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说的很实在,民国时期的法医很少,在民国十九年,北平大学医学院才首创我国第一个法医学教室。
三年前,也就是民国二十四年,教育部首次把法医学列入医科之必修科,可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真正的法医教学迟迟没有展开。
军事情报调查处作为一个情报部门,对尸体的检验是必须要有的,于是三年前将刘医官送到了北平学习了一段儿时间,可是到底有多高的水平,只有他自己知道!
宁志恒也是无奈,只好放弃了这个问题,继续问道:“尸体解剖报告什么时候能出来?”
刘医官顿时苦着一张脸,双手一摊,为难地说道:“这个我也做不到,宁组长您也看见了,这里没有人愿意做这些事情,人手就我一个!”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宁志恒摇了摇头,恼火地说道。
看来指望从刘医官这里,得到更多的线索是不可能了,宁志恒也没有再多问。
他从工具台上取过专用的手套戴在手上,走上前仔细检查了一下李文林的伤势,后脑勺已经被清理干净,上面明显有重击的痕迹。
突然宁志恒嗅到了一丝异味,他五官感知力远远超过常人,嗅觉也很灵敏,他能清楚的嗅出这是酒的味道。
他转头对刘医官问道:“他的口腔里有酒味!”
刘医官听到宁志恒的问话一愣,犹豫地说道:“我倒是没有注意!”
说到这里,他伸手撑开李文林的嘴,低下了头仔细闻了闻,果然也嗅到了一丝酒味。
他抬起头用奇怪的眼神看了看宁志恒,李文林的口腔是紧闭着的,死人又没有呼吸,所以鼻腔里也不会有酒味散发出来,一般人是很难闻到这股酒味的。
可是宁志恒没有接触死者,也没有打开死者的口腔,却是很清楚的闻到了这股酒味,他不自觉地说道:“宁组长你这鼻子可真灵,还真是有酒味,看来李文林昨天晚饭是喝过酒的!”
宁志恒没有回答刘医官的话,他看着李文林的身上已经没有衣物了,便开口问道:“死者的衣服在哪里?”
刘医官指了指右侧的工具台上,说道:“我要检查他的死亡原因,所以都脱下来了!”
宁志恒走过去,将那一堆衣物都仔细检查了一下,可是衣服上除了有大量的血迹,衣兜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刘医官在一旁看着,疑惑地问道:“什么也没有?会不会是拦路抢劫财物杀人?”
宁志恒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还不能确定,不过我看可能性不大。”
宁志恒检查了一遍衣物,看到确实再也找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便不在停尸房这里逗留,和刘医官打了声招呼,便转身离开了!
他快步赶到赵子良的办公室,敲门而入,赵子良看到他进来便开口问道:“有什么发现吗?”
宁志恒点头说道:“科长,有一些收获,李文林的死亡原因是被钝物多次打击后脑致死,时间大概是昨天晚上的九点至十二点,我还发现在他的口腔中存有酒味,应该昨天晚饭喝过酒。
只是不知道是一个人喝闷酒,还是和朋友喝的酒?我估计是和朋友喝酒的可能性大些,如果是这样,找到和他一起吃饭喝酒的朋友,事情就有重大的突破。
还有就是他身上的衣物都粘有大量的血迹,可是全身的衣兜里什么也没有,我记得一般的财会人员都会在上衣兜里插一只钢笔的习惯,以方便他们计算和记录账目。
还有军官随身必备的军官证件,再有就是财物了,所有东西都搜刮一空!”
赵子良沉吟片刻,问道:“你认为是劫财杀人?”
宁志恒摇了摇头,说道:“打劫财物也是要选择对象的,李文林虽然是文职,但是身高体壮,又是一身军官服装,对一般人是很有威慑力的,再加上不能保证他随身有没有携带配枪,贼人打劫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这些因素综合考虑,一般的贼人是不会选择这样一位军官作为打劫的对象的!
而且也没有必要拿走他随身的物品,如果说钢笔还能卖些钱,可拿走他的军官证件就有说不通了,除非是想拖延死者身份的确认时间。”
听到宁志恒的分析,赵子良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他眉头皱起缓声说道:“这么说应该刨除了意外死亡的可能性了,凶手杀人的目标就是李文林!”
宁志恒点点头,继续说道:“应该是这样。您想,拦路打劫最起码也要准备作案的工具吧?就算是没有枪支,但最少也要准备一支短刀或者匕首之类的凶器,可是最后竟然采取了最笨的方式,用钝物多次击打后脑,我估计如果不是李文林喝了酒,反应迟钝,这次的袭击都不一定能成功!”
赵子良眼睛一亮,手指着宁志恒,然后一拍桌案说道:“这样说,凶手是专门选择李文林下手,可是作案时却没有准备合适的凶器,这说明凶手之前没有准备要杀人,一定是李文林说了什么话,或者做了什么事情,让凶手感受到了威胁,迫使他临时起意要杀害李文林!”
“对,李文林在死之前一定跟凶手接触过,所以我要找到昨天下午和晚上和他接触过的每一个人确认,尤其是和他一起吃饭喝酒的一位或者几位朋友,这些人的嫌疑最重。”
赵子良当即点头说道:“昨天下午他在军情处里上班,接触的人都是身边的同事,这些人很好查。
就是他下班离开军情处之后,他的行踪要仔细查找,确认行踪之后就好办了。”
宁志恒想了想说道:“科长,我还想去案发现场去实地勘察,我想凶手临时起意杀人,一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现场应该会留下有价值的线索,等我勘察完现场,马上回来向您报告!”
第一百九十九章 勘察现场
说到这里,宁志恒又有些为难地说道:“科长,至于派人去调查李文林的情况,我手下的人职权有限,军衔也不高,调查外面的部门还行,对军情处内部还是力有未逮。”
赵子良点了点头,考虑了一下说道:“双管齐下,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必须尽快查一个水落石出。
对军情处内部的调查工作,我出面调查的话,动静就有些大,这样,我出具一份调查证明,你的人拿着证明去,没有人敢拒绝调查的!”
赵子良身为行动科科长,在军事情报调查处也是数得上的实权人物,尤其是现在行动科在军事情报调查处的地位快速上升,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几乎压得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