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袁绍的末日(下)(1 / 1)

大成帝国 天娇之爱 3818 汉字|1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二百三十六章 袁绍的末日(下)

袁术急忙上前.看到沮授手里的帛纸:这是一篇檄文.上面的字多是繁体字.袁术有很多不认识.一边看一边跟沮授聊着.基本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篇檄文是曹操叫人写的.大意不过是说袁绍不过是个庶出.却一心想做家族的继承.把自己当成嫡系.想要凌驾于家族之上做大将军.说袁绍恬不知耻.企图以拥戴刘虞为天子的方法.独揽军政大权.最后也把袁绍连带祖宗骂了一遍.

不要说气量狭小的袁绍.就是袁术本人也看了不觉恼怒.幸好.袁术上辈子生活在新世纪.从小就学会了跟人对骂.再狠再低档次的话也能骂出來.因此.免疫力也不错.

唉.历史就是这样捉弄人啊.当初袁绍一篇檄文.治好了曹操的头疼病.现在曹操的一封檄文却要了袁绍的命.是啊.是时候了.袁术叫來袁虎:

“去.把这篇檄文叫人多抄写几份.撒落到大将军的府中.一定要让他本人看到.要是他们家里有人私自藏匿.那你们就自己想办法就是了.”

暗杀、陷害、这些又是银狐的必修课.这些对于银狐來说.根本就沒有多少压力.于是.袁绍就按照袁术给他安排好的路.看到了篇檄文.來不及再立遗嘱.就吐血见祖宗去了……

袁绍刚死.袁术第一时间走进了军营.军中以颜文二人为尊.颜文二人沒有意见.别人也不再什么话.除了袁绍的家兵.其余全部跟了袁术.随即.袁术将新募集的兵士全部遣散回家.重新务农.

打蛇不死反被蛇伤的道理袁术是知道的.现在袁绍还有四个孩子.要是真的将他们养大.难免他袁术一手操纵的这件事不被他人知晓.到时候就会得不偿失了.可是要算计四个晚辈.尤其是最小的才三岁.袁术有点做不出來.袁术决定去找程昱商量一下……

才刚刚进入屋中.袁虎就交给袁术一封书函.袁术一看.吃惊不小.幸好刚才溜得快啊.手里的书函是袁绍最后的遗嘱.虽然跟袁绍先前说的沒有多少区别.但足以证明袁绍开始说的那一番话是在试探袁术.因此.在这封遗嘱的背后.袁绍特别嘱咐袁术.一定照看好他们四个孩子.并且选其最优秀的继承他的爵位.看着这一份遗嘱.袁术很不痛快.凭什么.老子辛苦打江山.等若干年他们长大成人.却要留下一块地给他们继承.

一连串的问題.袁术迫不及待的召來程昱沮授.赫然看见贾诩也來了:

“亚父.來得正是时候啊.有你们三人在.我就有了主心骨了……”袁术话沒说完:

“什么.师兄觉得我还不够好.怎么背着我就把我撇开算啊.”郭嘉叫起來.

“你.你学得专.太专了.论行军打仗、排兵布阵、阴谋阳谋比他们确实不差.可是.在从政上.你还差了一点.而眼下的战斗是心战.我不敢随意托大.因此.你只能是我的首席军师.不能做我的靠背军师.哈哈……”袁术的话比较绕.只有贾诩摸着胡须笑了笑.

袁术的道理是实实在在明摆着的事实.郭嘉无话可说.正要发言.只听袁术又道:

“但是.不要因为我的这句话就放下你所擅长的本领.去强学你不擅长的技能.那样你失去得更多.以你之长加上沮君和志才.就是天下无敌的组合了.常言道‘三个臭皮匠’……”

说到这里.袁术不由得卡壳了.要是说完后半句.那今后怎么解释啊……连忙改口:

“就是金兰的宗旨.左右副相加丞相.才能让国家越來越富强.因此……”

“晕死.师兄说话绕死了.再说下去.嘉又被你绕晕了.”

袁术呵呵一笑.示意贾诩说话:

“看來我來得还真的是时候啊.原本以为.事情还要迟二三个月的.那样可以提前运作一下.看來现在就要动手了.公子.袁将军临死前.应该托孤了.”

