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1)

昆池劫 苍梧宾白 275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8章

  案卷

  距震惊天下的大婚刺杀案已过去两个多月, 三法司终于勉勉强强地交出一份结案卷宗,大?意是刺客所持符牒为伪造,真实身份不明, 案发后除一人被生擒外, 其余全?部死亡, 唯一活口也在审问后咬舌自尽。目前仅能查知这些人自北方边郡而来, 有可能是流民,推测或许是因对?朝廷心怀怨恨,因此故意选在公主大婚时行刺, 以示报复。

  而监察御史李焕弹劾汤山都督包庇流犯一案,御史台审理后命大?理寺复核, 查实越骑校尉相归海曾为青州判官苏燮的家奴,原名海良, 与?马夫冯泰酒后互殴,失手将人打死。海良将冯泰尸体藏于干草垛中,自己连夜出逃。事发后冯泰家人上告至官衙, 然而苏燮不愿将家丑闹大?, 私下派人向冯泰家人赔钱撤诉, 草草地了结了此案, 并未通缉逃奴。

  冯泰家人得了赔命银子后举家迁往沂川,冯泰之子冯大?兴从?商,随商队到汤山郡时, 恰好在城门遇见一名校尉带队检查, 他见那人十分眼熟, 认出对?方便是打死了自己父亲的逃奴海良, 只畏惧他如今的威势,不敢声张。

  商队中有个与他关系相善的客商石伯劳, 见他神情悒郁,便询问他有什?么心事,冯大?兴将旧日之事如实相告,欲上告官府,为父报仇。石伯劳劝说此地边军势力庞大?,官府也管不到官兵身上,不如向此地监察御史匿名投帖,若有人肯管自然最好,倘若无人理会,他们商队不日便要返程,也不至于引火烧身。

  监察御史李焕接帖后,着人往青州、沂州走访查问,得?到证人证言,于是上表弹劾,揭发此案,又经大?理寺复核无误,即送呈皇帝御览。

  两份卷宗摆在皇帝案头,事实如何先不说,光办事能力就天差地别?。一边是监察御史凭蛛丝马迹查清二十年前旧案,一边是两个皇子和三法司精英官员们戮力合作,审了快三个月最后让犯人咬舌自尽。

  皇帝虽然不算是英明勤政那一挂的,但好歹也做了这么多年君王,起码能分得?出用?心和敷衍。他看着这两份卷宗,实在是恨其不争,又怒其无能,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沉着脸对?梁绛道:“传持明进宫来。”顿了一下又道,“让老三也来一趟。”

  闻禅进宫时闻琢已先到一步,见了她?有些腼腆地颔首:“阿姐好。”

  “三郎好。”闻禅含笑点头,“许久不见,出落得?越发英俊高挑了。”

  皇帝看着一双聪明灵秀的儿女,心头郁气稍平,吩咐道:“都坐下说话,一家人不必拘束。”

  梁绛奉命将两案卷宗交给二人传阅。闻琢明年才出阁开府,如今还在宫中读书,只偶尔被皇帝叫来学?些政事,因此一字一句看得?很仔细,闻禅显然是驾轻就熟,扫了几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单拎出刺杀案卷宗来,对?皇帝道:“这案子没头没尾的,本来就不好查,三法司也已尽力了,儿臣心里早有准备,父皇实在不必太?过烦忧。”

  闻琢抬头看了她?一眼,眼里压着隐约的不赞同,闻禅却借着交换案卷之时扯了下他的衣摆,示意他不要多话。

  “你也不必替他们打圆场,”皇帝冷冷地道,“怎么人家李焕就能横跨二州、把二十年前的旧案查个水落石出?堂堂三法司连个犯人都看不住,说他们是酒囊饭袋亦不为过,这种人占着堂官的位置,还指望什?么平断冤狱、公?正清白?!”

  闻禅心说李焕能查出真相,是因为真相就摆在那里,只等着他去捡起来。上辈子她?派人调查相归海时,曾挖到过这桩旧案,只是当时没有机会利用?,这次正好借机把案子翻出来。那支往来汤山郡的商队是她?的人手,冯大?兴只是身在局中的一枚棋子,而李焕的行动也是顺着她?们提前铺好的路,一步一步走到了真相面前。

  “父皇息怒,有失便有得?,李御史明察善断,不正是父皇想要的人才么?”闻禅微微一笑,“事已至此,横竖刺杀案也查不下去了,何不将它利用?起来呢?”

  皇帝抬眉:“你有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闻禅却先瞥了闻琢一眼,不紧不慢地笑问:“三郎能猜到吗?”

