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章(1 / 1)

帝国纵横 刘天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时,有很多族兵在心中都想,现在让你闹得欢,等遇见恒少爷了再跟你拉清单!

但让这些族兵们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日子,有如噩梦,李寿就象是放羊的牧人一般,用最凶厉的方法,驱赶着他们向西北疾扑而去,全然不顾惜马力和人力,一路上,是永远都不能停歇下来的急行军。

如有掉队者,斩!

如敢逃离者,杀!

路上出现了大批累死的族兵和战马,冲关过隘,根本就是用人命来填,全不在乎死亡,也不在乎胜利成果,仿佛狂飙的飓风一般,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太尉陆平所得到的消息,便是到此为止,这还是一名身患重伤的族兵,依靠装死的本事,更在机缘巧合下,碰上了一队在草原上四散出击后,正打算回撤的族兵队伍,才奇迹般的保住了性命,才把这个珍贵的消息带了回来。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做为一名职业军人,太尉陆平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整个匈奴的地形图,接着,近乎直觉般,他的意识停留在饮马潭背后的匈奴重镇__肃慎峡口上。

就是这里了,李寿的目标定然是肃慎峡口了。

这时候,在太尉陆平的心中,对李寿既恼怒无比,又有几分欣赏起来,同时还有着深深不解。

之所以恼怒无比,是因为李寿这样做,那一万多名族兵便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了,这太大胆,也过份了,难道李寿就没有想到后果?

而欣赏,则完全出自军事角度,因为这个军事行动计划确实很大胆,而且跳出了常规思忖的范畴,超出所有人的意料,如果没有置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是绝对不敢实施的,更何况,在行军的路途上,要突破燕代马城等匈奴驻兵之地,只要稍有耽搁,便会陷入匈奴铁骑的重围之中,那时,可就是必死无疑了。

当然,如果真能在出其不意之下,把肃慎峡谷给攻破下来,匈奴三大部落驻守的饮马潭,因为所有的兵力,都在抗击正面左路大军的攻击,当李寿率领一只兵马,以奇兵之姿忽然从背后出现,匈奴三大部落的崩溃灭亡可在意料之中。

不过,就算如此,失去的和得到的几乎相当,就是胜利,也是一场惨胜。

李寿这样做,实在是太过冒险了,李寿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如果说,这个军事行动计划,是李寿在没有出兵时,就跟景宗皇帝商议设定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耗门阀豪族的实力,那么,也太过明显了,而且,李寿这样针对性极强的做法,早晚会被所有人知道,那时,门阀豪族们闹然起来,便是景宗皇帝也保不住他的性命。

李寿是一个肯牺牲自己性命,而保全皇统的人么?太尉陆平认为,李寿不是。

那就只有另外一种可能了,李寿想谋夺军权,形成割据自立之势,成为皇统门阀豪族两大势力之外的一股新兴势力。

这种可能是最大胆最荒诞,同时又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推测。

李寿曾担任过西北大帅,主持过西北军政,虽然时间短,但着实打过几场胜仗,威望颇高,在西北军中培养出来了一批心腹,回到京都任宗正之职后,又想尽办法把他的一些门客,也送到西北州郡担任实职,尽掌西北政务。

太尉陆平猜测,李寿在以前,之所以一直隐忍不发,是因为他有两大顾忌,一个顾忌是,他担心他要是太早的流露出谋求自立的意图,皇统和门阀豪族两大势力,很有可能会联起手来,先把他象碾臭虫一样碾死。

不过,这个顾忌随着车骑大将军庞休被谋杀,皇统和门阀豪族形成水火不容的态势后,已经消失。

现在再想想车骑大将军庞休之死,竟然是‘河蚌相争,渔翁得利’,事情的背后,定然少不了李寿那鬼魅般的身影。

李寿还有一个顾忌,就是军权的有效掌握,大齐帝国的军制是很特别的,无实衔军职时,就算是再高军事级别的长官,也无权调动边郡州兵,但同时,如果有了军权实职,在行兵布阵之时,可以暂时不听从朝庭的号令。

这也就是所谓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不过,这个‘不授’,是要有胜利保证的,如果自行其事,却打了败仗,那便要接受加倍惩罚。

也就是说,担任宗正之职时的李寿,如果想谋求军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现在,李寿身授征北大将军,右路军统帅的实职,由边军组成的左路大军,也在他的实权节制范围之内,再加上以前担任西北大帅,在军中打下的坚实底子,他夺取西北军权的机会已然成熟。

李寿,这也说的上是机关算尽呢,你的野心着实不少啊!

在看清看透李寿的一切布局后,太尉陆平在心中冷嗤,因为李寿敢这样做,定然是得到了部分皇族势力的支持,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打压门阀豪族的势力,再建皇统威权。

但太尉陆平觉得,李寿和那些皇族势力的人,都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有着数百年历史形成的门阀豪族,岂是能轻易消灭的,门阀豪族的人,早已深入人心,深入各个阶层了,再说了,打压一批,难道就不会再起来一批么,要知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所以,事情的关键,还是在京都,还是在权力中枢的稳定,李寿,虽有才华,但目光却局限在局部,而不是天下,所以那才华也有限的很,从长远来看,定然难逃灭亡的命运,暂时便让他先得意去吧。

再说了,李寿这样一整,到显出一个好处来,那就是皇族势力和门阀豪族势力的对垒,因为李寿此刻的忽然表演,紧张的态势到会缓和下来,这可是一个好事啊。

做为一代军神的太尉陆平,更祟尚的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战略布局,动刀动枪,那是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那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太尉陆平虽然出身门阀豪族,但他更是大齐帝国的人,他绝对不希望大齐帝国的内部,出现兵戈征伐之事,因为内斗,无论那一方获得最终的胜利,最终伤损的都是大齐帝国内部的国力,都会给异族入侵中原造成机会。

建功域外,开疆拓土,那才叫本事呢,内部么,大家斗斗心眼,发发小财,搞个偷袭暗杀什么的,也就算是顶天了。

在把这一切都想清楚之后,太尉陆平便抱着看戏的心情,等待着李寿表演结果的到来,陆平从时间估算着,新的战报应该快传回京都了,到时,一切就该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