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3 章(1 / 1)

妖孽病王娶哑妃 铭荨 2000 汉字|9 英文 字 2个月前

警醒着些,莫要坏了本太子的事。”

“是,殿下。”

虽然无法见到庞皇后让太子心中很是窝火,但他也知道这个他万万是不能冒头的,否则他就是跟寒王遇刺事件没有半点关系,怕也会有心之人攀扯出点关系。

等真到那个时候,痛失寒王的父皇,那还不得直接迁怒于他,终是找到了借口废除他这个太子

未与轩内,在太子的按排下,众位大臣都已经用了从御膳房送来的膳食,而后太子又吩咐宫女们上了热茶跟点心供众位大臣品尝,总算让他们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寒夜里感受到了丝丝温暖。

太子除了刚进来的时候说了几句话,代宣帝传达了他的旨意之后,便是挑了一处地方坐着再也没有开口,神色莫明让人完全猜不到他的心思。

都说饱暖思淫欲,这些大臣们吃饱之后,三三两两交头接耳低声谈论的可不就是有关于寒王的事情。

虽说没人胆敢明目张胆的议论,却丝毫不妨碍他们低头小小声的议论。

穆二爷跟穆三爷因冲撞皇上,从而被皇上在盛怒之下直接给贬了,自然而然没有留下,径直便出了宫回了穆国公府。

温老爹跟穆国公大大方方的坐在一起,人家舅兄同坐外人也挑不出毛病来,当然,在他们的身边围着的同僚也是不少,只是彼此间的交流可谓是少之又少。

他们被困宫中,外面的消息传不进来,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可好在他们心里还是有几分底的,不然还不知要着急成什么样。

朝中众臣看似只效忠一个主子,那人便是皇上,可实际上却是分为好几个党派的,这个时候四处都是眼睛,哪怕就是被文臣贬成大老粗的武将,也是一个个谨记着祸从口出的至理名言,一个个不敢高声说什么。

非但如此,他们还不得不防范着身边的同僚诱导他们说不该说的,因此,甭管是哪个,脑中那根神经都下意识的崩得紧紧的。

世人皆知太子跟庞太师的关系,越是这个时候,他们越需要避嫌,以免被有心人利用。

甭管这个时候太子的心中有多么的慌乱,又有多么的想跟庞太师交流沟通一下彼此心中所想,却也不能明着做什么。

同样,庞太师也很迫切的需要单独跟太子谈一谈,若能见到庞皇后那是最好,可若见不到,也只能再想其他的办法。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庞太师不愧为其中高手,很快他就找了机会离开未与轩,而太子却仍然坐在那里,一副不知在想什么的模样。

等到庞太师离开了又回来之后,太子才对自己身边的内侍太监交待了两句,起身离开未与轩。

“太子。”

“外公。”

“时间紧迫,太子,我们长话短说。”那样的把戏糊弄人短时间可行,时间长了怕要露馅,庞太师自是不敢在外停留太久。

太子的想法亦是如此,便沉声道:“外公你先说,我这心里挺乱,让我理理顺了。”

“嗯。”庞太师点了点头,就将他要说的,以及他要交待太子的都说了出来。

很快,太子也将他要说的也都对庞太师给说了,最后抿唇道:“后宫被父皇下令看管起来了,想要见母后怕是很难,只能先静待母后的消息了。”

“那先就这样,太子先回去。”

“好。”

另一边,好似整个人病得迷迷糊糊的温老爹实则头脑清醒得很,别人兴许没有注意到庞太师跟太子的小动作,他却是看得分明。

“咱们不用管吗”

“大哥且安心吧,咱们什么都不用管。”温老爹幽幽轻叹一口气,觉得这事儿自有人去操心,他们还是就打打酱油算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可静静的等待却是最折磨人的,也最容易让人衍生出更多不好,更加可怕的臆想。

------题外话------

二更奉上,争取明天更早一些。

q i s h u 9 9 . c o m

V541 宣帝出手,寒王府事4

慈宁宫

“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太后娘娘的话,还差一刻钟就寅时末了。”刘太后的声音刚一响起落下,睡在外殿的守夜宫女立马就惊醒了,更是很快就瞧好时辰恭敬的回了刘太后的话。

重重纱缦后面的大床上,刘太后虽说睡了一觉,却是睡得极浅,浑浑噩噩间梦到了很多的人,很多的往事,想要挣扎着醒来却是怎么都无力。

待得好不容易睁开双眼,分明极是困乏却是再无一丁点的睡意,这才哑着声开口询问到什么时辰了。

昨夜,又焉能是个平静的夜晚

“叫人来伺候哀家起身。”

“是。”

守夜宫女的动作很快,不出片刻的功夫,刘太后的寝殿便灯火通明了,一个个的粉衣宫女捧着洗漱用口鱼贯而入,井然有序。

约莫一刻钟过后,端坐在铜镜前的刘太后已然梳洗好了,只是再怎么用粉,却也遮挡不住她眼下的青影,整个人都透出疲惫之意。

“太后娘娘,醒神茶好了。”

“端过来。”

“是。”

足足喝了两杯醒神茶,刘太后才感觉自己的精神好了那么一点点,随即便让贴身伺候的两个大宫女搀扶着她在殿内四处走动走动,也好精神一点。

“你,去把朱嬷嬷跟田嬷嬷叫过来。”揉了揉隐隐作痛的额角,要说刘太后其实入睡之后还挺怕梦到寒王的。

不是她这个做祖母的狠心,明明得知了他的死讯,甚至可以说是知晓幕后害他之人是谁却不站出来,而是她有着自己的考量,万万不想坏了她的原本的算计。

就算寒王是她的亲孙子那又如何,谁叫寒王没能投个好胎,他投到后宫中哪个嫔妃的肚子里不好,怎的偏偏就要托生在韩皇后的肚子里。

刘太后不喜韩皇后,便是那面子上的功夫她也懒得不屑去做,以至于这事儿在民间都传得沸沸洋洋。

可就以刘太后那近乎偏执的性情,即便寒王不是从韩皇后的肚子里出来的,她那个做皇祖母的也绝不会喜欢寒王。

能讨刘太后喜欢的,务必得是一个极其听她的话,又能够被她所掌控的,而寒王无论是从脾性到能力来说,都绝对不是一个能任人摆布的人。

是以,甭管刘太后给自己找了多么完美的借口,其实都掩盖不了她不喜寒王的事实。

至于她为何没有主动出击要取寒王的性命,说到底还是顾忌着她与宣帝之间的母子之情,并不想再次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推得更远。

所以,那么多年以来,明明她是有能力阻止寒王接二连三遭到刺杀的,但她却选择了冷眼旁观。

一个不能为她所用,不能受她摆布的棋子,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