  两人对?视一刹,闻琢试探地道:“边境各郡流民逃犯云集,几成法外之地,甚至连逃犯都能进入军中成为将官,可见积弊已深,应当派官员到各郡清查人口,重编户籍,让流民在当地安定下来。”

  皇帝沉吟不语,闻禅接着他的话道:“边境人口复杂,既有军士、平民,也有逃荒的难民、归化的外族、刺配流放的罪犯,朝廷的政令在这种混乱之地无异于空文。如今守边的将领尚且畏服天威,监察御史还敢秉公?直言,可区区一群自发组织的刺客都能杀到天子脚下,一旦有心怀不轨者?暗中谋逆,谁又能发现得?了?”

  “如今边郡不但交不上赋税,军饷还要靠朝廷支应,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收拢流民,肃清边郡风气,进一步重整边防屯田,就能为大?齐往后百年的安定打下基础。”

  皇帝问:“谁能担当此任?”

  闻禅道:“选任之事,非儿臣所知?,还请父皇与?朝中诸公?商议推选后再作决定。”

  闻琢却慨然起身,向前一步,端端正正地跪在皇帝面前,朗声道:“儿臣请命,愿为父皇分忧!请父皇派儿臣前去!”

  皇帝:“……”

  他看看少年英挺的闻琢,欣慰于他小小年纪就有为国效力的抱负,不愧是他的亲儿子,又思及他毕竟刚刚长成,缺少历练,不忍让他去那风霜苦寒之地,一时不知?该不该应他,下意识地看向了闻禅。

  闻禅:“不瞒父皇,其实我也想去。”

  这下皇帝什?么也顾不得?感慨了,立刻跳脚大?怒:“胡闹!你是一国公?主,怎么能以身犯险?趁早给朕打消了这个念头,三郎倒也罢了,你绝对?不行!”

  要想开窗就先把房子拆了,这个办法果然好用?。闻禅朝偷偷递来感激目光的闻琢一笑,拖长了嗓音答道:“是——儿臣知?道了——”

  皇帝:“……你最好是知?道了!”

  闻禅收起了有点散漫的笑意,认真地道:“在父皇眼中,只有皇城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管是北境还是江南,四海之内,本来就是闻氏的天下,有何处不可去呢?”

  皇帝一时怔然。

  闻禅道:“等有朝一日,三郎把边郡离乱之地变成百姓安居的城池,到时候,儿臣愿意代父皇出京,去亲眼看一看大?齐的万里江山。”

  皇帝被他们姐弟俩东一句西?一句地连吹带捧,已经忘了自己最初是因为什?么而生气。等把两人打发走了,他借着胸中那一股不知?道因何而生的豪情,慨然吩咐道:“传三省长官觐见,叫裴如凇旁听拟旨。”

  还没到宫门前,就碰见裴如凇陪着源叔夜从?中书省那边过来,二人驻足行礼,闻禅命内侍停辇,亦颔首回礼:“二位公?务繁忙,不必多礼,请。”

  裴如凇与?她?飞快地对?了一眼,只见她?微微点头,便知?无事,紧随源叔夜走了。

  到晚间掌灯时分,裴如凇才终于被放回家,二人屏退仆婢,在灯下对?坐,一个吃饭一个陪着。这时候也没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裴如凇径直道:“今日陛下显然是下定决心,要对?北境边郡动刀。源叔夜看见了殿下,大?概猜到此事有殿下在其中出力,且陛下有意令几位皇子各领一地的差事,所以他的态度还算积极,我父亲那边也是赞成的,苏侍中只说要回去仔细想想,陛下命他们尽快拟个章程出来。”

  闻禅问道:“依你看,此事有几分把握能做成?”

  裴如凇道:“我倒是觉得?,这事没有做成做不成,只要开始做,哪怕只有一分,对?边疆大?吏们都是一种震慑。否则流民的问题再拖延下去,迟早要酿成动乱。”

  闻禅点头:“流民的根源虽不在此处,但如果能暂缓危机,再争取点时间,让朝廷能腾出手来解决钱粮的问题,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只是有一点,”裴如凇提醒道,“皇子结交边将为历代君王所忌,这次是陛下主动提出、又是与?边将作对?,陛下现在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难保日后不会有人借题生事,到时候只怕重蹈当年覆辙……”

  “我也想过这事。”闻禅沉吟,“尤其是今天闻琢主动请命,父皇没立即答应他,我就在担心他会不会多想。”

  “可是转念一想,当年他对?陆朔也是这样,旁人觉得?他是防备功臣,可他其实是真心觉得?边境不安全?,才不想让他早早上战场。”

  “比起大?多数皇帝,咱们陛下已经算是相当心慈手软了。古往今来的王子皇孙,只要生在天家,被君王猜忌是免不了的,如果总是忧谗畏讥、步步退让,最终不就是个锦绣堆里的庸人吗?这种人当了皇帝,对?江山社稷又有什?么好处?”

  “不管是谁,想登上大?位,要么有避免猜忌的圆滑,要么有打破猜忌的本事,二者?起码得?占一样。”她?望着灯火,沉沉地道,“我父皇已经是靠运气躺上皇位的了,再躺上来第二个,闻家的气数估计剩不下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