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1 / 1)

墓秘密的关键。”

蚯蚓王说到这儿的时候,神色情变得有些兴奋起来,应该是觉得胜利在望,所以才会如此。但是,孟楼还从他的话语中感到了一种凶残的味儿,他可以肯定,如果神农寨的人不肯交出曹操墓的秘密,蚯蚓王一定会使出一些狠毒的手段。

这个老盗墓贼对曹操墓有种异常的狂热,为了发掘曹操墓的秘密,他会不择手段。

“我想问一句,王老爷子,你知道谁是村长吗?”胡海又插了一句,他总是看蚯蚓王不顺眼,不过这次他的称呼还算客气,没有叫蚯蚓王老蚯蚓。

这倒是一个问题,神农寨的人几乎不和他们说一句话,对于他们的提问也都是孰视无睹。蚯蚓王环视众人道:“所以才把大伙叫到一起,商量出一个好的办法,实在不行,说不得我就要施展些手段了!”

他最后一句话说得杀气腾腾,孟楼与胡海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一丝忧色。

孟楼自认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还有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走到这一步,他对曹操墓也有极大的兴趣,也非常希望能解开曹操墓的秘密。可是,如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去威胁、伤害无辜者,这是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而胡海的正义感比孟楼要强得多,他是桀骜不驯,但更看不惯那些卑劣的小人,因此,在与孟楼交换眼色中,他明确地传出了要阻止蚯蚓王的想法。

“不能用极端手段。”他们两人没有说话,张许先表示了反对意见:“争取能说服他们,我想有金匮六壬盘在,我们应该能和他们好好谈一下。”

“且试试看。”一直在小心观察三人的蚯蚓王面无表情地说道,如果他手下人手还够的话,他决不会考虑这三个晚辈的意见,可是隐者村之行让他损失惨重,在与铁舌犰的较量中胡海展现出的实力也让他心存戒惧,因此他不得不作出让步。

十六、神农寨往事

要找到神农寨的村长不容易,但让神农寨的村长来找他们那可就容易得多了。

在简单地商量之后,孟楼一行来到神农寨的祖祠,他们七人往祖祠门口一站,根本不用多说话,立刻有村民慌慌张张地跑去叫人了。

这样的事情,当然避免不了惊动一楼的那三伙人,这个时候蚯蚓王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过了十多分钟,一群村民神情紧张地走了过来,他们当中有几个老人,看起来是村中的长老。为了避免冲突,孟楼第一个迎上去:“我带来了金匮六壬盘,我要见村长!”

“是族长。”张许在他身后修正道。

象这样闭塞的村子,村长的作用往往还比不上族长。果然,那群村民中一个光头老人说话了:“金匮六壬盘……我们不知道什么金匮六壬盘,这里是我们祖祠,你们这些外乡人快快离开!”

随着光头老人的话声,村民们都大声吵嚷起来,原本寂静的村子,变得前所未有的喧乱。

族长的回答让孟楼愕然了,蚯蚓王冷笑了一声,他原本就不相信有那么容易从村民口中得到消息,只是孟楼他们的固执才让他没有采用非常手段。

孟楼从自己包中将金匮六壬盘拿了出来,然后高高举起:“这就是金匮六壬盘,你们中应该有人认识的!”

喧哗中的村民都安静了,孟楼环视一周,发现他们的目光都停在自己手中的金匮六壬盘上,表情也极为丰富,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金匮六壬盘果然有用。

光头老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神情复杂地盯着孟楼手中的金匮六壬盘,许久之后他顿了顿脚:“我们不认识这……这宝贝,外地人,你们还是走吧。”

蚯蚓王再次冷笑,他觉得只有用自己的方法才能让对方屈服了,但这时,他听到孟楼说了一句话:“我们去了隐者村,你们这些族中的不肖子孙竟然还有脸祭祀仙姑!”

这句看似毫无逻辑的话却比金匮六壬盘带来了更大的震憾,包括光头老人在内,所有的村民都面色惨白,惊疑不定地看着孟楼。

“隐者村中,仙姑陈香姬的神像尚在,你们祖祠里也有她的牌位,可是现在却说认不出金匮六壬盘来了……”孟楼的话越说越尖锐:“这也难怪,毕竟你们是出卖了自己同宗的人的后代,奇#書*網收集整理是不肖子孙的后代!”

“住口!”光头老人挺直了腰,脸上怒气勃然,他原本昏花的目光也变得锋锐起来。但是,孟楼毫不回避地直视着他,目光轻蔑,似乎在看着一个卑鄙小人。在孟楼的目光下,老人先退缩了,他喃喃地道:“住……住口。”

比起第一声住口,他的第二声不但有气无力,而且还有些结巴。孟楼微微一笑,望气术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观人,刚才他就看出光头老人色厉内荏。老人沉默了会儿,他周围的村民们也都看着他,众人的目光都满是痛苦和哀伤。这反而让孟楼觉得不对了,事隔三百五十余年,当年的人和事都已经烟消云散,可这里的村民为何还背着这副重担?

“孽债……孽债啊!”光头老人喃喃自语,半晌都缓不过神来。

“既然是孽债,为什么不放开?”张许细声细气地说道。

“放开,若是有那么容易放开……唉,罢罢,和你这小丫头有什么好说的?”光头老人叹了口气:“实话实说了吧,你们晚来了六十年!”

老人的后一句话让孟楼一行都大吃一惊,胡海扬着眉问道:“什么?”

“六十年前……”在众人注视之下,光头老人说了另一个与背叛有关的故事。

神农寨确实是隐者村背叛者的后裔,他们祖先的背叛本身也是一场悲剧。隐者村有顾、陈、吕、洪四大姓,为了保守他们的秘密,也因为居住在闭塞的山中,长期以来都是这四大姓相互通婚,有女绝不外嫁,有男亦不外娶。恶劣环境与穷困生活使得这座村子人口受到了限制,最多时一千五百余人,为了生存部分村民不顾祖训开始与外界接触。当这批与外界接触的村民出于叶落归根的想法回到村子里时,发现他们已经不再为村子所接受,甚至连生存都非常艰难,他们的后代也遭受歧视,清兵入山清剿那些反抗者时,他们自己在围墙上作战,子女却不能象其余村中妇孺一样进入豫楼避难。最终,为了反抗这一切,他们选择了背叛。

那一夜电闪雷鸣大雨磅礴,在黑暗中,神农寨村民的祖先打开了坚固的寨门,早有准备的清军一拥而入。抵抗的男子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