“嗯.是的.”袁术将手中的遗书拿给贾诩看.贾诩看了看.嘿嘿直笑.看來有主意了:

“嗯.袁绍真的是打得好算盘啊.孩子也养大了.产业也保住了.要是在平时.这无可厚非.可眼下时局不同了.这样的亲兄弟可是霸业路上的绊脚石啊.得想个办法拿掉.”

贾诩能这么说话.沒有任何的隐讳与客套.说明他已经真正跟袁术融为一体了:

“什么办法呢.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題.”袁术询问道.有了这个以贾诩为核心的超级智囊团在身边.袁术感觉自己变傻了.什么都不会思考了:

“袁绍沒有立嗣.他的那些死党一定会要求公子帮袁绍立嗣.然后辅佐嗣子.成就大业.因此.这个要求绝对不能答应.其次要将这些跟公子不是一条心的人分离出去.以后再找个由头.逐个除去.先秦《左传》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所以.当下这一步一定要走好.尤其是公子一定要利用自己的急智.多想一些好的招.让他们应接不暇……”

四人一起商议良久.最后.被袁术一连串的急智解决.唉.有思想是好事.但是还需要有个导火索來引爆.要不是四大谋士的诱导.袁术还真的要思考好几天了.

袁绍的葬礼按照他的想法.按大将军之礼安葬.忙完一切.刘夫人就领着三个儿子來找袁术了.直到这时.袁术这才知道.袁买原來是庶出.是一个小妾所生.由于刘夫人过于狠辣.害怕被其害死.早就托人送出來了.而这名小妾跟高览是表亲.因此.历史上袁绍死的时候.高览已经投曹操去了.所以.袁买沒能逃过刘夫人的毒手.但是.袁术的到來.让袁绍早死.于是.袁买就保留了下來.只是袁买的母亲就不能幸免了.

随同刘夫人一起同來的.还有袁绍当前的四大谋士:郭图、逢纪、审配、许攸.

见到袁术.刘夫人很直接的问袁术:

“晋王殿下.先夫托孤.谁來继承先夫爵位.”

“嫂嫂觉得谁能继承爵位呢.”袁术反问刘氏.这个问題让她來回答好一些.这个恶人让她來做好一点:“孤不甚了解大将军诸位公子.还请嫂嫂解释一二.”

这句话是当初对白时.贾诩告诉袁术的.一定要自称孤.表示是正式的场合.不能算家事.以提高事情的严肃性.而且还要把这个分裂诸子的恶名留给他们的亲生母亲.

“虽然显思为长子.但是聪慧不及显甫.而且贱妾与先夫都十分钟爱尚儿.但是眼下尚儿尚幼.恐不及担当大任.因此想要询问晋王.”刘氏不知是计.老实回答.

四大谋士看到这里.自然看得出袁术怎么想的.还沒來得及劝阻刘氏.刘氏就说完了.似乎刘氏是胸有成竹一般.袁谭的眼睛里直冒火.

“呵呵.在孤看來显思也不错啊.又是长子.奈何废长立幼呢.”袁术假意劝阻.于是四大谋士脸色变了变.唯有许攸脸色好看点.显然他是支持袁谭的.然而.袁绍虽未立嗣.但是.根据袁绍的意思.立幼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又有夫人做主.因此.剩下的三谋士很支持袁尚.

“这是先夫的意思……”刘氏答道.他实在找不到一个什么理由为自己增加筹码.只有撒谎了.其实这谎也不是很假.袁绍喜欢幼子.自然有立幼的想法.只是來不及了……

“大将军的意思是择其贤者而立之.试问三子谁最贤德.”袁术又踢球.让他们三人自己去争去.四大谋士明明知道袁术的意思.却无法挑明.也不敢去明说.干着急.

“晋王.谭有征战之功.熟读兵书.能为父亲余业开疆拓土.”袁谭急忙上前表功.

奇*书*网*w*w*w*.*q*i*s*u*w*a*n*g*.*c*c

去你的.袁术心里骂道.开疆拓土.等老子出去了.你在老子背后开疆拓土么.

“晋王殿下.谭儿不过年长而已.尚儿虽只有十二岁.但是已经熟读论语等.假以时日.其才能必在先夫之上.还请晋王为尚儿做主.”刘氏急忙把袁尚的能力展现出來.

“左右都有道理.真是不能决也.”袁术故作为难状.这时.身边史阿咕噜了一句:

“可惜年纪相差太多.要是年纪相仿.倒是可以以武论高低.”

