阵鸣金之声。
张绣哪里还不明白,这果真是出事了。
也再不犹豫,当下就是收拢兵马,就欲撤出敌阵。
只是此刻却也终是晚了一些,才调转马头,侧面就冲出二将来。
当先一人,手持一把大刀,怒声高呼:“夏侯渊在此,敌将受死!”
边上令又一将,亦是高呼:“乐进来也,谁人与我一战?”
若说平日交战之时,见得敌将相讨,那张绣必是要上前一搏。
只这会张济却也心知是不可恋战,只是不应,带着麾下西凉骑兵,就调转方向,往外冲去。
一杆虎头金枪,连挑数人,眼看就要突破了口子。
夏侯渊见得哪里能让,快马几步,总算是奔至张绣面前。
然张绣更非是泛泛之辈,北地枪王,何人能抵?
却见张绣长枪而出,枪长七尺,金其锋而以木为柄。
临敌时,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泼水不能入,矢石所不能摧。
只是几招,就把那夏侯渊打的逼退数步。
夏侯渊哪里想到敌将竟然如此厉害,那是持一铁枪,骑而驰突,所至之处,无人能敌!
光是从个人武勇上,比起前几日的那徐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特娘的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心中暗骂了一句,手上却一点也不放松。
只是张绣这会的思虑却尤其清晰,压根就不恋战。
见得自己奋尽全力打退了夏侯渊,直就寻着机会,带军飞驰而出。
“布袋口”还没来得及收缩起来,阵型还没摆好,只被张绣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只是这连番冲杀,西凉骑兵在曹军合围之下也是损失惨重。
未能得手的张绣只能领着胡车儿与残兵,向宛城归去。
第278章 故技重施
宛城外的一战,张济虽然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然而由于典韦的出色发挥,反倒是负伤而走。
待张济归了城,整个右肩几乎已经废了。
要不是这张济也算是个勇猛的汉子,只怕早就在半路就受不住了,哪里能撑着回到宛城来。
只是一入了城,或许是心神一松,反倒是使整个伤口都发作了起来。
好不容易让着大夫稍微处理了一番,张济凭借着最后的神智也是硬撑着交待道:“日后宛城大小事宜皆归吾侄儿张绣所统,还望诸位尽心辅佐。”
张绣在军中还是颇有声望的,要不然在原本的历史上,张济死后也不会顺利接受其军队了。
况且这会张绣的名气其实已经不小了,初平三年,已是以军功升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
在场的众人之中,也是官身最高,尤其统兵,自能服众。
然初次领兵,又看着已经难以掌兵的叔父,张绣心里也实在没底。只得求问起经验老到的贾诩,该如何应对曹军。
贾诩倒是不为所动,仿佛那倒下的张济压根就与其没什么关系,面对张绣的提问,只变不改色的说道:“本打算依城而守,凭起账下万人军马,加上粮草充足,必能等袁军来救。”
“不想骠骑将军却想以骑兵之利袭破曹操,才有此败。为今之计,只有继续靠城而守。”
“然曹军亦知不可久留,必会强攻!”
“若觉不可守,亦可投降与其。”
说起来,这三国谋士中最能自保的人,那贾诩绝对算是一个。
或许是成长与西凉之地,与“虎豹豺狼”待久了,贾诩深深知晓,这大汉乱世,一个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就说那彻底打翻了大汉乱世的开端,有人或许说是黄巾起义,有人或许说是董卓为乱,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李傕郭汜等西凉军阀反攻长安,绝对是非常重要的转折。
彻底粉碎了王允重振汉室的机会,也使得天子权威降低到了谷底。
而事后,用贾诩自己的话来说,这不过是一条救命之计。
可以说贾文和献计的前提必有一条,那就是得先考虑到自己的性命。
其实与这个年头的那些谋士,是有些格格不入的。
毕竟这会,多是要讲究直言劝谏,不惧祸否。
是以贾诩如今说的这计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