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1 / 1)

明末无敌特种兵 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成为当仁不让的远征部队。

陈继盛毕竟战场官场混了多年,非常圆滑,吩咐毛仲,可以北上作战,但是,切不可与敌人硬碰硬,女真叛军的凶悍,自萨尔浒以后,就为明军所认识,在沈阳之战中,袁应泰的十万大军覆灭,明军更是产生了畏惧敌人的心理。

“切切不可冒然行事!”陈老将吩咐:“只要能够将全军统带回来,完整无缺,就是大功一件!”

毛仲被授予的权限是,带领水军船队,北巡长山岛,突击石城岛,再西攻长海岛,然后西进,在辽东半岛上登陆,聊作行动,就算是应了朝廷的要求,反正,谁都知道,金军强悍,不可阻挡,能够做做样子,也好堵塞了御史清流们的口诛笔伐。

毛仲坐在船头,郁闷地看着海面上浩浩荡荡的开阔场景,其麾下三十余特种兵,护卫在左右,他根本不会听从陈继盛的策划,对于一个最桀骜不驯的特战精英来说,独立思考才是最主要的。

“将军,我们到了长山岛了!”王海生报告。

“逼近岛屿,和留守军联络。”

“是。”

忽然,好几个官兵惊呼起来,原来,有一大队叛军的旗帜,正在岛上飘摇,敌人围困住了留守的飞豹军一处军营。

一见有敌人,神枪营的官兵兴奋起来,毛仲要求各部官兵坚守在船队上,将船队分成数部,拦截住敌人的战舰,派遣协助的水军将领蓝序去攻击敌人。

叛军的船队,当然也发现了明军舰队,两相很快就进行了炮击。稀疏的炮战中,舰队很快就接触到一起,毛仲下令,将配置给士兵的手榴弹,扔向敌军舰队。

这种手榴弹,不过是原来火药罐子炸弹的改进型号,火药少了,使用了铁皮木柄等现代类型的装置,却可以投得更远了。

敌军发射出密集的弩箭,看来,敌人对于飞豹军的炸弹攻击,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敌人的谨慎,虽然是两舰队撞击,其实还有相当的距离。要是以原来的火药罐炸弹,自然是不行的。

轰轰轰。一颗颗手榴弹在敌船上爆炸,铁皮碎片,将一群群敌人炸伤。腾起一团团巨大的黑色烟雾,有的还起了火焰。

因为手榴弹的珍贵,蓝序不敢随意使用,明军统共不过使用了三四十枚,就将叛军炸得晕头转向,立刻撤退了。

叛军的舰队疯狂向着东面逃窜,使岛上的陆军部队,成为瓮中之鳖。

明军大队不动,以毛仲为首的三十余特战士兵跳下了船,登陆上岸。

叛军士兵先是惊恐不安,现在见明军数量如此之少,又是怀疑又是兴奋,迟疑一阵儿,竞相向海滩上冲来。

叛军数目,约有三百余人,虽然不多,对付飞豹军在这里的留守哨卡七十余人,绰绰有余了。

“杀呀,杀呀!”

“逮了飞豹军的傻小子!”

眼见水军失败得那样惨,叛军发了疯,如果不能几百这三十几个明军士兵,叛军就彻底地失败,陷入绝境。所以,带着挣扎的疯狂,叛军士兵非常野蛮勇敢地冲上来。一面愤怒地呼喊着,举着明晃晃的刀枪,有的士兵则在两翼张开了弓弩,作为远程武器打击的掩护。

叛军训练有素,攻击态势相当不错。

毛仲将部队停滞下来,就借助海滩尽头那些低矮的灌木丛,一些土质的坡儿,做成单兵掩护,因为特战士兵训练多时,对步枪的使用要领和地形的选择利用都非常熟悉了,所以,没有人慌乱。

不过,当毛仲侧身检查士兵们的状况时,还是看到了几个士兵不安的眼神。

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步枪,只有三十余人,要对付三百余人的大敌,说不紧张是假的。

“瞄准!再瞄准!开枪!”将士兵结成战斗小组的形式各自选择目标,以期不会重复目标,浪费子弹。

子弹太珍贵了,铜壳在当时都是很奢侈的资源,制作起来相当麻烦,将适量的火药容进弹壳,将弹头小心地压进去,是一项高难度高危险的工作。

明军开枪了。

看都没有看,毛仲就吩咐吩咐大家装弹。明军特战队毕竟都是精锐,一个个身手麻利,迅速压上了新的子弹,然后,再次瞄准。“射击!”

担心大家紧张和乱射,明军有着严格的管理程序。

砰砰砰。。。。。。

明军士兵的大队,都在船上观看着这场罕见的战斗,一支三十人的小队,和敌人三百人的大队之间的对抗,而明军统帅毛仲早已信誓旦旦地向众军夸下了海口,要全歼敌军,不知道是真是假,尤其是,他们使用的新式铜铳,号称黑煞神枪的,威力究竟如何。

明军发射了三轮,然后,就停止了。

三十四个人,连同毛仲在内,发射了三轮,一百零二发子弹,其中,三弹卡壳儿。

看看岛屿上的叛军官兵部队,好象遭遇了强力刀割的稻草,迅速被削减了一大片,前面的叛军官兵,无一例外地惨叫着,或者趴倒着,或者翻滚着,再没有一个还能好好的站着。

短暂的迟疑过后,叛军哗一声向着岛屿上崩溃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着岛屿的纵深处溃逃,那些树林,灌木丛,沟壑,成为他们最为青睐的场所。

“走吧。去岛上逮野兔!”毛仲笑着说。

明军留下部分军队,派遣了三百余人登陆,在毛仲等人的带领下,向岛屿上搜索,将一群群一簇簇的叛军士兵,从沟壑树林里揪了出来。

残余的二百余叛军,尽皆作了战俘。

------------

二章 ,击毙敌将李永芳

巡视了长山岛之后,毛仲舰队兴高采烈地朝着北面海上,迅速出击,第二天中午时分赶到了石城岛。

驻守在这一带的,也是刘兴祚的残部,拥有战船二十余艘,估计知道飞豹军的舰队战力,一见明军逼近,立刻扯下了旗帜,派遣人员过来,表示投降。

投降的将领正是刘兴祚的亲信将领之一的刘承恩,于是毛仲以他为向导,派遣部队登陆,叛军千余人顽抗,遭到了毛仲军步枪的射击,毛仲知道叛军已经军心动摇,没有动用大军,只是带着两杆步枪,在百十名士兵的簇拥下,朝着敌人的阵势上狙击。

叛军结成大阵,有步兵,有骑兵,还有铜铳等火器,非常严整,更有弓弩兵射住阵脚,体现了相当的素质。

毛仲只开了五枪,每一枪都猎杀一名敌将。在敌人的大阵之中,为了便于指挥,将官的位置,总是很明显。

“这哪里是打仗,简直是来找死来了!”毛仲冷嘲热讽着,一面继续射击。

他的步枪,是最原始的狙击枪,将西班牙人的望远镜玻璃装备到了枪支上,能够清晰地看着敌人的脸,敌人对这样严重的危险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