“贱奴.说的什么话.这是老子的家事.你插什么嘴.说了句沒用的话.真是个沒用的狗东西.再胡说八道.老子剐了你.干好你自己的事.”

袁术开口骂人了.众人为之一惊.其实这也是事先安排好的抛砖引玉之计.同时也是强调这是袁术的家事.别人不能乱插嘴的.也就等于封了四人的嘴.就算知道什么.也不敢说.

果然.只见许攸略一思索.上前道:

“禀晋王.不才有一计可以一试.晋王作一題.令三位公子作答.胜出者为嗣.”

许攸说着.嘴角露出了笑容.袁谭总比那两人知道的多点吧.袁术读了多少书.许攸不知道.但是袁绍曾经跟他说起过.因此知道一点袁术读书的典故.想必也出不了太难的題.

“这.这不公平.许攸.你这个奸贼……”刘氏忍不住破口大骂许攸.

“吵什么吵.孤倒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你们呢.现在谁还有更好的主意.”袁术假装向大家询问意见.其实.袁术等的就是这个出头鸟.前期贾诩断定.必然会有人出头的.袁术象征性的征求意见.当然不会等人家出來反对.连问三声后即刻说道:

“嗯.看來你们也沒有什么意见了.那就这个办法了.子远真是大将军的好兄弟啊.兄长常说.子远就是他的左膀右臂.看來真的是这样.”袁术岔开话題道.这样必定引來其他三人的妒忌.

“來人.将孤常读的那卷无名氏所作的书拿來.”

旁边史阿递上一卷新竹简编制的书.这是为了这个计谋而新做的竹简.花了袁术好几天的功夫.古代写在竹简上的文字.袁术不会写.只好自己口述.郭嘉执笔书写.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书.就是《三字经》而已.古书有多少.袁术自己都不知道.唯有这本《三字经》还是在孩提时代.老妈就天天带着背诵.在那个普通工薪族的家庭.沒有电视更沒有电脑的时代.念三字经是唯一的游戏.时间一长.不管能够理解多少.但至少内容已经刻进了脑子.

《三字经》是宋朝开始流传的.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具体关于《三字经》的事情读者可以百度一下.还沒翻译成多民族文字和多国文字.现在可以说是全世界的小孩子都读的一本书了.

这可是一本从來沒有人读过的书.袁术也是记诵了好几天才记出來.有些地方忘记了.贾诩和程昱居然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断补全.全文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还沒有写完.程、沮、贾、郭、彤五人齐呼写得好.都快把袁术吹上天了.搞得袁术快要臊死了.这是剽窃呢.后來在贾诩的提议下.将此院.给后面的学生习读.蔡邕得知是袁术所作.更是赞誉有加.

看到袁术的《三字经》.几人在赞叹此书的同时.也为这个題目出得好而赞叹.结果不言而喻.袁谭虽然年长.但是袁尚却聪慧有加.只是记忆有限.三人在观看半个时辰后.都只能将第一卷背诵个七七八八.最后.袁术也不能决定立谁为嗣.许攸献计似乎上瘾了:

“晋王殿下.此題出得虽然绝妙.但是时间还是短了一点.要是时间再长一点.说不定就能分出胜负了.”

许攸的这话当然有道理.袁谭年长.知道轻重.必定加班加点的读.而袁尚尚幼.必定贪玩.就算也读.一定是被逼着读.那样的效果必定不如袁谭.许攸的计策.引得众人恨不得生啖其肉.刘夫人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嗯.看來是得重新想一办法了.”袁术若有所思.装作无奈道.

“袁谭、袁熙、袁尚.上前听封.”袁术冷不丁下达命令.这才是此计的重点.三人不明所以.但是袁术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呢.于是三兄弟都跪过來.听袁术安排:

“封袁谭为巨鹿太守、封袁熙为安平太守、封袁尚为清河太守.十年为期.以郡治收入和民众信望为标准.最得民心.地域最为富有者.孤代为上奏天子.封大将军领冀州牧.这十年间.由孤代管冀州一切事务.此议由诸位见证.孤亦以晋王爵位作保.期间.孤绝不干涉三人的一切事务.都回去准备吧.”

袁术说完.不再理睬诸人.径直离去.众人有异议也沒地方说.更不敢说什么.于是也开始回去准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