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章(1 / 1)

明末无敌特种兵 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2000 汉字|13 英文 字 2个月前

袭击敌人。

曹变蛟则觉得,形势非常浑浊,清军是百战百胜的雄师,目前正在大明心腹地带行动,怎么也不会放松警戒,所以,趁夜偷袭是冒险之举,一旦清军在城池里设置了障碍,则偷袭的明军必然遭受惨重损失。

正在两人争论的时候,有士兵汇报,说丁启睿带着他的人马已经逃跑了,王海生等毛仲军官正在组织人手追赶。

曹变蛟笑了,笑得意味深长:“我军正是大败之后,人心惶惶,不可急战,以辽东军之强,居然连一丁总兵都看不住,徒唤奈何!”

曹变蛟坚持稳妥的方案,甚至出言讥讽,让毛仲的心情非常不爽:“曹将军,等清军在这里抄掠够了,就算我们能打败敌人,又有什么意思,贼军疯狂屠杀我人民,抢劫财物,焚烧房屋村庄,难道我们能够坐视不管!”

“那你打算怎么办!”

“今天夜里,我军偷袭章丘,那里有满清军的两三千人马,我军能够聚而歼灭之,则可以大大振奋精神,积累对敌作战经验!”

“偷袭,朱总兵,你看看外面。虽然沒有半点儿月光,可是?雪光皎洁,清凉可以见人,哪里是偷袭的时机!”

“凡事讲究出奇,越是不可能的时候,越是有可能!”

“朱总兵手的不错,曹某人愚蠢,很想知道这使哪一本兵书上讲的!”

“,,,,,!”

话不投机半句多,毛仲看出,曹变蛟其实非常骄傲,根本看不起辽东军,认为毛仲等人,不过是投机取巧,搞出了些步枪手榴弹才能打败皇太极,其实际战力,非常低下,两人很快就散了。

回到村落里,大雪辉映着天地,一片荧光,奇异地清晰,一股股寒冷的气流,在天地间回旋,侵扰进衣甲里面,冻得人瑟瑟发抖。

------------

一百十七章 ,雪夜潜伏

直觉里,毛仲认为,现在确实反击敌人的好时机,越是形势不顺利的时候,越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目前,明朝济南集团纷纷溃败,清军狂胜骄傲,占领了济南的清军,分兵四处攻掠,肯定对明军的反击估计不足。(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毛仲也很苦恼,是直接攻击,还是迅速散布京城决战的消息,如果攻击的话,将有危险,但是,肯定能狠狠地捅敌人一刀,取得重大战果,而将清军惊溃之后。虽然可以乘胜前进,绝无苦战之虞,可是?尽是骑兵的满清军一旦溜之大吉,就再难追捕了。

将这情况讲给军官们听,军官们不过都是些守备,千总把总的前程,对于这样重大的决策,还有些自知之明:“总兵大人,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都愿意听您的!”

王海生,牛雷,秦铁汉,罗列等,纷纷表示,绝对不能放满清贼兵逃出关外,那样的话,就难逮了,击败代善之后的辽东军。虽然数量极其单薄,但心气神儿都很高,这让毛仲感到非常高兴:“那好,今天夜里,我们就去劫营,章丘城里有清军数千人,警戒一定很差,我军要一举占领城池,将之全军歼灭!”

“好!”

虽然说主张进攻,可是?听说马上就行动,偷袭敌军占据的坚城,立刻有许多人犹豫不决,王海生都怀疑:“总兵大人,清军怎么警戒不足,是不是我们猜想,满清贼军久经沙场,贼猾,警戒得怎么样无所谓,只要夜间将城门闭紧,放置十数人看守城门就可以了!”

“你说的不错!”毛仲一听这话,反倒更兴奋:“这是常规思维,你这样想,满清军大多也这样想,如此,更说明我军的行动是必要和可能的!”

愿意服从毛仲的调遣,可是?多动脑筋,多想想战斗中的不利因素,正是毛仲一直提倡的做法,大家摆出了许多困难,比如,怎样破城,怎么发现满清军的住处,如果满清军严阵以待,依托街道和房屋抵抗,明军能否迅速破敌,敌人到底有几千人,都在城市的哪一块儿呆着,这些情况,都无法及时侦察。

问題一摆就是一大堆,让人听了,马上感到问題相当棘手,章丘城里的敌军将领是谁,喜欢怎样布置警戒兵力,城里到底有多少军马,有多少阻碍冲城的器具。

毛仲对这样问題避而不提,只讲了一句话:“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思想都成为勇气的阻碍,战斗就是这样,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结果,这才是常态!”

一听毛仲这样讲话,军官就知道,他开始使用叫什么哲学的东西忽悠人了。

毛仲决心已下,军官们说说闲话也就准备去了,明军官兵,立刻休息,只留少数士兵生火做饭,等二更天时,官兵们都起來吃饭,然后整理马鞍器具,立刻出发。

寒风凛冽,吹得每一个士兵都瑟瑟发抖,饱饭和姜汤都无法驱散侵入骨髓的寒气,战马在雪白的夜光里奔驰,不时有士兵摔倒。

“绕道城西南!”

这是毛仲的命令,官兵们也不问原因,飞快地前进。

路上的损失不大,先后有十多匹马摔坏了,四名官兵受伤,一名摔断了腿,经过半个时辰的行动,明军终于來到了章丘城西南的官道附近。

距离城池五里之遥,毛仲这才吩咐军官作战的详细规划,这些,也是他在路上才构思好的,不断地调整作战方案,使之最大限度地接近完美,是他的乐趣之一,不过,当军官们听说之后,怎么也不敢跟完美挂钩。

“不行,总兵大人,这太危险了!”

“总兵大人,您不用去,我们去!”

“偷城就用十个人,这,,,,,!”

“就这样定了!”毛仲简单扼要地吩咐几句,由王海生,罗列为西南角的军事指挥,在官道附近展开了,寻找最佳的遮蔽物,准备拦截清军,牛雷一路二百骑兵为游骑,活动在前面城西,一旦听到清军出城,就火速从侧翼冲杀,毛仲给他的要领是,不许强攻,只要将敌人惊散就行。(就爱读书)

毛仲军全部,不过千八百人,王海生四百人为一道拦截线,士兵将马匹都捆绑了腿蹄,放倒在雪地里,勒紧嚼子,人埋伏在道路附近,许多士兵将大雪堆积起來,或者将地上挖出一个雪洞,随意地往里面隐藏。

天寒地冻,想要挖出一些坚实的土坑是根本不可能的,许多官兵甚至就将携带的马草料往地上一铺盖,人猫在上面,上面再撒些虚雪,就算掩护了。

周围都是旷野,沒有树林和村庄,能够发现的,只有些被清军屠杀了的百姓尸体,不多,但是很惨,一些官兵甚至将冰冷的尸体掂在前面为掩体,总之,明军的堵截线相当稀薄,装备、器具很简单。

罗列的部队也有四百人,距离王海生的拦截线二里远,再设置拦截,办法与之同出一辙,往西南角再走一里多路,则有