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黄忠却也知道这乐就乃是跟着袁耀时间最长远的将军,地位斐然,非常人可比。
而这一路上,黄忠更是觉得这乐将军平日里不苟言笑,一脸肃穆,当真是颇有沉着老将之风。
黄忠这般从军多年的老将,自是喜欢有老将之风的。更何况这乐将军也着实敬重自己,心底哪里能不起了亲近之意。
待两人带着大军进了武陵,黄忠即向着乐就请教道:“乐将军,据前方细作来报,那蛮人行军倒是有些章法。如今其一部蛮兵在沅陵,另一部在沅水水寨之中,互为犄角,不容易轻易破之。”
“不知乐将军可有何破敌之策?”
咱们的“万人迷”乐就哪里有什么破敌的法子。
袁耀之所以让其为主将,也是因为乐就声望够,够资格单独领的这大军。
这也是早就说明白的事,乐就心里也清楚。
更晓得这黄汉升三箭定南蛮,如今更深受袁耀器重的事实。
哪里还能不敬重与其?听得也是立刻回应道:“说来惭愧,这破敌之策,吾当真还未想的一二。汉升将军若是有些想法,不若就是直言。”
和着袁耀手下的一群牛逼人物待久了,乐就也有些习惯了。
就说当初丹阳剿山越,乐就都能听得小将徐盛献的计谋。如今这黄忠比起自己还年长不少,问起计来哪里会有负担。
只是黄忠听得乐就如此坦荡相询,心下更是佩服。
“正所谓人无完人,这一时思虑不得破敌之法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然而能是如此坦诚相述,当真着实难得。”
黄忠哪里能想到这乐就这般模样是被袁耀收下一众人给“虐”习惯了,还以为其当真是天性如此。
也是毫无保留的说道:“这蛮人虽是分兵,看似有模有样。实际却不得其法,只知学其形,却无真材实料。”
临近战前,乐就也重整了心思,听着黄忠之言也是立刻请教道:“汉升将军何出此言?”
却听那黄忠说道:“蛮兵分兵而置,看似水陆并进,声威浩荡。却不知如此做法,非但不能互相驰援,更只能各自困与所驻之处!”
“依黄某之见,当求襄阳送战船来此。那蛮人只有小舠走舸,更不识水战之法。吾等依大船之利,定能一战破了那蛮人水寨!”
当初袁耀破西陵的时候,只能用小舠战楼船,若非凌操拼死相战,加上甘宁的铁链之法,当真还拿不下黄祖水军。
乐就也深知是多不容易!
如今袁耀破了黄祖与刘表,这些楼船,自然也是战利品。
倒是可以轮到自己欺负人了!
乐就瞬间就明白过来,大喜道:“汉升果然有法子,难怪公子如此器重。吾军依大船之利,不管那蛮军是如何做犄角,没有坚船,都驰援不得!”
黄忠听得大笑道:“正是如此!还请将军速写信去襄阳。”
乐就也不推辞,身为主将,这信自然得由他来写。
只也怕黄忠有的想法,不由多说一句道:“汉升放心,吾必会在信中言明,此计乃是汉升所出。”
黄忠听得这直白之言却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道:“你我二人都非抢功之人,何必说的这些。”
“只要能破了南蛮,何愁不立功勋!”
“乐将军也是小瞧我黄汉升了!”
只是说是如此说,黄忠看乐就的眼神却是越来越明亮了。
也是不由感叹:“这袁公子手下当真无庸才!就说这乐就,平日里并不显山露水,却当真亦有可取之处。”
“唯有那陈登!”
“心思狡诈,威胁吾去的江夏,日后只得远离他!”
唉!
可怜这陈元龙啊!
替着袁耀背上的这口锅,看样子也是放不下来了。
第255章 蛮王是个汉迷
蛮人中的政权其实并没有袁耀想象中的那么松散。
相反,其极为原始的上位方式(谁拳头硬谁上),注定了蛮人一旦定下首领之后,其地位其实是非常牢靠的。
有点类似与君父制。
而这特点一旦至于作战之中,好处也是极为突出。
首领的武勇会极大激励蛮兵的作战能力。
更是真正的一言九鼎。
夸张点说,就是叫你拿着长矛戳大炮,那也不带犹豫的。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
一旦首领出了问题,整个蛮兵就只有溃败一条路。
这点,黄忠可能最清楚不过了。
所以几乎每次蛮兵出征,首领皆会身先士卒又有重兵保护。
即要能鼓舞士气,也必须护住自己安危。
黄忠与乐就本以为这次遇到的蛮王也会如此,不想却是有些不一样。
…
沅水上游十里地,黄忠与乐就驻兵与此,等待襄阳送来的楼船。
等待之时,耐不住的黄忠领着少部人马试探了几回,却又发现了蹊跷处。
回到军营,立刻就与乐就再商议起来。
“吾几番试探,那蛮人竟然都闭寨不出,当真怪哉。”
听着黄忠的话,乐就也是点头道:“这些蛮人,本已掠夺了几个县城,得了不少战利。若是放在以往,早该归了自家地盘上去了。如今却在此地动也不动,就像是特地等着我们似的。”
“又是分部而置,确实有些古怪,不似寻常作风,倒是有些…”
听着乐就的停顿,黄忠立刻接着道:“倒是有些像我大汉将军的作风,只是不得其法,只学得皮毛。”
乐就听得大笑道:“这蛮人竟会习吾汉家兵法,当真可笑!就让吾与汉升将军共同教教这蛮王何为兵法!”
话语中对那些蛮人的鄙夷之情,也是显露无疑。
不过这在这个年头,也是太正常不过了,是以黄忠听得只也是点了点头,只等楼船至,就一战定胜负!
…
“大王,那汉家的将军又来!”
“可又是那黄忠?”
“正是他!”
要说在五溪蛮中,哪个大汉将军最出名,那必定是杀了前任蛮王的黄忠了。
是以这黄忠模样,也是传到了整个部落之中,蛮人那是人人都识得。
那蛮王着上身,乍看上去就是精壮孔武。身边放着一根铁蒺藜,着实巨大,以那体积,不用拿也知道至少有个三十来斤。
这一锤子下去,甭管你是多抗打,那都得砸出一堆血窟窿来。
只是这蛮王年岁看上去倒是不大,甚为年轻。
而在蛮王部落里能如此年轻就能上的首领之位,自是极为有本事的人物。
更为违和的是,这蛮王也不知从哪弄来的书册,竟然拿在手里细细研读。
那前来禀报的蛮兵也是见惯不怪,习以为常。
与寻常蛮人部落相比,当真显得古怪的很。
那蛮王听得还是黄忠来此,只挥手道:“既然是黄忠,那便闭门不出,只让他刺探便是。”
下方的蛮兵着实不解,只问道:“大帅,咱们这该抢的也都抢了,还留与此地作何?”
却听那蛮王说道:“我部一族,长受那汉人压迫。如今这汉家大乱,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