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1 / 1)

三国袁耀传 杰克乐福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农中郎将,总领屯田一事。”

往自己老爹脸色贴金并不是一件为难的事情,袁耀说的是一点没有心理负担。

毕竟这事实就在眼前,也没什么可辩驳的。

如今这袁术当真是为了百姓尽心尽力啊!

袁耀接着开腔道:“只是屯田之事单靠袁曜卿一人实在太过艰难,所以才是苦寻二位大才,还请二位助我!”

张纮见得袁耀着实恳切,直应道:“袁公子,张纮愿是在公子帐下,为江东百姓造福。”

袁耀听得大喜,立刻是拉着张纮说道:“得公相助,则江东百姓有福矣!”

纳了张纮,袁耀再是看向一边的张昭。

也是行一大礼道:“请子布先生也相助我!”

张昭笑道:“既是已经来此,自是来相助公子来的。”

你看看!

这张昭多爽快!

那张子纲还问东问西,直接从了自己可不好么?

不过得了江东二张,袁耀的高兴之情还是溢于言表,直说道:“二位能是相来,当真是解了我燃眉之急啊!我这就修书一封告知袁曜卿,他若是知晓,必也将是高兴不已。”

当真是没想到,自己寻了那么久都寻不来的二张,倒是见到了自己那老爹屯田抗旱就屁颠屁颠的来了。

特娘的!

还是自己这老爹魅力大啊!

张昭张紘的到来立刻是加强了袁耀的内政力量。

至此,袁涣在淮南,张昭张紘在江东,风风火火弄起了这屯田一事。

而在袁耀提供的思路下,在袁涣召集的一群工匠也是不断的摸索,探寻,实践之下,终于也是把翻车的改良版给弄了出来。

而这名字嘛,自能不能再叫什么龙骨水车了。

袁耀一拍板,直接非常简单粗暴的称之为“袁氏水车”。

他要让每一位在这大地上辛苦劳作的人们,知道这水车的出处来!

第134章 袁氏水车

得知了第一辆袁氏水车即将在庐江皖县正式下田,袁耀特地抽了空,要亲自参与这“揭幕”仪式。

这种事情自己的老爹或许是不屑于参与,但袁耀表示这白拿的民心可不能不要。

是以,也是非常乐呵的跑到去了庐江。

而如此郑重其事的“揭幕”仪式自然也不能是孤零零的。

如今这袁术屯田抗旱一事整的是风风火火,这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是收到了消息,说是为了屯田,都是弄出了一个袁氏水车来,更听说是由着翻车改良而来。

据闻不用人挑,就能把水轻而易举的从下往上运。

稀奇,当真是稀奇。

这稀奇之物自然是引得人好奇,所以这一个个的都是早早等候,看着那用红布盖着的器物,心里是痒的不行,就想知道究竟是什么。

“乔老,你可知道这东西到底为何物?”

人群之中,却见那乔老也在其中。听得旁人的问话先是点了点头,再是摇了摇头。

旁人见得这乔老又是点头又是摇头,也是疑惑不已,只说道:“乔老你可莫要打谜了,这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却是何意?”

却听那乔老说道:“非是吾要打谜,只是翻车一物诸位都是知晓,又沉又重,用于灌田,只怕不便。”

众人听得也是连连点头。

再听那乔老说道:“只是如此大张旗鼓,必已是改造完善,就看是什么样子了。”

众人听着也不说话,只是全神贯注,等着揭晓。

这会也没个话筒音响,好在这军中最不缺的就是大嗓门的人。

面对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人们,这次扯着嗓子的却是袁耀特意带来庐江的孙暠。

却听孙暠喊道:“乡亲们,为了淮南早旱之事,后将军当真是殚心竭虑,如今更是弄出了一个新式水车,使乡亲们能便利灌溉屯田!”

孙暠话一说完,就引的一众人议论了起来。

“新式水车?”

“当真是没听说过是什么,也不知有什么用。”

“那袁公路还能为的早旱之事殚精竭虑?”

一众人议论声是越来越大,袁耀却是毫不在意。

越吵越好啊!

最好能吵到这大汉十三州的各个角落之下!

当的一众人的声音已经鼎沸的时候,却听袁耀高呼道:“相亲们!吾乃袁耀,后将军之子,今日特来,就是看看这水车的功效,若是有什么问题,也好早做改变。”

当然这说是这么说,袁耀心里却是十拿九稳,毕竟这水车已经是经过多次的实验了。

众人一听这是来了大人物啊,这下更是期待万分了。

有些适才说错话的,则是心有不安。

好在袁耀也未追究,更不卖关子,朝着边上的袁涣稍是示意了一下。

袁涣当即就是一把掀开了红布,众人立刻齐齐看向了那水车。

只见那水车由木板制成长槽,槽中放置数十块与木槽等宽的刮水板。

刮水板之间由铰关依次连接,首尾衔接成环状。木槽上下两端各有一带齿木轴。

转动上轴,带动刮水板循环运转,同时将板间的水自下而上带出。

乍看上去,倒是还挺像那么回事。

只是还未运作,谁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用。

众人还在端详之时,却听孙暠又高呼道:“可有乡亲愿来试试?”

这一喊,倒是把场面给喊安静了。

毕竟这袁耀的来头太大,普通百姓哪里敢是随意动作。

袁耀也不着急,实在不行,咱下面还有托底的人。

这一套,袁耀也是熟练的很。

正是有些尴尬,却见一人呼道:“既然是无人愿上,那老朽我来试试。”

袁耀定睛一看,这不是那乔老头么!

其实这乔老年纪也不老,只是这年头,活的四五十岁,那就能是称个老者了。

却见那乔老说着就是来到了这水车面前,仔细瞧上了一番,就是问着袁耀道:“该是如何来操作。”

嘿!

这乔老头还真不客气!

但今日的仁义人设那是定死了,袁耀听着也是和颜悦色,对着那乔老说道:“只用这踏板即可。”

乔老见得也不犹豫,当即就是踩了上去。

“咯吱…咯吱…”

本以为这水车也是要费得大力气,不想自己一踩上倒是感觉轻松的很。

看着这水流哗哗的就从低处顺着这水车往高处运输,那乔老当真是惊讶不已。

“还当真是被这袁家公子给弄出来了!”

“看样子,的确是为了这治旱一事动足了脑筋了。”

乔老可不认为这袁公路心里能真把屯田抗旱当回事,要真有此心,淮南之地还能如此?

还不是自己找了袁公子之后,才是大刀阔斧的开始实施起来。

这也就是乔老的局限性了。

实际上要是袁耀没有夺取了江东,没有扫平了江夏,没有把孙策连同那块破石头赶去北方,袁耀也不会管什么旱灾之事。

然而此时,这乔老对袁耀的印象当真是变成一个为民的忧心的好官员了。

旁人看了也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